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空间数据质量(2)

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空间数据质量(2)

时间:2013-07-22 12:0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空间数据处理中的误差

在空间数据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的几种情况:

(1)投影变换 地图投影是开口的三维地球椭球面或球面到二维场平面的拓扑变换,在不同投影形式下,地理特征的位置、面积和方向的表现会有差异。确定空间数据投影类型的主要依据是:数据的用途、数据的专题内容、比例尺大小、数据表达空间区域的形状和大小、所处空间的地理位置及其它特殊要求。

(2)地图数字化和扫描后的矢量化处理 数字化过程采点的位置精度、空间分辨率、属性赋值等都可能出现误差。

(3)数据格式转换 在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之间的数据格式转换中,数据所表达的空间特征的位置具有差异性。

(4)数据抽象 在数据发生比例尺变换时,对数据进行的聚类、归并、合并等操作时产生的误差,它包括知识性误差(例如,操作符合地学规律的程度)和数据所表达的空间特征位置的变化误差。

(5)建立拓扑关系 拓扑过程中伴随有数据所表达的空间特征的位置坐标的变化。

(6)与主控数据层的匹配 一个数据库中,常存贮同一地区的多层数据面,为保证各数据层之间空间位置的协调性,一般建立一个主控数据层以控制其它数据层的边界和控制点。在与主控数据层匹配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空间位移,导致误差的出现。

(7)数据叠加操作和更新 数据在进行叠加运算以及数据更新时,会产生空间位置和属性值的差异。

(8)数据集成处理 指在来源不同、类型不同的各种数据集的相互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数据集成是包括数据预处理、数据集之间的相互运算、数据表达等过程在内的复杂过程,其中位置误差、属性误差都会出现。

(9)数据的可视化表达 数据在可视化表达过程中为适应视觉效果,需对数据的空间特征位置、注记等进行调整,由此产生数据表达上的误差。

(10)数据处理过程中误差的传递和扩散 在数据处理的各个过程中,误差是累积和扩散的,前一过程的累积误差可能成为下一阶段的误差起源,从而导致新的误差的产生。

4.空间数据使用中的误差

在空间数据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导致误差的出现,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对数据的解释过程 对于同一种空间数据来说,不同用户对它的内容的解释和理解可能不同。例如,对于土壤数据,城市开发部门、农业部门、环境部门对某一级别土壤类型的内涵的理解和解释会有很大的差异。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是随空间数据提供各种相关的文档说明,如无数据。

(2)缺少文档 缺少对某一地区不同来源的空间数据的说明,诸如缺少投影类型、数据定义等描述信息。这样往往导致数据用户对数据的随意性使用而使误差扩散开来。


  本文标题: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空间数据质量(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gisdao/5030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gisdao/5030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
欢迎你对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空间数据质量(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空间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空间数据质量(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