地理教师网之经济地理学导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经济地理学导论 > 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

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

时间:2011-02-07 13:4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

同整个地理学一样,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大致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①以描述记载为特征的古典经济地理学;②以定性解释为特征的近代经济地理学;③向模型化、计量化发展的现代经济地理学。地理思维方法也在继承与变革中向前发展,相继出现形态描述、地理比较、要素分析、综合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思想方法。

一、形态描述法

早期的经济地理知识是和社会、文化及自然地理知识揉合在一起的,是对一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翔实记载。近代经济地理学以商品经济发展为始端,首先是对一地区商品生产、消费、贸易及其分布状况的系统记述,然后进行整理分析。所以说,古典和近代经济地理学都以形态描述为其主要思想方法。所不同的是,古典时期以自然语言为其描述手段,近代时期则代之以哲学语言;当然现代经济地理学也离不开描述,但在描述中试图以数学语言确定地、定量地描绘经济事物的地理特征。

形态描述法是建立在深刻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对地区经济地理特征进行客观的记录。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客观性与全面性,为人们提供某一地区翔实的经济地理知识和素材。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并没有摒弃这一传统方法,而是不断地使描述系统化、科学化,尤其在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中,至今仍广泛运用形态描述方法,形成了一套区域经济地理学的描述体系。其中,最受众人推崇的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基建立的国家和区域经济地理描述体系,主要包括如下内容:①绪言;②位置、自然条件及其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③历史地理概述;④居民地理;⑤国家经济地理一般特征描述;⑥主要生产部门地理;⑦交通线和运输地理;⑧对外经济联系地理;⑨经济区划。巴氏体系使得区域经济地理描述系统化、规范化,至今仍被沿用。巴氏体系既有所长,也有某些不足,科学的态度是用其所长,补其所短。

“计量革命”给地理学引进了数学方法,传统的形态描述也借用了数理统计中的一些表现手段,通过构造经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特征值,定量地描述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相互联系,使得对客观事物的描述更加准确。此外,地图已成为生动的描述语言,它较文字更形象、更直观地表明了经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所有这些,都为传统的描述方法充实了新的内容。

二、地理比较法

比较是科学方法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思维方式。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地理比较法的运用十分普遍,成为另一传统的地理思维方式。

经济地理学中的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形式可分二类:①纵向比较,即对比同一研究客体在不同时期空间分布的异同点,进而探求其发生发展的运动过程和规律性,为科学预测提供依据。如通过对比同一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地域范围及内部功能分异,揭示城市地域范围扩展方式、速度以及内部地域结构的分异规律,寻求城市成长的一般道路,为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②横向比较,即在同一时期对不同研究客体进行比较,切取事物的断截面,它是揭示经济地理现象区域差异性的有效手段。区域比较是横向比较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按比较区域的大小层次又可分:①国内外对比或国际间的对比研究;②国内各地区(如经济区、行政区及其他类型的地域单元)间的比较。在外国地理研究中,我们常将两个经济地理特征相近似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比较,以便认识各国经济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国外与国内某些具有近似发展条件的地区进行比较,如煤炭基地、工矿区、港口等。这对于借鉴国外经济,发展我国经济具有参考意义。

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是分析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既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如对我国沿海与内地工业布局不同发展时期进行比较,就发现我国工业仍具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特点,这说明工业布局有向经济效果显著的区位集聚的趋势。只有当集中获取的效益不能抵偿由于过分集中带来的损耗时,这种集聚趋势才趋于停止,并向稀疏地区扩散。

经济地理学的比较方法按其比较对象的具体内容可分为:①经济区域之间的全面比较;②经济部门之间及部门内的比较;③经济中心的比较;④具体布局方案的比较等。区域比较如前所述。经济部门比较包括不同区域同一部门的比较和同一区域不同部门的比较,它可帮助研究者认识各区域的经济优势和确定主导经济部门。经济中心的比较在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间进行。其中,相邻城市对周围地区经济影响的对比分析,是划分城市经济区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同一布局项目常常会有两个以上布局方案,如工矿企业的厂址选择,这就需要对各种方案进行社会的、经济的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比较,分析各自的利弊得失,并借助于某些指标体系,确定最佳布局方案。

在进行经济地理分析时,必须注意可比性:①对象属性的可比性。一般来说,比较研究是在两个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间进行,借以区别其细微的差异。若将两个属性不同、特征迥异的事物进行对比,不仅科学意义不大,而且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如工矿区不能与旅游区作比较,产粮区不能与产棉区作比较等。此外,对不同区域的比较要注意一定的经济发展条件,包括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这在中外对比研究中尤其应予以注意。②资料的可比性。对比研究常要运用一些统计数据资料,然后构成某些指标参数进行比较,数据资料的统计范围、年代、单位要求统一或折算一致,方可进行比较。

三、要素分析法

近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以及与其有成因联系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李希霍芬,1883年),它以定性解释地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为特征,试图揭示影响地理现象与构成现象的各种要素间的关系以及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地理学的思维形式从形态描述转化为要素分析。地理学中的要素分析起初只限于对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分析,试图解释自然现象的发生学机制。之后,人文因素逐渐受到重视,人地关系成为地理学的核心内容,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分析研究一度成为地理学的“热门”课题。

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受到诸如自然、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不同的经济部门对各种条件要求不一,同一经济部门内各个分支对各项具体条件的要求也互有差异。因此,必须具体分析,分清主次轻重,找出关键性、起决定作用的要素。此外,各种经济活动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促进或制约)。因此,要揭示经济活动空间分布规律,就须从上述两方面进行分析,它们是经济地理学中要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影响人类经济活动的要素错综复杂、种类繁多,而科学认识的过程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经济地理学的要素分析法也是从单个要素分析发展到多要素分析。J.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只考虑市场距离这一单因素;A.韦勃的工业区位论进了一步,它考虑了运费、劳力和集聚三个工业区位因素。

自然界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类型:①完全确定的函数关系;②不确定的相关关系(回归关系)。经济地理要素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兼之统计数值具有一定的随机误差,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属于后者。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是定量地确定经济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用一元回归和多元回归分别可确定两要素和多要素间的相关关系。例如,有人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比重)两组数据进行一元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并给出回归方程进行预测分析。
  本文标题: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ao/2444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ao/2444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经济地理学的思想方法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