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全球资源态势与对策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全球资源态势与对策 > 5.1 全球资源开发与世界科学技术-历史的回顾

5.1 全球资源开发与世界科学技术-历史的回顾

时间:2010-12-27 14:0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五章 全球资源开发与世界科学技术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劳动是科学技术的源泉

  人类历史是宇宙自然演化史进程的一个历史阶段,今天的科学家已证明人类的起源距今已有 300万年的历史。以工具产生和进步为标志的石器时代占据了 99%以上的人类历史时期,虽然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是一个漫长的时代,但却是人类作为自然发展的产物,由被动适应自然转向主动改造自然的关键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形成能动关系,这就是劳动。

  这一历史时期被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三个发展阶段。东非肯尼亚的库彼弗拉石器出土使人类工具利用史上溯至 260万年,中国云南的元谋石器历史也达到 170万年。石器时代最显著的成就是原始工具的产生和发展,石器、弓箭、陶器、以及火的利用,并在新石器时代转向金石并用,以及原始畜牧业和火耕法为代表的种植业的产生和发展,衣着、居室及其它生活条件的发展与改善。这一系列成就表明,原始人类已开始逐步形成了初级的自然认识,从自然界中获取某类自然资源加工成原始工具,主动获取与掌握能源,逐步借助工具与能源,由直接获取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转向间接获取自然资源,从单一的直接采集与狩猎,转向简单的人工饲养与种植。这无疑说明了劳动是科学技术的源泉,原始人是科学技术的始祖。

二、科学技术创建了流域文明的业绩

  生产力总体水平的提高,产生了劳动的社会分工与新的社会关系,人类的初级自然认识(经验认识)转向了对自然规律理论性认识。人类利用自然首先选择了土地、水、气候及生物等资源组合条件优越的区域。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壤、良好温和的气候、便利的水源、茂密的森林组合而成的流域,为人们提供了最有利的生存发展空间。东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流域文明中心地,它们是原始社会解体,奴隶制社会产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们的科学技术成就构成了古代流域文明的大成和典范,是农业文明的集中体现。这一历史时期才是人类真正利用与改造自然,进入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时期。

  这一历史时期是人类由简单的实用技术转向科学理论产生,科学与技术共同发展的时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已从地表延伸到地下,由陆地延伸到水域,集中表现为从青铜器到铁器金属工具的生产与广泛使用,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轮辐车辆和船舶运输工具的使用,木材、泥砖、石料为原料的建筑技术大规模利用等,都是文字、天文、数学、医学、地理学、哲学等诸多科学技术形成与繁荣的结果,充分反映了以实用为主体科学技术的成就。正如科学史家们指出的那样,直到公元十七世纪以前的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尚未成形完整的理论体系,仍然处在简单的理论形态。我们将这一时期推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技术称之为应用为主体时原始科学技术。

  中国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空间上已将黄河与长江流域扩展成一个整体。封建王朝的粮仓逐步由中原转向江南,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和繁忙即反映了这种关系。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的船队七下西洋开辟了人类的远洋航运史。中国的农业已走向精耕细作,并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的较完整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和规范;水利工程技术也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京杭大运河与都江堰工程堪称世界水利工程的杰作;冶金与采矿技术也发展到较高水平,西汉后期就已形成炼钢业的发展,矿产开采在汉代就形成露采、竖井、斜巷、平硐多种开拓方式,煤炭已在北宋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等。这些成就在《齐民要术》、《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格古要论》、《营造方式》等各类科技著作中得以充分反映。

  当然,西方在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农业耕作中已广泛运用两轮铁犁,三圃制的耕作方式,开始于十二世纪的尼德兰地区围海造田工程等。尤其是西方对东方科学技术采取积极主动的姿态引进与吸收。并加以改进与推广,是西方能够后来居上,领导工业革命新潮流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在一定科学技术背景下形成的自然资源危机,阿拉伯大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相继兴起、切断了东西方联系的陆上通道,以及西方统治者对财富追求的雄心致使西方致力于造船与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率先走上了地理大发现的道路,从而为西方扩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打下了基础。但是,人类的生存发展是进行物质财富和人口自身两种方式的生产,无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在空间如何拓展,以流域为中心的农业文明因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人类对更高生活水准的追求而难以为续,农业文明的有限性促使人类必须借助科学技术,向自然资源的深度与广度进军,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农业文明(即流域文明)将因工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逐步走向衰落,当然,这种衰落是相对的。

三、工业文明的兴起是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十五世纪后期,西方宗教改革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复苏与革命,自然科学与哲学相互分离,生物分类、物质燃烧过程、天体演化、牛顿经典力学、能量守恒定律、电磁理论等等的创立和发展,构成了由经验与猜测转向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技术体系,推动了以动力和原材料为主体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历史进程,以蒸汽动力带动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将社会生产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前期,是近代科学技术向现代科学技术迈进的时代,在科学技术史上称为第二次科技革命,其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广泛应用,石油、天然气走上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历史舞台。这是一个机械化加电气化的时代,传统畜力耕作生产的农业开始向现代化农业发展,显示了工业文明的成果。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大现代运输方式和电报、电话等现代通迅业雏形的初步形成,尤其是远洋运输船舶大型化的发展,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跨区域、跨海洋组合提供便利,不仅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聚集加快了由乡村向城市转移的步伐,并形成由流域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本文标题:5.1 全球资源开发与世界科学技术-历史的回顾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uice/223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uice/2238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5.1 全球资源开发与世界科学技术-历史的回顾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5.1 全球资源开发与世界科学技术-历史的回顾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