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 > 环境问题(2)

环境问题(2)

时间:2015-09-07 21:3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前后两次高潮有很大的不同,有明显的阶段性。

  其一,影响范围不同。第一次高潮主要出现在工业发达国家,重点是局部性、小范围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城市、河流、农田等;第二次高潮则是大范围,乃至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大面积生态破坏。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对某个国家、某个地区造成危害,而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地球环境造成危害。这不但包括了经济发达的国家,也包括了众多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不仅认识到全球性环境问题与自己休戚相关,而且本国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特别是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生态恶性循环,是比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危害更大、更难解决的环境问题。

  其二,就危害后果而言,前次高潮人们关心的是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虽也对经济造成损害,但问题还不突出;第二次高潮不但明显损害人类健康,每分钟因水污染和环境污染而死亡的人数全世界平均达到28人,而且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

  其三,就污染源而言,第一次高潮的污染来源尚不太复杂,较易通过污染源调查弄清产生环境问题的来龙去脉。只要一个城市、一个工矿区或一个国家下决心,采取措施,污染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第二次高潮出现的环境问题,污染源和破坏源众多,不但分布广,而且来源杂,既来自人类的经济再生产活动,也来自人类的日常生活活动;既来自发达国家,也来自发展中国家,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只靠一个国家的努力很难奏效,要靠众多国家,甚至全球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行,这就极大地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其四,第一次高潮的“公害事件”与第二次高潮的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也不相同。一是带有突发性,二是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例如: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件,受害面积达40平方公里,据美国一些科学家估计,死亡人数在0.6万~1万人,受害人数为10万~20万人之间,其中有许多人双目失明或终生残废。

  二、环境问题的实质

  从环境问题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人为的环境问题是随人类的诞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表面现象看,工农业的高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局部虽有所改善,但总的趋势仍在恶化。因而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反增长”的错误观点。诚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高生产、高消费的政策,过多地浪费资源、能源,应该进行控制;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贫困落后、发展不足和发展中缺少妥善的环境规划和正确的环境政策造成的。所以只能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对环境的价值认识不足,缺乏妥善的经济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制约因素。随着人口增长,从环境中取得食物、资源、能源的数量必然要增长。也就是说,由环境向人类社会输入的总资源量增大,其中一部分供人类直接消费,有的经人体代谢变为“废物”排入环境,有的经使用后降低了质量;总资源中相当大一部分进入人类的生产过程,人口的增长要求工农业迅速发展,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工农业产品,再经过人类的消费过程(生活消费与生产消费),变为“废物”排入环境,或降低了环境资源的质量。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如果人口的增长、生产的发展不考虑环境条件的制约作用,超出了环境的容许极限,那就会导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造成资源的枯竭和人类健康的损害。国际、国内的事实充分说明了上述论点。所以,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由于盲目发展、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造成的环境质量恶化和资源浪费、甚至枯竭和破坏。

  三、几点有益的结论

  环境保护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人类的总资源进行最佳利用的管理工作。当资源以已知的最佳方法来利用,以求达到社会为其本身所树立的目标时,考虑到已知的或预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优化开发利用资源的规划方案,那么资源的利用是合理的。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是由于对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谨慎的选择利用的方法和目的,因而浪费是不合理利用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有两种结果——枯竭和破坏,对不可更新资源来说更为明显,而且也包括野生动植物种类的灭绝。因此必须合理地利用资源,尽力采取对环境产生最小有害影响的技术,并进一步研究如何根据长期的、综合性的计划和大气、水、土三种资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来设计一个低消耗、高效益的社会经济系统,这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下列三点有益的结论:

  (1)人类要学会预料自己行为的长远后果,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态,以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2)要认识环境对发展的制约作用,协调两者的关系,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基本需要,又不要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使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人类的生活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3)要广泛地、彻底地通晓环境质量的变化过程。环境调查、监测、研究、情报交流和评价,这一系列环境质量评价过程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就当前来说,重点是控制工业污染源和防治城市污染,实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同时又要重视自然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草原,推广生态农业,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本文标题:环境问题(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bao/1053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bao/1053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环境保护:环境问题(28)
欢迎你对环境问题(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环境问题(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