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设计 >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

时间:2012-11-29 08:3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考纲要求】
测试要点 测试具体内容和要求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区域差异 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2.能叙述出区域之间自然环境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比较。
3.能够说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边界和区域差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差异,初步掌握比较区域基本方法。
2.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列表比较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探究区域整体特征和区际差异的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学习,形成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认识,并学会用这种认识去全面分析事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区域差异的比较
2.我国的区域差异

第 1 课 时
【基础梳理】
一.区域差异
1.成因:不同区域所处的    位置、   位置,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
2.表现:
(1)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      、地貌、水文、土壤、   等方面的差异。
(2)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    、    、   等方面的差异。
二.区域差异的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
1.自然环境的比较:
(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都是   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地处   纬度,气候比较    。
(2)区域差异:
 日本 英国
地形 地表崎岖,以   、丘陵为主 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
气候 北部为      气候,南部为
       气候 是典型的        气候
植被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的       森林覆盖率占领土的1/9
水文 水力资源   ,但不利于航行 航运      ,河流之间大多有运河相通
矿产 常规的矿产资源贫乏 多常规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等
2.经济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高,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   国的优势。
(2)区域差异:
 日本 英国
经济发展特点 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 世界上工业化最   的国家
工业及其布局 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型布局 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         ”之称。“    ”型布局为主
农业 以    业为主 以    业为主
人口与城市 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     沿岸地带 人口稠密,城市化水平   ,曾向海外大量   
3.农业生产的比较:
(1)相似性:英国和日本农业在经济中均    重要地位,    资源比较丰富。
(2)区域差异:
 日本 英国
农业部门 农业以   业为主    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种植业 主要种植   、小麦、
大豆等 高产值的   作物居于重要地位
畜牧业 以   饲养为主    和   并存
4.工业发展的比较:
(1)相似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都占重要地位,工业都比较    (发达或不发达),都能充分利用岛国多     的优势发展本国工业。
(2)区域差异: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        洋沿岸,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   岛。英国早期工业多建在       产区,20世纪60以来,         油田的开发对英国现代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检测与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日本和英国经济发展相似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都是所在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B.传统工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便利的海运,以“临海型”布局为主
C.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
D.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
2.英国早期的工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型”特点,工业大都建在             (    )
A.煤炭产区        B.铁矿产区        C.石油产区        D.铜矿产区
3.近年来,日本大力发展的产业是                                     (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B.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D.信息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
4.下列关于英国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高产值的园艺业在农业中占主体       B.英国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
C.畜牧业发达,在农业中占主体         D.英国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居世界前列
二、综合题
5.读下面的日本图,回答相关问题。
(1)日本气候的南北差异显著,北部为
                   气候,南部属于
                   气候。
(2)日本工业多集中在        和濑户内海
沿岸狭长地带,为         布局,主要原
因是                                                                   。
(3)日本农业以         业为主,主要种植        、        、        等。
(4)为减少对国际市场      和      的依赖,日本提出“             ”政策,大力发展           产业和               产业。
第 2 课 时
【基础梳理】
三.我国的区域差异
1.形成我国三大自然环境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和   两大要素。
2.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致以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寒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吻合,大致以     山脉、    山脉、阿尔金山和     山脉为界。
3.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主要地形区 从课本P14图中说出即可 从课本P14图中说出即可 从课本P14图中说出即可
气候     气候显著 以      气候为主     气候
植被 植被以   为主 植被大多为        植被大多为     
代表性动物 不用举例 不用举例 举例:
水文 河流多为   河(内流或外流) 河流多为   河(内流或外流) 多           发源地
农业 
  
城市数目   
人口密度   
【检测与评估】
一、单项选择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据此回答1---3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
A.气候、地貌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2.关于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貌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C.青藏高原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4.下列说法是对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自然环境特征真实写照的是             (    )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5.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
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
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     D.均为外流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6.既属于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是             (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东北平原
7.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条件是                       (   )
A.土地资源不足    B.化肥、农药不足  C.劳动力不足      D.水资源不足
8.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二、综合题
9.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区域C为                  区,D为                区。C、D两区的交界线上有             山、             山和            山。
(2)图中A、B所在的区为       区,AB间以           为界,自然环境差异明显。A与C相邻处的A侧温度带属于          带,B与C相邻处B侧的干湿地区属      区。
(3)C地与其他地区比较,夏季气温最突出的特点是         ,形成这种气候特征的根本原因是                            。
(4)C区向东,农业生产由以          业为主变为以              业为主。
附: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
三大自然区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势 海拔较低,属于
第二、三级阶梯 海拔较高,差别显著,
属于第二级阶梯 海拔很高,
为第一级阶梯
气候 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植被 以森林为主 草原、荒漠 荒漠
土壤 多为钙质土,
淋溶作用强 有机质含量较低,
可溶性盐分含量较高 土壤发育程度差,
土层浅薄
水文 多外流河(湖) 以内流河(湖)为主 多冰川、湖泊、
多大江大河源头
人类对自然
界的影响 广泛而深刻 不够广泛深刻 微弱
农业限制条件 水旱灾害 水分 热量
农业生产结构 重要农耕区,
以种植业为主 以畜牧业为主,
还有灌溉农业 以畜牧业为主,
还有河谷农业
城市 众多 较少 很少
人口 稠密 较少 很少
  本文标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sheji/4300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sheji/43003.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教学设计(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