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论文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论文 > 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2)

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2)

时间:2012-02-11 16:3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①文中提到太湖可能窒息衰亡的依据是什么?(水中富营养化现象)
②为什么说太湖可能窒息衰亡?(水中营养元素增加,引起藻类过度生长,促使浮游生物的过度繁殖,这 样大量积累了有机物质。随着有机物分解和藻类生长,水中氧气被大量消耗,使太湖出现缺氧状态而窒息衰亡 )
③文中所列太湖营养元素的积累来自哪些污染方式?(农业和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养鱼、水运、旅游业 污染)
④太湖水体汛染给沿岸居民带来哪些不利影响?(使居民饮用水质变坏,危害人体健康。若有有害金属元 素污染物,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导致“公害病”发生。另外,给养鱼、旅游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居民经济收 入。)
(4)通过2~3段相关地理材料的考查,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如:
材料4:在一般情况下,天然降水都是偏酸性的。这是因为大气中的CO[,2]溶于雨水,部分形成碳酸的缘故 。所谓酸雨,指的是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其形成原因是:人为排放的SO[,2]进入大气后,造成局部地区大 气中SO[,2]富集,在水汽凝结过程中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硫酸,然后随雨降落形成酸雨。(摘自人民教育出版 社《地理》下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5:调查表明,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长江以南已形成相当范围的酸雨带, 而且明显地分为三个酸雨片区:西南酸雨区(包括重庆和贵阳周围地区)、华东酸雨区(包括上海、苏杭地区 )、中南酸雨区(包括长沙、广州、南宁地区)……当前,酸雨比较集中且危害较重的是四川省。(摘自郝志 功主编《当代环境问题导论》)
材料6:据1993年环境临测结果表明,重庆的酸雨频率为80%,全年酸雨PH值平均为4.38,最低为2.8。在这 里不仅雨水受到酸化,雾水,露水和雪水也受到严重污染,特别是1994年以来重庆连续4次出现酸性“黑雨”现 象,尤其是1994年元月上旬的一场“黑雨”,PH值为3.92,与家用食醋相当!(摘自《地理大观园》1993年总 第50期)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
①“酸雨”与自然界的酸性降水在成因上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前者是人为原因造成,后者是自然原因所 致)
②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我国酸雨地理分布的总趋势为什么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增加的现象?(一是北方 地势平坦、开阔,冬季风强,不利于SO[,2]等酸性气体富集,二是北方降水频率较南方小,空气干燥使酸雨出 现机会少,而南方相反。)
③根据酸雨形成原因分析,四川省(特别是重庆地区)为什么酸雨频率高?(四川省大部位于盆地中,盆 地内工业大量排放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加之盆地湿度大,静风频率高,大气扩散条件差, 利于酸性气体污染富集,在多雨、多雾的盆地内容易形成酸雨。)
材料分析题类型多样,也可与图形结合起来分析,仅举4例,借以抛砖引玉。在设计材料分析题时应注意两 点:
(1)选择材料要适当。选材时应注意与所学地理知识的联系,与课文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学生 能利用材料回顾课文,又能利用课文知识解释材料。
(2)设问不要“偏航”。要先弄清考查学生哪些地理知识和技能,学生能否从材料或所学地理知识中找到答题依据,不能太玄。但也不能太简单,否则会失去材料利用价值。
  本文标题: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lunwen/1139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lunwen/1139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运用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能力(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