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初中地理点点通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初中地理点点通 >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地理(4)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地理(4)

时间:2016-10-21 17:0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板块构造学说

1968年法国人勒皮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板块构造学说。这个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如海岭、海沟、岛弧、水平大断裂带等,分割成许多单元,这些单元被称为板块。在大板块边缘还可以分割出一些小板块。全球共划分成六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它们像六艘大船,漂浮在地幔的软流层上,随着软流层的运动而运动。一般说来,板块内部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壳的活动带。正是板块之间发生的碰撞与张裂,形成地球的基本面貌。在它们彼此碰撞与张裂的过程中,有些古老的岩层消失了,而新的岩层又在不断的诞生。板块的新生之处是大洋中脊,而板块的消亡之地则是海沟俯冲带。例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撞,由于后者坚硬厚实,太平洋板块只得向欧亚板块的下部俯冲,俯冲的结果是太平洋板块的牵引力形成深邃的海沟,而抬升力则造出了岛弧或褶皱山系。正是这些力的积累与释放造成这一带多火山、地震。

地形

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为地形。地表形态千奇百怪、高差悬殊。按照地表的水平形态,分为海、陆两大部分。按照高度和起伏特征,可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形态。陆地表面的最高点海拔8848.13米(珠穆朗玛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达400米(死海)。陆地上的平原面积最广,占陆地总面积的1/3,高原仅次之。山地占陆地总面积的1/4。丘陵和盆地分布零散,面积较小。世界陆地的总面积为14 952万千米2。

山地

山一般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部分组成。地球表面有许多蜿蜒起伏、巍峨奇丽的群山,海拔500米以上的为低山,1000米以上的为中山或高山。它们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较陡的坡势区别于丘陵。它们中有的孤峰耸立,有的群山沿着一定方向有序排列,脉胳分明形成山脉。在成因上相连的若干山脉称山系。各种山脉分布的地区总称为山地。山地与高原合起来称山区。山地一般具有地形起伏明显、相对高差大,山坡陡峻等特点。目前世界上主要高大山脉,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带。大体可以分为两支。一支是环绕太平洋两岸的南北向地带,主要有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亚洲及太平洋沿岸、边缘海外围岛屿上的山脉。另一支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带的山脉,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阿特拉斯山脉、以及爪哇岛和苏门达腊等岛屿上的山脉。上述两大支山脉,山体多高峻巍峨,气势恢弘。世界上海拔4 000米~5 000米以上高峰多分布在这里。其中最高山峰为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8.13米,为全球最高顶点。而位于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贯,全长为1.5万千米为世界最长的山系。上述两大山地系统又是世界上主要火山、地震带所在区域。目前95%的破坏性地震和绝大多数活火山都发生或分布在这两大地带。

高原

高原是在地质历史时期连续大面积的地壳抬升中形成的。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通常以高山或深谷与其他地形分开,即周围较陡峻。有的高原表面宽广平坦,起伏和缓,有的则奇峰峻岭贯穿,波状起伏明显。

我国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高原,有“世界屋脊”的美誉。两千多万年以前,它从古地中海中陆续抬升,逐渐形成今日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高原。

平原

平原的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势低平,边缘无崖壁。世界平原总面积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1/3。根据成因可分为冲积平原和侵蚀平原两类。冲积平原多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地区,一般地面平坦、面积广大。而侵蚀平原主要由海水、冰川等外力的不断剥蚀、切割而成。这种平原地面起伏较大。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面积达560万千米2,由亚马孙河冲积而成,这里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地面坦荡、水网密布、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早期人类在这些地区开荒、播种,创造人类古老文明。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均诞生在大河附近的平原地区。

盆地

四周由高原或高山环绕,中间地势低平(有平原或丘陵分布)的地形称盆地。按成因盆地可分两类:一类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形成的构造盆地,如我国新疆境内的吐鲁番盆地。另一类是由冰川、流水、劲风和岩溶侵蚀形成的侵蚀盆地。盆地的海拔高度相差很大,盆地的面积也大小不等。

丘陵

丘陵是陆地上起伏和缓、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海拔一般在200米~500米之间,孤立存在的称丘,群丘相连的称丘陵。丘陵一般都比较破碎、低矮,顶部浑圆,坡度和缓,没有明显的脉胳,多为山地向平原的过渡地带,是山地久经侵蚀的产物。有的丘陵也分布在平原上和山间盆地中,如我国四川盆地中分布的紫色丘陵。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利用自然和改造过程中发明了“梯田”,在北方果田套种的梯田,把一座座丘陵装点得姹紫嫣红;在南方层层茶树,为一座座山丘披上绿色的盛装。

褶皱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因受力而发生弯曲,一个弯曲称褶曲,如果发生的是一系列波状的弯曲变形,就叫褶皱。褶皱虽然改变了岩石的原始形态,但岩石并未丧失其连续性和完整性。褶皱的不同形态和规模大小,常常反映当时地壳运动的强度和方式。褶皱构造是地壳中最广泛的构造形式之一,它几乎控制了地球上大中型地貌的基本形态,世界上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褶皱的基本形态分背斜和向斜。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是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是岩层向下弯曲。从岩层的新老接触关系看,背斜核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则相反,核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在褶皱隆起的初期,往往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常常被侵蚀掉成为谷地,而向斜槽部则受挤压,物质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保存下来成为山岭。这种现象被称为地形倒置,如北京西部的妙峰山、九龙山、百花山都是高达千米的向斜山。

断层

地壳岩层因受力达到一定强度而发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显相对移动的构造称断层。

断层是构造运动中广泛发育的构造形态。它大小不一、规模不等,小的不足一米,大到数百、上千千米。但都破坏了岩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在断层带上往往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沿断层线常常发育为沟谷,有时出现泉或湖泊。

是什么力量倒置岩层断裂错位呢?原来是地壳运动中产生强大的压力和张力,超过岩层本身的强度对岩石产生破坏作用而形成的。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时,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而两条断层中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时,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著名的东非大裂谷和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本文标题: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地理(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andian/710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andian/710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地理(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地理(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