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我国自然地理区域(physical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3)

我国自然地理区域(physical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3)

时间:2016-10-10 14:4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② 西北干旱区。
  为横跨欧亚大陆中心的广大草原、荒漠区的一部分,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0%,总人口的3%。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即为上述干燥度1.2~1.5等值线,与青藏高寒地区则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一系列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界。主要自然特征为:
第一,深处内陆而四周为山岭所环绕,夏季海洋季风影响甚微,以半干旱(干燥度1.5~2.0)和干旱(干燥度大于2.0)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在400 (半干旱)~200(干旱)毫米以下,常常连续半年乃至一年以上涓滴不雨。
第二,最近地质时期曾有显著的差别上升,大部分地域上升幅度不很大,形成海拔1000米上下的高原和内陆盆地;一部分地域则大幅度上升,形成横亘高原之中或环绕高原和内陆盆地周围的高山(天山海拔3500米以上,阿尔泰山在3000米以上)。高原和内陆盆地中也有一些较低部分,吐鲁番盆地中心艾丁湖湖面海拔仅-155米,是全国陆地最低处。
第三,地貌外营力主要为微弱的风化、物质移动、水力侵蚀和堆积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沙漠和戈壁广布。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平地产生的地表径流几全属源自暴雨的暂时性水流。湖泊较多为咸水。山地径流是本大区主要水资源,补给来源为雨水及冰雪融水。
第四,自中生代末期以来,即已逐渐形成半干旱和干旱气候。现有植物大都为周围山地植物逐渐干旱化的结果。植、动物种类远较东部季风区为少。
第五,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远不如东部季风区广泛、深切,但于有水灌溉处,形成许多肥沃而人口稠聚的绿洲。干草原古来即为丰盛的牧场,近200年来,又在其东南边缘发展了广阔的半农半牧地带。
第六,内部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是干燥度,可分为半干旱和干旱;次为温带及暖温带。
  本文标题:我国自然地理区域(physical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778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778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自然地理区域(physical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自然地理区域(physical geographic regions of China)(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