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试题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试题

时间:2019-06-22 18:0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我国某中学选修课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城乡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时,分别选取了某市支柱产业为旅游、商业、工业、农业的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图1为同学们绘制的2018年该四个功能区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甲、乙、丙、丁四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5万、8万、22万),图中圆心位置表示其坐标值,扇形图表示该功能区的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1~2题。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解析】

1. 四个功能区中,劳动力人均创造的GDP最高的是

A.农业区 B.旅游区 C.工业区 D.商业区

2. 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 B.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

C.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 D.医疗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图2为我国某区域某时段霜冻线变化及该时段北京天气状况图,据此完成3~5题。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解析】

3. 该时段最可能位于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4. “风寒效应”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据图判断北京市“风寒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

A.2日 B.3日 C.4日 D.5日

5. 据图分析影响该地区2日~4日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古汾河经图3中古河道向南经闻喜附近流入涑水后进入黄河,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涑水河成为间歇性季节河流。古河道随之废弃,现成为同蒲铁路的通道。根据图文材料,完成6~8题。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解析】

6. 图中乙地质构造最可能是 

A.背斜 B.向斜 C.地堑 D.地垒

7. 导致汾河改道的原因最可能是

A.M河段的溯源侵蚀作用 B.地壳运动改变地势起伏

C.汾河洪水破坏河流堤坝 D.修建铁路导致河流改道

8. 下列对涑水河水文状况的推断,可信的是

A.地下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 B.枯水期河流基本无自净能力

C.河水的水质良好且河水清澈 D.河流有结冰期且有凌汛现象

图4为玻利维亚西南部某城区及附近等高线图,该城1595年建城,十九世纪末以后,矿产的开采成为城市经济支柱。2019年1月该城市附近频繁发生因大雾而引发的严重车祸,据此完成9~11题。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解析】

图4

9. 该城市在该海拔建城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图4

A.矿产 B.气候 C.水源 D.交通

10.图示地区该季节大雾天气较多的原因可能有

①河湖多,空气湿度大 ②海拔高,昼夜温差大 ③植被稀少,风力强劲 ④冰川广布,水汽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图中车祸发生地的坡度比(坡角的正切值)为1/5,该图的比例尺最接近

A.1∶5000 B.1∶50000 C.1∶70000 D.1∶100000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35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距今5.6亿年前,柴达木盆地曾是一片浅海环境,此后,强烈的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地壳抬升,海水消退,柴达木盆地隆起为陆地。受海陆变迁和气候变干的影响,柴达木盆地形成了多种矿床(化石燃料、金属矿、盐湖及盐类矿床),且储量丰富。

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活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丰富、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地区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试验区”重点构建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化工等七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根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到2020年,“试验区”将发展成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图5为柴达木盆地资源分布图,图6为盐湖化工、油气化工耦合发展模式图。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解析】

(1)简析柴达木盆地矿产类型众多的形成条件。(6分)

(2)说明图中干盐湖开发利用盐类资源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简要评价柴达木盆地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8分)

(4)根据材料判断,制约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自然条件。(6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意大利以纺织服装业的高品质、引领时尚而成为服装生产和出口强国,服装业也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半数以上产品出口到欧盟。大企业以重视面料和加工质量闻名,中小企业则以一种或几种产品上的“专、精、特、新”占领市场。

公元9世纪,桑树由中国经丝绸之路传到意大利,米兰逐步发展为丝绸加工中心,至今已有50多万人从事丝绸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服装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以“时尚之都”米兰为中心集聚了各类纺织服装业及其相关的生产活动,从产品开发、技术服务、咨询、媒体和通信服务、贸易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精良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图7中乙图为意大利纺织业就业人数分布示意图,甲图为乙图中桑蚕区的等高线图。

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解析】

(1)简述甲图中桑树的分布特点,并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6分)

(2)根据图文材料,概括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的主要特征。(6分)

(3)试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对纺织服装企业发展的意义。(6分)

(4)20世纪70年代后,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的布局开始调整,生产地转移到了国内经济落后的南部,试说明主要原因。(4分)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 3:旅游地理](10 分)

攀登珠峰,是人类对自我的挑战,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了更好地保护珠峰环境,2018年12月5日,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规定:自公告之日起,攀登珠峰接待服务每年只限春季,登山人数控制在300人左右;游客所能到达的位置从珠峰游客大本营(5200m)下撤到2公里外的绒布寺(5150m),观景并不受影响。此外,游客还可以通过珠峰公路观景平台和318国道上的珠峰观景平台欣赏珠峰。有网友这样评论:“珠峰,与其一味‘征服’,不如用心呵护。”


(1)简析从西藏攀登珠峰接待服务每年只限春季的原因。(6分)

(2)评价珠峰管理局这一系列举措对珠峰旅游环境的有利影响。(4分)

44.[地理--选修 6:环境保护](10 分)

渤海沿岸为淤泥质平原海岸,泥深过膝,宽约1.5~10km不等。据媒体报道,每年约28万吨的废水和约70万吨的固体废弃物流入渤海。近年来,各沿海城市新建临港重化工业,大规模进行海岸工程建设、填海造地和围海养殖,海洋工程开发以及港口航运等过度、无序,也加剧了海洋污染。2018年12月,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了《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明确了渤海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制定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图8为 渤海海域污染状况和海流分布图。

(1)根据材料简析渤海海域污染严重的自然原因。(6分)

(2)从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的角度,指出打好“渤 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有效策略。(4分)

 

 

4月调研测试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5 BABCA 6~11 DBBBAC

1.B 2.A

【解析】本组试题以学生进行选修课的研究性学习为背景,利用2018年该四个功能区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考查人口与城市功能区相关理论的运用。第1题,有一定难度(2018年全国Ⅱ卷第1组题难度很大,模拟考试应有针对性,故采用这种方式排列)。本题需要两步分析:第一步,根据题意,四个功能区面积大致相当,再结合坐标图中的人口年龄构成和建设用地所占比重、人口总数和产值判断出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类型(甲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小且劳动力最少,老年人口占比很大,儿童数量也多,结合我国农村现实,可判断其为农业区;丁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最大,人口最多,劳动力比重较高,且其产值最高,结合城市情况,可判断其为商业区;乙、丙产值相等,人口总数差异不大但丙劳动力比重大于乙,加上乙建设用地所占比重为20%、丙为60%,故判断乙为旅游区,丙为工业区)。第二步,先从图中读出劳动力的比重(甲25%、乙62.5%、丙75%、丁60%)和GDP总量(甲2.5亿、乙40亿、丙40亿、丁100亿),再根据人口总数算出每个区劳动力人均创造的GDP。经计算,甲=2.5亿/(1.7万×25%)≈5.88万,乙=40亿/(5万×62.5%)=12.8万,丙=40亿/(8万×75%)≈6.67万,丁=100亿/(22万×60%)≈7.58万,选B。第2题,根据上题的判断,甲功能区为农业区,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和留守儿童,故其老年人口比重最大是因为城市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虽然医疗水平使农村人口死亡率下降,也有农村环境优美吸引出生在当地的老人到农村养老,但不会导致劳动力比重很低、老年人口比重极高的现象。故选A。

3.B 4.C 5.A

【解析】本组试题以我国某区域某时段霜冻线变化及该时段北京天气状况图为背景,考查天气和等值线的基本知识。第3题,据图可以看到:2日霜冻线在华北,4日到达江淮地区;且2、3、4日霜冻线不断向低纬移动,5日迅速移向华北(气温迅速回升),再结合北京的天气变化和气温进行判断。冬夏季可以排除,春季由于是从冬季寒冷天气过渡而来,地温低,虽气温回升快,但一般而言白天气温不会高(真实情况:北京春季多年平均气温为3℃-13℃);北京秋季多受高压控制,秋高气爽,加上秋季是从夏季高温天气过渡而来,地温高,白天气温多比春季高(真实情况:北京秋季多年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且秋季霜冻线一般不可能到达江淮地区,据此可以判断该季节为春季,选B。第4题,根据材料,“风寒效应”指因风引起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结合图中北京的天气变化和气温,4日气温11℃,西北风7级,故北京市“风寒效应”最显著的时间是4日,2日、3日虽温度也较低,但风力较小,“风寒效应”不显著,5号温度高,天气晴朗,吹7级南风,不会觉得寒冷,选C。第5题,根据第3题的判断2-4日应为冷锋天气,属于“倒春寒”,选A。

6.D 7.B 8.B

【解析】本组试题以汾河地区地质构造为背景,综合地质构造、河道变迁的相关知识。第6题,根据图中信息,古河道随之废弃、涑水河从乙地质构造流向甲,结合教材知识“汾河谷地为地堑”,可以判断图中乙地质构造最可能是地垒,选D。第7题,根据材料:“古汾河经图3中古河道向南经闻喜附近流入涑水后进入黄河,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可以判断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甲地质构造下降,乙地质构造上升,改变了地势,使现汾河经M河段向西流入黄河,而原河道废弃,选B。第8题,材料:“涑水河成为间歇性季节河流”,结合我国雨带移动和该地的气候,可以判断涑水河夏季为汛期,冬春季为枯水期(干涸)。地下水补给是稳定的,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汛期和枯水期;由于涑水河是间歇性季节河流,汛期河水可以净化水质,但枯水期河流干涸,沿途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无法净化,故其河水的水质肯定极差;从纬度位置来看河流有结冰期,但冬季河流没有水,且河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故不会有凌汛现象,故选B。

9.B 10.A 11.C

【解析】本组试题以玻利维亚西南部某城区及附近等高线图为背景,考查城市选址、天气和坡度的相关知识。第9题,基础性知识,玻利维亚为低纬地区,高海拔地区气候凉爽,故该城市在该海拔建城考虑的首要因素是气候,选B。第10题,玻利维亚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蒸发较强,空气中水汽较多,夜晚温度低,有利于水汽凝结;从图中可以看到湖泊,可以增加空气中水汽;而风力强劲,大气不稳定,雾不易形成;从图中海拔高度可以判断该城附近没有冰川分布(安第斯山虽有冰川,但雾是小尺度的天气现象,其他地区的冰川可能对气候产生影响,但不会对该城雾的形成产生多大的影响),故选A。第11题,先用直尺垂直于等高线,过“车祸点”量出两等高线之间距离为7.5mm(测量有误差,但应在7~8mm之间),根据材料:“坡度比(坡角的正切值)为1/5”,tanα=h/L=100m/L=1/5,算出L=500m,比例尺=50000/0.75≈66667,故选C。

36.(24分)

【解析】本题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资源开发为背景,考查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第(1)题,分别从地壳运动--有色金属,海陆变迁和沉积环境--油气,岩石风化侵蚀和气候变干--盐类等角度去分析。第(2)题,主要从资源分布状况和气候等角度去思考。第(3)题,循环经济产业的效益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作答。第(4)题,主要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等角度综合考虑。

答案:

(1)条件:随海陆变迁,大量掩埋在地下的海洋生物遗体、森林,逐渐转化为石油、天然气和煤(2分);地壳运动造就了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2分);岩石风化后,经过长期的流水作用,在盆地低洼处,大量盐类物质汇集,随着气候变干,湖水蒸发,浓度变大,在内陆湖盆形成盐湖和盐类矿床(2分)。

(2)条件:盐湖资源裸露地表,便于开采和加工(2分);盆地气候干燥,可通过自然日晒工艺加工盐产品(2分)。(3)环境效益:减少了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2分)

经济效益:实现盐湖资源、油气资源等的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经济效益。(每点2分,答2点得4分)

社会效益: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每点2分,答1点得2分)(4)制约条件:生态环境脆弱(或植被稀少,荒漠化严重);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众多。(每点2分,共6分)

37.(22分)

【解析】本题以意大利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区域发展及意大利新兴轻工业的相关知识(注:耦合图在必修三教材中有此介绍)。第(1)题,读图并结合气候类型分析。第(2)题,属于教材知识的延伸,本题主要从企业规模、专业化、生产协作、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第(3)题,需要结合材料总结,主要从信息获取、生产联系、产品升级等方面回答。第(4)题,主要从劳动力和交通两方面分析即可。

答案:

(1)特点:沿河、湖和阿尔卑斯山麓分布。(2分)

原因: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或夏季降水少),需要人工灌溉(2分);夏季河流和湖泊有阿尔卑斯山脉的冰雪融水补给,可提供充沛的灌溉水源(2分)。

(2)特征:以小企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产品相似的企业多聚集在同一地区)企业间协作密切,形成工业小区(或以工业小区为生产组织形式);技术精良,产品质量高,富有竞争力;产品依赖国际市场,以加工出口为主。(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3)意义:使企业即时获得信息、专业技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使各生产区形成密切相互依赖关系;其创意、设计、国际营销、配送管理等服务具有把纺织服装和相关产品转化为时尚产品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每点2分,共6分)

(4)原因:纺织服装业为劳动力密集型工业,南部地区劳动力成本较低,可降低生产成本;南部交通通达性好,利于 产品出口。(每点2分,共4分)

43.(10分)

【解析】本题以西藏攀登珠峰接待服务变化为背景,考查旅游与旅游环境的保护。第(1)题,属于基础知识,主要从风力大小、旱雨季和天气状况等方面思考。第(2)题,主要从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和游客安全等角度考虑。答案:

(1)原因:珠峰地区海拔高,冬季受冷空气影响,气温很低(平均-40℃以下)且风力强劲(2分);夏季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珠峰地区为雨季,暴雨频繁,云雾封山,大雪纷飞(2分);我国位于珠峰的北侧,春季冷暖空气活动均偏弱,出现较好的天气的概率更大(或春季是风季过渡至雨季,秋季是雨季过渡至风季,春 季出现晴朗、少风天气概率更大)(2分)。所以,从西藏攀登珠峰每年的最佳季节是春季。

(2)影响:珠峰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控制游客量有利于减少珠峰地区生活垃圾,保护珠峰生态环境;指定观景台,有利于珠峰管理局集中管理,不仅能提供方便的旅游服务,而且能集中回收旅游生活垃圾;降低观景海拔高度和规定攀登时间,有利于为游客提供安全的旅游环境。(每点2分,答2点得4分)

44.(10分)

【解析】本题以2018年《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为背景,考查环境污染的形成与治理策略。第(1)题,关键是读图,从图中获取海区封闭、淤泥质海岸、海流、污染物排放等信息。第(2)题,可参照必修三“河流治理”一节知识,从“大环保”理念入手,从管理、责任制、环保督察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原因:渤海是个非常封闭的内海,导致渤海与黄海的水体交换不畅;渤海沿岸有辽河、滦河、黄河等河水注入, 大量的陆地污染物经江河流入渤海;淤泥质海岸,污染物易沉积于淤泥之中,不利于水质改善;夏季海流 流入,冬季部分海湾形成闭合海流,污染物无法尽快排到外海。(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2)策略:采取“大环保”理念,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渤海周围各省市加强联合、共同治理,建立“分工、协同

” 的责任体系;完善协调机制,加强生态环保督察。(每点2分,答2点得4分)



  本文标题: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338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338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重庆市2019届高三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