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时间:2014-02-28 18:0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⑴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从而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⑵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从而理解农业布局的因地制宜原则。
⑶通过分析东北农业生产的特点和现状,总结东北农业生产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学会科学地看待农业发展的前景。
⑷了解东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从而学会应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去实现不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2.过程与方法
⑴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科学准确的地理语言表达、概括能力。
⑵指导学生阅读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提高学生学会从图表所隐藏的地理要素中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
⑶启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活动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⑵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二、教学内容详解
教材先介绍研究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要素来确定区域农业发展大方向,再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为契子,自然地引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布局与生产特点以及发展方向为案例进行分析,使知识结构由总到分、由普遍到具体,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标题:地理条件,主要从三个方面:气候条件、地形土壤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
1.气候条件:首先介绍了气候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接着通过分析“图4.1东北位置图”和“图4.4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出该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本知识点的教学,应注重加强学生读图析图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并启发学生从降水、气温、热量等要素去思考如何趋利避害发展农业生产。
2.地形、土壤条件:教材先介绍了不同地形的农业发展方向,再以“图4.3东北地区地形”图说明了东北的地形结构,通过学生读图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东北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结构。教材的编写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3.社会、经济条件:教材从影响农业生产的市场、交通、人口、发展历史等方面分析了对东北农业生产的影响。
“活动”内容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东北地理条件的分析,更好地理解一个区域的农业发展,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等因素。通过学生对“活动”问题的讨论、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应用能力,以及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标题:农业布局特点,从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因素分析了东北地区东西向农业自然条件的差异,并以此将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4.4和图4.5,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东北地区南北和东西降水、气温差异的变化规律及原因。综合、比较三大农业区域的生产特点。
活动1设置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归纳,通过学生活动,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2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条件,并认识到科技条件的发展可以改变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限制。
活动3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发现东北乃至我国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第三标题: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通过黑龙江拥有的土地面积、机械数量等说明东北农业生产的特征──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用图4.10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分布,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初步区域化专业化的形成。在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适当介绍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区域化和专业化的特点,对它们进行对比,使学生加深对农业机械化、区域化、专业化的认识,从而了解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异,增强国情教育。
第四标题: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分析,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要求。激起学生对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探究欲望,为讲述东北三大农业区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内容的设计围绕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产环节的联系,引导学生去分析其生产的有利地理条件以及生产的特点、不足,从而培养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⑴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综合对农业布局的决定作用。
⑵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区域分布及其形成因素。
⑶东北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可持续发展。
2.难点:
⑴各种图表的阅读与分析,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
⑵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和专业化。
⑶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⑷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四、知识结构

五、课时安排:共3课时
六、教学方法:讲述法、例举法、探究法、对比法、合作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二)教法与学法设计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选用十六大会议关于农业的讲话,让学生感性认识国家对农业
问题的重视,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介绍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商品粮基地、商品棉基地、油料作物基地、糖料作物基地、农业出口区等,在地图上认知空间位置,这样取得更深刻的印象。
[过度]
从图中找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并分析该区域为什么建国后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该商品粮基地建设的条件是什么?阅读P66第一自然段,探讨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板书]一、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步骤
[板书]1.综合考虑影响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
这部分结合地理必修1农业区位选择的部分内容,引起学生
巩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各种因素,包括了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为分析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作铺垫。
[板书]2.确定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平原区:耕作业
草原区:畜牧业
山区:林业
[板书]3.根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人们利用丘陵地形,发展果园经济,多种经营;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势低洼、水网密布的有利条件,发展基塘生态农业为例加以说明。
了解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的一般步骤,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的地理条件。
[板书]二: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承转]通过读东北地区位置、气候、地形、土壤、交通、工业分布等图,确定东北地区的位置及范围,具体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得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
[板书]㈠东北地区的范围
[学生活动]在图上找出东北地区的范围,主要地形、河流及山脉。
[板书]㈡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板书]1.气候条件
[学生分析比较]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图4.2)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长季节等。东北地区由于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降水集中于夏季,热量和水分配合得协调,仅可以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的需要,这就使得农作物生长季节集中在气温较高的4~10月,农事活动为春播、夏管、秋收,同时农作物适应环境多为喜冷凉品种,如甜菜等。
[学生探究]P67思考3分析东北地区热量条件的影响,既是优势──低温冷害,发展绿色农产品基地,也是劣势──热量不足,只能一年一熟。
[板书]2.地形、土壤---地形单元相对完整,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学生思考并填表]
地面结构 地貌类型及地形区分布 优势农业资源
 
山环水绕
 
山地
西部 大兴安岭  
森林资源丰富
北部 小兴安岭
东部 长白山地
 
沃野千里
 
平原
南部 辽河平原  
土地资源丰富
北部 松嫩平原
东部 三江平原
 
[板书]3.工业、交通、人口等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
[分析比较]

通过对农业发展条件的评价,我们可知,东北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优越,能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第二课时
[复习上课时内容并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气候、地貌、土壤、植被以及工业基础、市场、交通、人口等,现在我们来分析东北区域内部自然条件有何差异呢?对农业生产的布局有何影响?
[多媒体播放图4.4和图4.5]
[学生思考]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呈现什么规律?东、中、西部各大概是多少mm?
2.东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分布呈现什么规律?南、中、北部各大概是多少度?
3.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4.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指导学生读图并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
1.东北地区降水分布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部大于700mm,中部是400—700mm,西部小于400mm。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东西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条件,因为距海愈远降水愈少,这就是经度地带性分异。
2.年平均气温从南往北递减,南部是6℃—8℃中部是2℃—6℃,北部小于2℃。南北向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因为纬度越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这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
[多媒体播放图4.5,并结合图表4.3思考]
[学生思考]
1.为什么松嫩平原的积温比西部的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要高?
2.为什么大兴安岭的东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丰富?
[学生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
1.松嫩平原比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积温高。
2.大兴安岭的东坡是迎风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丰富。
[过渡、承转]
从刚才的学习可知,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板书)二、农业布局特点
[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内容P69第一、二、三自然段,完成下表:

农业生产区域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产品类型
耕作农业区    
林业和特产区    
畜牧业区    
(请两名同学代表小组在黑板上做,看谁做得最好,其余同学同桌讨论完成)
[老师点评学生完成的结果](用多媒体显示各农业区域的景观图,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老师总结归纳]
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递减,春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往北递增,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郁郁葱葱、高大挺拔的兴安落叶松是寒温带针叶林区的代表树种,它是最喜光又最耐寒的树种。东北地区西部有着良好的牧业条件,并由此成为我国重要的放牧畜牧业区。
[学生活动]

农业生产类型 布局的主要自然条件
耕作业  
林  业  
畜牧业  
1.归纳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并填写下表:(下表为已完成表格,电脑显示该表)
(由另两组各派一名学生上黑板做,其余同学同桌讨论完成)
2.根据水稻生长的特点和地区分布以及水稻在东北地区的分布特点,讨论农业生产应怎样处理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水稻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由于育种和种植技术的进步,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学生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
水稻喜温、喜湿、喜肥,受水分条件限制。东北水稻种植较多的地区是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区,即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指图,力求让学生有地理空间概念)。由于东北地区无霜期较短,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分布,但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决定性的,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水稻的种植范围。(在此,渗透德育教育)为此,农业的发展既要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条件,又要依据科技,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举例说明)
3.(1)农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2)结合已学习过的大牧场放牧业,为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提出你的提议。
[学生讨论并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
⑴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有:①饲料丰富。东北地区的玉米、糠麸、秸秆、豆饼等农副产品以及饲草,来源广。②农区人口众多,经济技术条件较好,发展畜牧业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益。③农区经营畜牧业一般以舍饲为主,经营管理的集约化水平较高,生产比较稳定。④在饲养的同时积攒了大量优质的有机粪肥。
⑵我国广大牧区畜牧业的发展:①变粗放自给自足经营为集约化和商品经营。②加强“草—水—林—机”的人工草场建设,并加强对草场资源的管理,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定期轮牧,轮流打草制度。③延长生产链,加强对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附加值。④改良、培育优良品种。⑤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过渡]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目前我国有九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想一想,为什么东北平原尤其是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那么,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请阅读课本P70第二段并思考回答]
东北地区热量不足导致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与南方相比相去甚远,但为什么说“东北商品粮基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
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大的不足是热量不足。但这里地广人稀,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所以人均产粮多,粮食商品率高,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粮3000多万吨,商品率高达60%以上,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4多,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板书)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学生思考]
欣赏图片和分析相关数据,思考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1.一望无垠的沃野里,大型宽幅的收割机在收获成熟的果实,头顶盘旋着农用的飞机。(包括有我国东北、美国、澳大利亚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图片,意在显示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机械,耕地平坦开阔)
2.黑龙江垦区共建立了100多个大型农场,农场规模达上万公顷。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万多台,联合收割机7000多台。粮食商品率达80%,每年向国家交售商品粮600万吨。
(板书)2.地区专业化生产
(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
东北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和美国农业带的分布图。
[学生思考]
⑴什么叫地区专业化生产?
⑵为什么要实行地区专业化生产?主要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⑶比较分析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差异,讨论两地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的差别。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归纳]
⑴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或集中产区,这就是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叫分区专业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是商品化的前提。其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⑵展现主要农作物分布区,指图由学生回答,强调记忆这些农作物分布区必须根据当地气候,地形理解记忆,不可死记。尽量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图。
[学生活动]
1.阅读表4.2,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要求学生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技巧,即充分读透表中给出的信息,因为有些信息隐藏得很巧妙,再结合已学知识综合起来解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2)东北商品粮基地将在我国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3)与长三角相比,粮食单产仍较低,这可能由哪些原因造成?
[学生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归纳]
第三课时:
【教学导入】
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自由组合,每组8人,选出组长和中心发言人。
[师]同学们,昨天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已经对我区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现在请各组同学谈一谈收集的情况。
第三组中心发言人:[多媒体播放]我们组主要了解到,渔业生产是我区农业经济的主柱。2001年全区的渔业产量76705吨,产值14.5亿元,占了农业总产值的80%。是我区农业增收、农村稳定、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现在水产养殖在农村的蓬勃发展,同时我区养殖面积越来越大、产品越来越多,而市场销售滞后,价格下降,经济收益减少。最近的五年我区水产养殖经济收益变化如下(略),五年来我区养殖的所有品种都呈增产减收的趋势。如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略)……。
[师]其它组对第三组的发言有何看法?可以质疑。
第六组的同学甲:请问第三组的同学,造成增产减收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冲出一条新路?在加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传统的粮、蔗产业受到冲击下如何充分利用我区的水乡优势,进一步发展水产养殖?
第三组中心发言人:增产减收主要原因是“货多价贱”,“两只虾一条鱼”(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海鲈)的养殖占了全区精养池塘面积的72%,品种较为单一集中。虽然这样可以形成品种的养殖规模化,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并可能导致收入滑坡。它给我们一个警示:要不断更换新品种才能保持生产的后续力!
第六组的同学乙:但是,养殖什么新品种?怎样试养新品种?
第三组中心发言人:我们认为,在开展新品种试养时,应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的作用,他们的市场意识强、生产效率高,政府可向他们提供信息和技术,必要时也可补贴资金,帮助他们树立样板,再总结经验向全区推广。一个新品种从试养到成熟,需要一定的过程,我区的罗氏沼虾是用了5年的摸索才发展成规模生产的。我们要不断地引进新品种,提供丰富的后备品种选择,同时实行多品种养殖,尽可能避免过于大面积地集中养殖一两个品种,以减少经济风险。
[师]上节课提到过东北农业的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斗门农业要走什么道路?
第六组中心发言人:要走向产业化道路。“农业产业化”即:以“公司+农户”或农民企业经营的模式实行集约化的可持续生产,使产品有较强的市场计划,并且无公害化,农民从生产活动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师]我们斗门的农业产业化水平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第五组中心发言人:根据我们课后搜集的资料,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分散的家庭式经营给生产的计划性和科学管理带来极大的不便,农民的小规模生产也难以致富;
2.密集型的掠夺性生产使我区的土地生产能力遭到破坏,病害增加,水产品质量不高,难以符合市场的准入条件;
3.水产品加工和销售渠道不足,没有形成有实力的“龙头”企业。
[师]要如何改革?
第五组中心发言人:改革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1.依靠科技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2.向“有计划生产,无公害农业”的市场迈进;
3.进行集约化生产。
[师]近几年来,在市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区委区府致力调整了农业生产布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创建农业商品基地,领先科技进步,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行农村股份合作制,农业逐步迈向基地化、商品化和集约化;同时利用本地的丰富资源,开发引进优质农副产品,实施农副产品产、供、销一条龙的战略决策。因此连续几年农业获得大丰收,每年出色地完成了市委市府对我区农业下达的各项指标。
[承转]斗门撤县建区,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可以说形势喜人。那么,你们归纳一下,今后斗门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第三组中心发言人:我们认为,斗门撤县建区,实际上是加快农村城市化的标志。无论是城区规划、产业布局、功能设置、还是农村规划建设,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们要以撤县建区为契机,以推进斗门城市化为目标,高起点、严要求、高标准地搞好斗门规划建设,尤其是抓好农村规划建设,加快城区和中心城镇建设。
第一组中心发言人:我们组想作补充。我们认为,在刚才的基础上,同时要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龙头企业,打响水产养殖业这块招牌;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建立健全农科队伍,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扶持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倡导和鼓励农业多种经营,走“公司+基地+农户”这条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新、品种全的加工、贮存、保鲜的农业加工企业。
[师]说明确定我区的农业发展方向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组中心发言人:依据就是农业在其开发、整治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方针,走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我们学习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特点,下面我们研究东北农业的发展方向。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73-74内容,小组发言归纳。
[多媒体显示背景材料]:“北大仓”有可能变成第二个黄土高原及课本P73“森林质量下降”与“水土流失严重”图
第一组中心发言人:通过阅读,我们明确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依据,就是要能够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发、利益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五组中心发言人:东北地区内部的不同区域,发业发展方向与重点不同。分平原区、西部草原区及山区三个区域来规划。
[师]能否说说平原区的发展方向?
第一组学生甲: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师]珠海市在珠三角地区,与东北平原区均为商品粮基地,它们的发展有何相似之处?
第一组中心发言人:都要在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等方面下功夫。
[师]试举一例。
第一组学生乙:[多媒体播放]如白藤湖现代农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1153户农民种植西芹等无公害蔬菜;斗门农产品流通协会带动1.5万户农民发展种养生产;市农科中心带动西部边远农村1100户农民种植无公害蔬菜。农业企业对带动农民奔康致富、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师:大家再说说东北其它两个区域的发展方向。
第三组中心发言人:西部牧业发展的重点是: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师]为什么要退耕还林、还草,发展舍饲畜牧业,跟我市的奶牛乳畜业相同吗?
第三组中心发言人:不同。我市根据珠江口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我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条鱼、一棵菜、一杯奶”农业“三个一”工程,把品质调优,把档次提高,把规模做大,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形成了以河口型养殖渔业、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奶牛乳制品畜牧业为主导的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初步建成了以乾务、白蕉为主的生猪、家禽及奶牛畜牧生产基地等10大基地,农业生产逐步向优质化、规模化和区域化发展。
东北的畜牧业主要是放牧畜牧业区,并且农牧和林牧相结合。我区的大亨牛奶就是饲养型的典型例子。
[师]山区怎样发展?
第四组中心发言人:山区要以森林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
[师]重点发展什么产品?
第四组中心发言人:如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
[师]我们珠海市也提出发展特色农业,对农业有什么意义?
第四组中心发言人:一方面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之中,走科技兴农之路,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另外,发展特色农业能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
师:能否举一例?试对本地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一些建议。
第四组中心发言人:[多媒体播放]如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就是一个集农业高新技术引进、开发与生产、加工、出口以及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科技园。该中心是在原珠海农科所基础上仅凭5000元流动资金起家,园区现已发展集科研、生产、商贸、旅游、教育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集团化科研经济实体。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实际,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及变化。
[师]它的发展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一组学生乙:这一案例的实证分析表明:一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可以产生独有的农业要素差异,可以发展为新型的特色主导产业;二适应消费层次的深化和生态保护的需要,农业的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它已经成为具有多功能性的产业,农业将成为体验经济的主导产业;三有效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交叉的载体,是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创新,它将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流。四是人力资本由于其在思想理念、信息资源、现代管理、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势,将在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师]同学们回答得相当好,你们就东北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实质上本区的发展主要是遵循因此制宜的发展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学们,要是想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农业,你能替斗门电视台动动脑筋做做宣传吗?
[学生]斗门区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四季如春、风和日丽的气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加之特区体制创新优势,生态环境优势等,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将立自身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大力引进外资,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我们热诚欢迎海内外工商界朋友来斗门区投资现代农业,共创美好明天。
[师]好!这节课同学们的发言非常踊跃,准备也很充分,能够将乡土农业发展情况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希望同学们多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课外活动】我为珠海农业绘蓝图研究性活动
活动内容:了解珠海农业发展现状并规划发展方向
活动形式:下节课前展示《我为珠海农业绘蓝图》
活动目的:通过这一新形式的研究性活动,进一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学会用更多的手段参与学习与研究。
(三)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玉米分布普遍,由北向南的比例逐渐减少
  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45°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2.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B)

A.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3.土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作用的是(C)
A.黑土  B.黄土  C.沼泽土  D.黑钙土
4.关于东北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某地开发,使东北逐步转化为我国的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大兴安岭及其两侧自然地理环境剖面示意图”,回答5~7题:

5.甲地气候类型是(C)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6.甲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B)
A.水源条件 B.热量条件 C.地形条件 D.土壤条件
7.乙地今后农业发展方向是(B)
A.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C.加快森林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木材深加工
  D.大量增加牲畜数量,提高牧民经济收入
8.有关松嫩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CD)
A.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呈纬度地带性变化
  B.肥沃的黑土是由于含丰富的矿物质而形成的
  C.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D.地块平坦,集中成片,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二、综合题:
读“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地理条件”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⑴长江三角洲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而松嫩平原则在   ℃,造成两地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⑵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是   ,松嫩平原则属于   气候。
⑶长江三角洲由于人们长期的耕作改造而形成肥沃的   (土壤),松嫩平原则   (土壤)分布广泛。
⑷由于热量差异,长江三角洲农作物生长期长,可以   ,而松嫩平原则   
⑸试分析松嫩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答: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
⑴14~16℃,0~4℃,纬度位置。
⑵亚热带季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温带季风。
⑶水稻土,黑土。⑷一年两至三熟,一年一熟。
⑸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利条件:纬度位置较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四)参考资料
东北地区概况:东北区位于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东、北、西与朝鲜、俄罗斯、蒙古接壤,隔日本海和黄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南濒渤海,与华北地区连接。东北区平原辽阔,土地肥沃,并有富饶的森林和矿产资源,是我国十分重要的商品粮、大豆、木材生产基地和重工业基地。
东北农业生产的相关数据:
黑龙江垦区的粮食产量和商品率增长统计
年份 1978年 1990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总产量(亿千克) 23.46 46.03 41.44 51.46 71.56 85.20
商品率(%) 44.6 65.3 66.2 71.1 77.2 80.2
 
黑龙江垦区农业现代化装备的统计

  1978年 1988年 1997年
农机总动力(万千瓦) 148.5 265.7 290.7
大中型拖拉机(台) 15206 25387 22473
联合收割机(台) 7975 11844 7287
农用飞机(架) 0 9 25
喷灌机械(台) 1037
载重汽车(台) 5003 7748 7327
粮食处理中心(座) 3 59 163
加强黑土退化机理研究,提出保护黑土新型栽培模式:
黑土退化是制约东北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研究表明,水土流失是造成土壤肥力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项目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并对3000多个样品的研究后发现,黑土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在开垦初期剧烈下降92%,以后下降缓慢,开垦后130~200年之间基本达到平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50年后黑土不会消失。但是,也不能忽视对黑土这一短期内不可再生的国家重要资源的保护。黑土每年以0.1-1.0厘米的速度被剥蚀,是土壤允许侵蚀量的10倍,是成土速度的100倍。目前黑土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1/3。1995年和2000年遥感解译结果表明,轻度、中度和强度侵蚀分别增加了2.83%、1.12%和14.75%,黑土区水土流失有加重的趋势。
针对这种情况,项目建立了休耕轮作、全株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施肥等具有东北特色的退化黑土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极大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提高了土壤肥力,减缓了黑土退化速度。项目还创新性地提出了“玉米农田系统物质与能量高效利用调控模式”,根据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变化、夏季盛行西南风等自然规律,将玉米种植垄向改为西南—东北向,采用超大行距(1.6-1.7米)栽培方式扩大行间空间,充分增大叶片受光面积和受光时间,在品种相同、水热状况相似的情况下提高光能利用率和通风能力,实现了玉米增产2000公斤/公顷以上,增收2000元/公顷的目标,为黑土区耕作制度改革开辟了新思路。(摘自:中科院东北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报告)
建立无公害高效生产体系,促进示范区优势作物增收:
建立无公害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和生产技术体系,是促进东北地区农产品出口创汇的关键。为了帮助当地农民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发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出口创汇农产品,该项目研制了具有生物降解性聚合物包膜的生物有机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为了尽量少使用化学农药或不使用化学农药,在防治病虫害中该项目开发的“利用木霉菌和细菌BRF-1防治大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达60%以上,“利用毒力虫霉代谢物防治蚜虫”的防治效果达70%以上。这些技术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该项目阐明了作物—养分—环境的协调关系和实施技术位点,建立了操作简便、优质高效的技术体系。同时通过工程技术手段集成,创新出大豆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模式,在大面积生产上表现出高产、稳产和高效益。示范结果表明,示范区优质品种应用率在75%以上,平均单产实现2800公斤/公顷,公顷增产550公斤;核心示范区优质品种应用率在90%以上,平均单产达到3691公斤/公顷,公顷增产1441公斤。这一技术体系累计示范推广20万公顷,增产大豆0.97亿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88亿元。
(摘自:中科院东北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报告)
优化水资源空间调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短缺是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东北地区多年降水资源总量约6600~700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479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资源量573立方米,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业年均有效降水总量964亿立方米,粮食生产年均用水395亿立方米,如果粮食要增产35%,仍需挖掘约290亿立方米水资源潜力。而且,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极不均匀,平原区降水相对较少,与粮食主产区需水相矛盾。该项目与美国尤他州立大学合作,共同开发和建立了地下水三维模拟模型与优化管理模型,在保证区域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条件下,结合降水资源分布特点,规划出区域地下水资源优化利用方案,再根据不同作物的耗水规律,合理规划作物布局。与此同时,项目开展了土壤耕作保墒、作物水肥耦合等多项节水技术研究。项目基本实现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宏观引导,促进了水资源效益的优化,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进一步挖掘区域粮食增产潜力提供了技术保障。
(摘自:中科院东北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技术研究报告)
(五)教学后记(留空)

  本文标题: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sheji/5636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sheji/5636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