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全国城市历史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全国城市历史地理 > 我国城市的平面布局(15)

我国城市的平面布局(15)

时间:2012-06-30 10:5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3)唐代苏州城

  唐代的苏州城水陆交通便利,全城被划分为60坊。唐陆广微《吴地记》详细记载了各坊坊名。其中干将、吴趋、嘉鱼、黄鹂等坊是主要的居民区和商业区。坊有围墙和坊门,由坊正管理。唐代的苏州东西两市仍在干将坊和平权坊(今大石头巷、乐桥之西一带)。由于人口增多,苏州的街巷日趋密集,“城中大河三横四直,郡郭三百余巷”。这些坊市、河道、街巷交错并行,形成了苏州独特的城市风貌。城中央的子城仍是郡守衙署所在地,是全城建筑的中心,只是子城四面城墙上新建了门楼,显得格外壮观。唐代苏州城市建设虽然超过了前代,但距子城较远的南北两端仍然是空闲地和农田。唐安史之乱暴发后,苏州城池也毁于战乱。唐末,刺史张搏重修城池,形成“亚”字罗城,南北长12里,东西宽9里。后来,吴越占据苏州,重修苏州城,以砖砌筑。新修的砖城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里外都有濠,不仅保持了“亚”字形的格局,而且使苏州城曲折迂回,水环河绕,固若金汤。

  (14)唐代晋阳城

  唐代晋阳城跨汾河而建,由西、东、中三城组成。从军事防御角度看,西、东二城跨河相连,大大提高了城市的整体防御能力。从城市总体布设的形式上看,三城呈“”形,中城在汾河之上,建有城楼、阁等,所谓“双城汾水流”,城市的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浑然一体,增加了城市布局上的优美景观。

  唐代晋阳三城共有24座城门,但能确指的有西城东北门名大夏门,东南门名延夏门,东有东阳门,北有玄德门,西有西明门,此外西门有一水门,为晋水入城之通道。

  唐代晋阳城与当时许多城市一样,城内采用坊市布局。城内各个地域之间界限分明、条块分割,高墙将坊与坊、坊与市之间彼此隔开。以街鼓为号,坊门、城门的开启关闭均有一定时限和规定。城中设有固定的市场,《资治通鉴》记载,僖宗乾符五年(878年)“昭义兵大掠晋阳,坊市民自共击之,杀千余人”,但市场位置已不得而知。

  唐代晋阳三城在布局和功能上都有所不同。西城历史悠久,缺少总体规划,城市街巷窄小,难于分辨方向。据记载,北周军队攻晋阳,入东门,周武帝“崎岖仅得出”。西城是唐代晋阳城的主体,政府衙门机构主要集中于此,如河东都虞侯、并州长史等衙门,也是晋阳县治所在地。晋阳宫居城西北,唐代称“宫城”,仍是北都的政治中心。《资治通鉴》记载,李渊曾诏人密谋起兵,“使世民伏兵于晋阳宫城之外”,起兵后命齐王元吉“留守晋阳宫,后事悉以委之”。东城是太原县治所,中城是联结西、东二城的纽带,也称连城,即“跨水连牒”。中城跨汾河之上,由楼、阁、桥梁组成,水从中城流过,仿佛“吴阊”。中城直接沟通西、东二城的“巷市”、外郭,将隔河二城连结在一起,实际上是一座以桥梁为主的过渡城市。

  (15)唐代扬州城

  唐代的扬州“雄富冠天下”,有“扬一益二”之称。蜀冈上的小城称为“子城”或“街城”,在蜀冈下修建了商业大城,称为“罗城”。

  子城仍沿用隋江都宫城,为军政机关所在地。城为曲尺形,环以深濠。衙署多设在城的中部,今子城遗址中心偏北处有一方形遗址,相传为唐帅牙所在,也是隋以前的官署旧址。街道多为东西、南北向,今遗址内的测字街村,正好是十字街的音转。今天东西向大道两端仍称东华门、西华门。

  罗城为一南北向的长方形,东西3.12千米,南北4.2千米。以运河和街道为框架,使罗城的平面布局井然有序。《梦溪补笔谈》记载的城内主要运河有南北向的两条和东西向的一条。纵贯南北的两条运河,据考证一条直对衙城南门、偏于宋大城之西,宽约30米,即官河;一条直对衙城东濠,纵贯宋大城南、北两门,宽约15米;东西向的一条紧邻蜀冈与古邗沟交汇东去,这三条运河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罗城有南北大街6条,东西大街14条,主要大街贯通城们,形成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今已探出罗城南门3座,西门2座,东门1座,北门1座。街道与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的河道相平行,形成水陆并行的交通体系。

  这种水陆交通网络把罗城分割成许多坊里。今天,仅从出土的唐人墓志来看,扬州的里坊分别由江都、江阳、扬子三县管辖。同时由于商业的发展,已突破城墙的限制。在城区,江阳尽有城内官河以东坊里,如端芝里、布改坊、崇儒坊、仁凤坊、延喜坊、文教坊、庆年坊、通化坊、孝儒坊、瑞改里、集贤里、来风里、太平坊、会义坊等;江都县尽有城内官河以西的坊里,如赞美里、会通坊、通润坊、安邑里、崇义坊、怀德坊等。城郊的坊里主要设置在古运河沿线和驿道近旁繁华地区。罗城东郊运河南岸有属于江都县的弦歌坊、道化坊、临湾坊,北岸有属于江都县的章台乡和归义乡;罗城西郊,有属于江都县的来凤坊,属于扬子县的凤亭坊等。

  唐代扬州的市场开始沿街布设,并且和里坊相连,有“十里长街市井连”之称。当时最繁华的是罗城的两条10里长街。一条东西走向,自禅智寺(城东墙北段外)月明桥抵西水门一带,长约4.4千米;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即指此街。另一条是与官河平行的商业街,起于罗城北壁,一直到南门,长约4.2千米。贞元时,侨寄衣冠工商业者在此侵衢造屋,行旅为之拥弊。与此同时,扬州的市场也扩展到郊外,尤以运河沿线最为繁华。

  (16)唐宋济南城

  唐为齐州,宋称济南府。唐元和十五年改筑的齐州城,城内保留了秦汉历城县城,称为“子城”,城市形态也由原来的“双子城”演变成“母子城”。沿袭以前的布局,州、府衙门在原来东城的范围内。当时的大明湖称“西湖”,就是相对州、府衙署的位置而言的。大明湖的形成深刻影响了城区布局,使之具有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

  由于大明湖为城内之湖的独特魅力,城市园林建设和分布的重心由近郊转移到城内。特别是北宋曾巩在济南做官时,致力于开发济南的风景区,使济南的城市园林别具一格。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齐州城内出现商业市场。唐宋以前济南城内有无市场不得而知。到北宋,济南城内市场已相当繁华。但限于史料缺乏,我们不能指明市场的具体位置,有可能是店铺沿街布设形成街市。
  本文标题:我国城市的平面布局(1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chengdi/3609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chengdi/36095.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城市的平面布局(15)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城市的平面布局(15)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