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的湖泊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的湖泊 > 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

时间:2010-01-29 01:1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羊卓雍错又名白地湖,藏语名“裕穆错”,意即天鹅之湖。湖形如鸡爪,湖岸曲折多弯。北部的扎马龙、白地一带湖湾最窄,仅1~2公里宽;其余三面湖湾略为开阔,宽度可达3~8公里。湖岸线长250公里;湖面海拔4 441米,面积638平方公里。水深30~40米,最深处位于东南部的麦尕一带,达59米。蓄水量为160亿立方米,是西藏南部最大的内陆湖。此外,在羊卓雍错附近还有一些小的湖泊,如空姆错、沉错、巴纠错等,它们之中有的和羊卓雍错直接相连,有的则在大水时期相通,从而形成了羊卓雍错湖群。

  羊卓雍错地处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雨影”地带,湖区降水稀少,为高寒半干旱气候区。据滨湖浪卡子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73毫米,以降雨居多,降水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占年降水量的90%以上;冬季天气晴朗,干旱少雨(雪)。多年平均气温为2.4℃,最热的7月份,月平均气温为10℃,极端最高气温仅22.5℃(1972年7月14日);最冷的1月份,月平均气温为-5.5℃,极端最低气温可降至-25℃(1968年1月6日)。每年的11月至翌年5月上旬为结冰期;全湖封冻后,人可履冰而行。

  羊卓雍错流域面积为6 100平方公里,汇入湖的大小河流计有20余条,主要分布在湖的西、南、东三面。较大的入湖河流有卡洞加曲、嘎马林曲、鲁雄曲、浦宗曲和香达曲等,枯季流量仅3~6立方米/秒。湖北部的集水面积小,且多为陡峭的崖岸,河流源近流急。湖区的西南和南部还有113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占湖泊集水面积1.8%左右,因而冰川融水对湖泊也有一定的补给作用。此外,湖的南岸尚有一些小型温泉,也能补给湖泊一定的水量。湖泊水位以6~9月为最高,4~5月为最低,年内水位变幅为1米左右。湖水矿化度为1.78克/升,属微咸水湖。

  羊卓雍错是在西藏高原不断隆升过程中因断层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成湖初期,是一个大型的吞吐湖,湖水由西部的墨曲注入雅鲁藏布江。后来,随着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逐步抬升,南来的潮湿气流越来越少,气候逐渐干燥,导致补给水量减少而使湖泊水位下降,大约在100万年以前,洪积扇群在湖下游的羊舍附近堰塞了墨曲谷地,使湖水不能下泄,于是羊卓雍错便由外流湖演变为内陆湖。如今,在湖中低山的顶部有湖相沉积物,湖滨有高约4米及10米的两级阶地,都是该湖不断退缩、由外流湖逐渐演变成内陆湖的证据。

  羊卓雍错蕴藏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水力资源。水产资源以鱼类为主,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只有裸鲤,夏季,近岸浅水地区水温升高,饵料丰富,鱼群即由深水区游弋至近岸浅水带和河口区觅食、产卵。此时,无须垂钓,随手便可抓取。据估计,该湖的鱼类蕴藏量可达4~6亿斤,享有“西藏鱼库”之称。西藏民主改革后,渔业生产始有发展,现有专业渔民100余户,利用当地制造的牛皮筏子和小型网具从事捕捞。

  大型水生植物是该湖另一项水产资源。在滨湖浅水地区,有分布较广、长势较为茂密的菹草、狐尾藻等。夏季,当地藏民常常收割后作牛的饲料。

  羊卓雍错及其临近的空姆错、沉错、巴纠错等广大水体的存在,对当地气候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如果与喜马拉雅山北麓其他地区相比较,湖区平均气温要高出1℃左右,降水量亦增加近40%。因之,这不仅使滨湖地区的植被得以较好地发育,还可以种植青稞、芜菁、豌豆等农作物,是藏南重要的农牧业区。

  此外,羊卓雍错的北面,与雅鲁藏布江仅以单薄的杭巴拉山相隔,两者水面的直线距离仅9公里,而湖面竟高出江面达840米。若能利用这一落差引部分湖水进行发电,就可以获得巨大的电力。


  本文标题:羊卓雍湖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po/485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po/485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羊卓雍湖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羊卓雍湖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