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试题

时间:2019-06-13 17:3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雾霾指空气中悬浮大量微小水滴和颗粒污染物。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中央气象台公布的“某区域2018年12月7日14时和8日8时近地面等压线(百帕)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1. 比较两幅图可知,a 地天气变化情况是

A. 气压降低,风力变小 B. 气压升高,风力变大

C. 气温降低,风力变小 D. 气温升高,风力变大

2. 据图分析,这两日b 地持续雾霾天气。除了污染严重外,主要原因还有

A. 风力小,湿度大 B. 风力大,气温高

C. 气压高,气温低 D. 气温高,对流强

【答案】1. B    2.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和常见的天气系统。

【1题详解】

读图可知,a处气压由1020~1025变化1025~1030,气压升高,等高线变密,风力变大,B正确。经历了冷锋过境,气温降低。

【2题详解】

读图,根据两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以看到乙图b地的等压线比甲图中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小,风力 小.图中冷锋距b地更近,空气湿度增大.A正确。

【点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克里米亚为欧洲旅游圣地.冷洞是该地恰提尔达格山最大的洞穴,它像一座迷宫,洞内有池,池水清冷,因而称作“冷洞”。洞顶有众多石柱垂下,人行其中,如入水晶宫。雅尔塔海边峭壁上的燕子堡是克里米亚的象征.1927年雅尔塔发生大地震,堡顶的尖端掉入大海。乙图为地震的时距曲线(地震波随时间而传播距离差异)。

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3. 有关冷洞地质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    

A. 冷洞是因海水侵蚀而成 B. 可找到大量碳酸钙沉积物

C. 与挪威峡湾的成因相同 D. 冷洞中的石柱是风蚀产物

4. 读上面两幅图,关于此次地震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B地区相比,A地区逃生的时间更充裕些

B. P处船舶上的船员感觉是由地震波b引起的

C. 造成燕子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震级大和处在震中地区

D. 当距震中3000千米的地面有震感时,距震中2000千米的地面有摇晃的感觉

【答案】3. B    4. D

【解析】

试题分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冷洞从顶部垂下的石柱景观,应是石灰岩溶洞景观。所以冷洞的地质成因的正确说法是可找到大量碳酸钙沉积物,B对。冷洞是因流水溶蚀而成,A、D错。挪威峡湾的成因是冰川侵蚀,C错。

【4题详解】

读上面两幅图,与B地区相比,A地区的震中距较远,逃生的时间更充裕些,A正确。根据乙图中的曲线,b波的传播速度快,是纵波,a波传播速度慢,是横波。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所以P处船舶上的船员感觉是由地震波b引起的,B正确。造成燕子堡破坏的主要原因是震级大和处在震中地区,C正确。根据乙图,当距震中3000千米的地面有震感时,即纵波传播到这里,此时横波才传播约1500千米处,距震中2000千米的地面没有摇晃的感觉,D不正确,选D。

【考点定位】喀斯特地貌及成因,地震波的特征。

下图为北京市2014年10月28日08时至11月2日08时的露点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5. 从上图可以看出(   

A. 气压越低,露点越高 B. 30日8时,北京气温高于5.7℃

C. 气压白天高,夜间低 D. 水汽含量越高,露点温度越低

6. 冷空气影响北京的大致时间是(   

A. 30日8时 B. 31日8时 C. 1日8时 D. 2日8时

【答案】5. B    6. C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从上图可以看出气压高低与露点温度没有明确的相关性,A错。30日8时,北京露点温度约10℃,气温高于5.7℃,B对。气压白天低,夜间高,C错。水汽含量越高,露点温度越高,D错。

【6题详解】

根据图中气压曲线,大约1日8时开始,气压值上升,露点气温低下降,说明冷空气影响北京的大致时间是1日8时,C对。A、B、D错。

考点:露点温度,读图能力。

下图所示区域,“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所产大米,清朝居贡米之列……”。下图中的沙湖集江南水乡与大漠风光为一体,是著名旅游景点。

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7. 近年来,当地逐步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最有可能是因为(   

A. 生态环境恶化,水稻品质下降

B. 市场环境变化,需求量减少

C. 次生盐碱化严重,不适宜种植

D.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用水量加大

8. 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 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 降水丰沛,水源丰富

B. 常年受西北风影响,沙丘向南移动

C. 地壳缓慢沉降,地下水不断补给

D. 海拔高峻,冰碛物壅塞

【答案】7. D    8. C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水稻品质没发生变化,还是以前的水稻,A错;市场需求量随经济发展会变大,不可能变小,B错;次生盐碱化现象有但并不严重,可以改变条件种植水稻,C错;宁夏平原被称为“塞上江南”,是因为引黄河水灌溉发展的,由于黄河上游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大,导致黄河水量减少,直接影响水稻的种植。所以选D。

【8题详解】

沙湖是由黄河古河道洼地经过风蚀至地下水面,地下水溢出并汇集,再接受大气降水和地面水的补给便形成了湖泊.其特点是:湖体外形受洼地形状的控制,呈不规则状;湖水较深,多为2—3m.由于湖泊周围地势相当低洼,地下水埋藏浅而且地壳呈下降趋势,导致其没有消失,C对;地处西北地区,干旱,全球变暖,使该地降水减少,A错;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贺兰山阻挡西北风影响,B错;冰碛物是冰川作物形成, 这里不是冰川作用,D错。所以选C。

考点:本题组考查区域地理、区域农业发展、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

读下面两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9. 若左图中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此时控制①②③④地的气团正确的是(   

A. ①暖气团、②冷气团 B. ②冷气团、③暖气团

C. ③暖气团、④冷气团 D. ①冷气团、④暖气团

10. 右图中甲、乙、丙、丁四种气温垂直分布状况,与左图中③处最为接近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9. A    10. D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曲线表示等压线,箭头表示风向”,而箭头指向里,所以中心为低气压,风向向左偏,所以是南半球的低气压,因此,③④之间为暖锋,①②之间为冷锋。①④为暖气团,②③为冷气团,选项A正确。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信息,③④之间为暖锋,③为冷气团一侧,即③处出现了逆温现象,四幅图中,只有丁图最符合要求。选D。

考点:本题组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

下图为“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11. 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①④ D. ②①④③

12. 图中四个阶段表明(     

A. ①阶段以农业生产为主,城市等级不明显

B. ②阶段区域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

C. ③阶段逆城市化格局已经出现,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

D. 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答案】11. C    1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根据城市形成与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过程可知,在早期区域内经济水平低下,以小城镇为主,如图中②;此后居于中心的城镇位置优越,发展为城市,如图中③;随着交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与周边城镇关系密切的部分规模扩大,进入放射状阶段①;最后形成环形放射状阶段④,故选项C正确。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阶段经济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不同规模的城镇体系,城市等级明显,故排除选项A;③阶段只是形成了中心城市,没有逆城市化格局出现与现代化交通网络形成,故排除选项C;④阶段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化问题得到一定解决,不可能根本解决,故排除选项D;②阶段区域内各小城镇规模基本相同,以小城镇为主,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比较小,故选项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的森林。读某大洲红树林分布和该大洲某岛等高线图(下图),

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13. 该大洲红树林东西两岸纬度分布出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光照 B. 地形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14. 该岛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最多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答案】13. C    14. C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洋流的分布本题旨在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

【13题详解】

该大洲为南美洲,东岸为巴西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西岸为秘鲁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滩涂上的森林,所以导致东海岸的红树林生长纬度更高一些。C正确。

【14题详解】

本地纬度在40-60度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最多。C正确。

【点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15.生物圈的结构特性具有亲岩性、亲水性、亲气性、亲光性和温控性。下图表示生物净初级生产率与年降水量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A. 天山北坡的生物量大于天山南坡的生物量

B. 农用地的生物量大于森林地区的生物量

C. 自沿海到内陆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

D. 自赤道到两极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天山北坡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生物量大;农用地因生态系统结构单一,生物量小于森林地区;自沿海到内陆随着降水量的减少,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自赤道到两极随着热量的减少,生物量呈减少的趋势;而森林地区的降水量多,森林生长茂盛,个体比农作物大,其生物量大。故选B。

考点: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

下图为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和藏北高原植被垂直带谱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16. 下列甲乙丙丁与之代表植被的连线,正确的是

A. 甲——常绿阔叶林 B. 乙——草原

C. 丙——荒漠 D. 丁——草原

17. 该地区

A. 从北向南,雪线高度逐渐降低

B. 森林类型是针叶林

C. 随海拔升高,降水逐渐增多

D. 从北向南,植被垂直带谱越来越完整

【答案】16. B    17. B

【解析】

试题分析:

【16题详解】

读图,甲地位于南路天山与昆仑山山麓,植被为荒漠植被,A错。乙位于北路天山,根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规律,植被是草原,B对。丙在森林带以上,是草原带,C错。丁以上海拔区域是雪线,丁是高山草甸,D错。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曲线,该地区从北向南,雪线高度逐渐升高,A错。森林类型是针叶林,B对。随海拔升高,降水先逐渐增多,然后减少,C错。从北向南,植被垂直带谱越来越少,D错。

考点:山地垂直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读图能力考查。

读我国某地自然地理环境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18. 由图中显示的信息可知,该地

A. 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B. 气候类型仅分布在北半球

C. 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D. 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19. 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A.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B. 大量种植针阔叶混交林,加快林业发展

C. 修建小型水库,防治干旱灾害 D. 开发山区煤矿以弥补农村燃料不足

【答案】18. D    19. A

【解析】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读图,该地山麓地带是常绿阔叶林分布,一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A错。山麓地带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也分布在北半球,B错。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无关,C错。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D对。

【19题详解】

该地要可持续发展,需要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A对。大量种植针阔叶混交林,可能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B错。修建小型水库,主要功能不是防治干旱灾害,C错。开发山区煤矿会破坏植被,影响可持续发展,D错。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总生育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读1960~2010年中国、印度、韩国和日本妇女总生育率变化图(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20. ①、②、③分别代表

A. 印度、韩国、日本 B. 日本、韩国、印度

C. 韩国、印度、日本 D. 印度、日本、韩国

21. 20世纪70年代开始,导致我国女性总生育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人民生活富有 B. 医疗卫生改善

C. 生育意愿降低 D. 计划生育政策

【答案】20. A    21. D

【解析】

试题分析:

【20题详解】

读图,印度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总生育率高于中国,①是印度。日本是发达国家,总生育率最低,③是日本。②是韩国。所以A对。B、C、D错。

【21题详解】

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我国女性总生育率迅速下降,D对。人民生活富有、医疗卫生改善不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A、B错。70年代,我国经济水平低,生育意愿降低是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才形成的观念,C错。

考点:不同国家生育率差异,我国总生育率下降的原因。

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22.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1965年 B. 1980年 C. 2015年 D. 2045年

23. 未来10年劳动人数量的变化将导致

A. 老龄人口增加 B. 人口增加

C. 用工成本上升 D. 人才外流严重

【答案】22. C    23. C

【解析】

【分析】

读图可知,我国劳动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增长率大于零表明劳动人口在增加,小于零表示在下降.

【22题详解】

根据图表可知,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5年时为零,此时劳动人口总数达到最大值,之后增长率为负数,说明2015年之后劳动人口开始减少,即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5年.C正确。

【23题详解】

由图可以看出,未来10年劳动人口数量在减少,将导致用工成本上升.C正确。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获取图中信息即可.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下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24. 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 甲→乙→丁→丙 B. 乙→甲→丁→丙

C. 丁→甲→丙→乙 D. 丁→甲→乙→丙

25. 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B. 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较大

C. 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 D. 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答案】24. D    25. C

【解析】

试题分析:

【24题详解】

读图,实线表示人口出生率,虚线表示人口死亡率。在丁阶段,人口出生率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说明人口死亡率也很高,是高-高-低模式,出现最早。甲阶段,人口出生率较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大,说明死亡率下降,是高-低-高模式。乙阶段出生率进一步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保持较高水平,开始向现代型转变。丙阶段,人口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死亡率也低,是低-低-低模式,出现最晚。所以D对。

【25题详解】

结合前面分析,甲阶段人口基数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数量总量少,A错。乙阶段,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地矛盾突出,环境人口容量较小,B错。丙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C对。丁阶段人口少,老龄化水平低,社会养老负担轻,D错。

考点:人口增长模式变化,人口容量及人口问题。

下图为我国某一时段人口统计图(含预测)。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26. 据图可知,我国人口数量最大和劳动人口最多的时间分别为  (    

A. 2040年左右、2026年左右 B. 2035年左右、2040年左右

C. 2040年左右、2035年左右 D. 2035年左右、2020年左右

27.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未来二十年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B. 未来我国人口大量外迁,人口老龄化严重

C. 今后我国人口工作应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D. 今后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引导人口合理迁移

【答案】26. D    27. D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根据人口增长率含义可知,当人口增长率大于0时,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当人口增长率等于0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由图可知人口增长率在2031—2035年降低到等于0,那么此时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6---2020年降低到等于0,那么此时劳动人口数量达到最多,故选项D正确。

【27题详解】

由于2020年之后,劳动人口增长率呈负增长,劳动人口减少,所以未来二十年我国就业压力越来越小,故排除选项A;图中不能显示未来我国人口大量外迁,故排除选项B;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即使人口增长率较低,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较多,所以今后我国不可能取消计划生育政策,故排除选项C;今后我国人口工作的重点是引导人口合理迁移,弥补部分地区劳动人口减少引发的用工不足,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体保持充足供应的蒸发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降水量、可能蒸发量逐月变化。

读下图完成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28. 该地位于

A. 塔里木盆地 B. 内蒙古高原

C. 东南丘陵 D. 华北平原

29. 据图推断该地最易发生火灾的月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28. C    29. D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从降水量曲线中可知,该地5、6月份降水最多,7月份降水较少,8月降水增多,可能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地区,该地5、6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7、8月份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8月份后受台风影响,带来降水。

【29题详解】

10月份该地气温仍很高,且此时可能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因此最易发生火灾。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读世界某地区某水系分布图及图中甲地月平均径流量、降水量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30. 图中洋流是

A. 北半球的寒流 B. 南半球的暖流 C. 南半球的寒流 D. 北半球的暖流

31. 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 湿地调蓄 B. 地势起伏小 C. 水位季节变化大 D. 蒸发旺盛

【答案】30. C    31. A

【解析】

试题分析:

【30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纬线和洋流流向,在30°纬线附近,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所以图示为寒流,B、D错。寒流是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所以图示区位于南半球,A错,C对。

【31题详解】

根据左图可知,该河流流域内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沼泽有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的功能。降水量最大时,由于沼泽的调蓄作用,径流洪峰出现的晚,明显滞后,A对。地势起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不是径流峰值滞后的主要影响因素,B、C、D错。

考点:洋流的分布规律,影响径流的因素。

图为洪泽湖、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入湖水量年际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32. 四个湖泊入湖水量年际变化(最大量与最小量的比值差异)最大的是

A. 洪泽湖

B. 洞庭湖

C. 鄱阳湖

D. 巢湖

33. 2014年夏季,鄱阳湖大部分水域变成了草地,主要是因为

A. 过度捕捞

B. 围湖造田

C. 泥沙淤积

D. 降水较少

【答案】32. A    33. D

【解析】

试题分析:

【32题详解】

题意入湖水量年际变化值相对值,即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关系,而不是流量值的大小。据图分析,根据各湖泊水量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倍数关系,可以判断最大的是洪泽湖,约为10倍。故选A。

【33题详解】

湖区过度捕捞会使鱼类大量减少,而不会使水域变成草地;大规模围湖造田会使大部分水域变成耕地;入夏后,鄱阳湖正处于雨季,河流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在湖中淤积的泥沙较少;而入夏后,雨季时间短,由于温度高,蒸发量大,会使湖中一部分水域裸露地表,而变成草地。故选D。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影响湖泊的因素

读左图和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34. 若在A处有20℃的l立方米空气,含有水汽l7克,如右图所示已达到饱和。当它上升到C处时有8克水汽析出,那么C处的海拔约为

A. l000米 B. 1333米 C. 1667米 D. 2000米

35. 若AC间的高度与IB的高度相同,但是AC间的温度变化小于IB间的变化,你认为原因是

A. 坡度大小 B. 大气相对湿度高低

C. 地面反射率大小 D. AC位于向阳坡,IB位于阴坡

【答案】34. C    35. B

【解析】

【34题详解】

根据在A处有20℃的1立方米空气,含有水汽17克,当它上升到C处时有8克水汽析出,则C处的饱和水汽含量为9克,温度为10℃,所以两者气温相差10°,海拔相差1667米。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5题详解】

AC间与IB间相对高度相同,但是温度差异小,主要原因是AC之间空气水汽含量高,大气相对湿度高低不同,水汽液化放出热量。导致气温变化有差异。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二、主观题

36.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1)说出此季节丙地相对于乙地的降水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甲地所在半岛上有世界上非常古老的高原,地势低缓,平均海拔不足800米。简要分析该高原地势低缓的原因。

(3)甲地沿海有该国著名的盐场,试说出产盐量最多的月份,并说明原因。

(4)甲地所在国家的人口问题非常严重,指出其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

【答案】(1)降水较少。 离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沿岸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2)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长期遭受外力侵蚀作用,地势起伏小。

(3)5月份。 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气温高;雨季未到,晴天多, 蒸发旺盛。

(4)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风向箭头判断,丙地此时受离岸风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气流干燥,降水较少。由于离岸风影响,沿岸洋流为寒流,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乙地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

(2)甲地所在半岛是印度半岛,高原是德干高原,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稳定。因长期遭受外力作用,地势起伏小。

(3)根据甲地气候资料图分析,5月份,甲地因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最高。此时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是晒盐的最好季节。

(4)甲地所在国是印度,印度人口基数大,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运用、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工业区位因素、人口结构和人口问题。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材料二 2010年10月底,中国专家组在塞内加尔(N地所在国)的水稻种植项目获得重大技术突破,杂交水稻新品种喜获成功,这将为更多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解决粮食危机带来希望。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材料三 马赛人是东非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其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的最南端在坦桑尼亚的多多马(6°10′23″S,35°44′31″E),最北端在肯尼亚的基塔莱(1°01′N,35°00′E)。下表和下图分别示意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气候类型和降水资料。近年来马赛人迁徙的地区植被退化严重。

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解析】

(1)说出非洲南部大陆东岸与西岸年均温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结合材料,简述我国在塞内加尔推广高产水稻种植的优势气候条件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

(3)马赛人一年中游牧的位置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1)东岸比西岸气温高。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气温低。

(2)优势气候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限制性人为条件:水稻种植经验不足,生产技术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生产观念和主食消费习惯的影响。

(3)马赛人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原因: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依次交替,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时草原一片葱绿;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等考点的理解。

【详解】(1)读图,非洲东岸受暖流影响,暖流有增温作用,所以气温高。西岸受寒流影响,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作用,所以气温低。东岸比西岸气温高。

(2)读题可知,回答分为两方面:优势气候条件为水热组合情况和将面临的限制性人为条件为技术、生产设备、种植经验、水利设施等不利条件。

(3)根据材料,马赛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迁移。游牧路线经过的地区分别是南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该气候区干、湿季依次交替,干季时草原一片枯黄,湿季时草原一片葱绿。 5~10月是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11月~次年4月是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马赛人总是迁徙到草原葱绿的地区。所以每年5-10月往北迁移,11月~次年4月往南迁移。

【点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



  本文标题: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832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8329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河南省周口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摸底联考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