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时间:2018-04-23 15:3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1.2.与现今相比,图示区域17-18世纪处于

A. 冰期    B. 间冰期    C. 温暖期    D. 寒冷期

3.4.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 养分循环加快    B. 污染程度减轻    C. 水热条件变差    D. 生产潜力下降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受径流与海洋共同作用形成。下图为我国华南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5.与甲相比,乙时期河口区

A. 来沙量大    B. 径流量小    C. 盐度低    D. 水位高

6.由乙时期到甲时期,拦门沙

A. 向海洋推移    B. 高度增加    C. 外坡受侵蚀    D. 体积减小

7.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

A. 利于海水自净    B. 增强航行安全    C. 不利泄沙排洪    D. 阻碍鱼类洄游

 

河南浙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汉中是柑橘的主产区之一,两地纬度相近。下图为“汉中、渐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8.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浙川不利于柑橘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 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    B. 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C. 临近有大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    D. 图示区域北部山地多为1000m,较为低矮

9.浙川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10.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 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    B.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

C. 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    D.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

11.在2005年-2016年期间,上海市

A. 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    B. 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C. 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    D. 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研究黑河中游灌区的水资源配置对当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读“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表”,回答下列各题。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注:支斗渠:干渠的分支水渠,支渠是干渠的分支,斗渠是支渠的分支

12.对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水量供需比数值高低取决于地表水和地下水引用密度高低

B. 有数灌溉面积比例越大,农业种植规模越大

C. 水量供需比数值越高,农业种植规模越大

D. 水资源配置要素水平越高,农业发展水平越高

13.据悉,当地耕地面积从2000年至2011年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判断

A. 随农作物数量的增加,供需比会逐渐下降

B. 耕地面积增加必然导致地表水引用量的增加

C. 耕地面积增加是有效灌溉农田比例增加的结果

D. 若支斗渠密度与耕地变化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新增耕地的区域可能基础设施不完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题目。

植被覆盖度反映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面积的大小以及植被生长的茂盛移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植被的生长状态和生长趋势。我国华北平原光热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下图示意华北平原植被生长期内林地和耕地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1)描述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的原因。

(3)分析耕地和林地最大值差异的原因。

15.央视播出了《航拍中国》第一季,网友评价“新疆篇美哭了”。阅读乌伦古湖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乌伦古湖是新疆重要的渔业基地,鱼类资源丰富、特有物种多。鱼类经过春殖、夏长、秋壮和半冬眠(水温低于7℃C,湖鱼进入半休眠状态,不再吃东西,鱼体内干净无腥味),每年1月是起网捕捞最佳时节。下图为新疆局部区域河湖分布图。1969年,修建了从额尔齐斯河引水至乌伦古湖的调水渠。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1)分析乌伦古湖1月是捕鱼最佳时节的原因。

(2)额尔齐斯河汛期较长,约从4月持续到10月,试分析原因。

(3)当年,人们挖穿了乌伦古湖与额尔齐斯河的分水岭,引额尔齐斯河河水补给乌伦古湖你是否赞同这种做法?请说明理由。

16.【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郭亮村是河南省新乡市的一个村子,位于太行山深处、与山西晋城陵川县交界、海拔1000米人口只有几百人。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山崖上,地势险绝,最为奇特的是修筑在绝壁峡谷上的“挂壁公路”,此公路(见下图)是当地人历经30年,主要依靠人工开凿出来的、有了这条公路、新亮村才与外界有了较多联系。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郭亮村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分析郭亮村发展旅游的优势区位条件。

17.【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利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



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解析】

比较两种城市雨水排放模式,从区域水循环角度分析城市雨水新利用排放模式的优点。

 

参考答案

 

1.2.D

3.4.A

【来源】【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三调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

1.2.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现在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的多年冻土南界略偏南,说明冻土范围比现在略大,气温略低,属于寒冷期。

3.4.从17-18世纪至今,多年冻土南界向北推进,甲地曾经有冻土存在,而现在已无冻土层,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循环更加畅通,速度加快,A对;冻土消融,地表污染物易随着地下水下渗,土壤污染加重,B错;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条件变好,同时气温上升,热量条件变好,土壤生产潜力上升,C、D错。

 

5.B

6.A

7.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5.根据图示指向外海箭头,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陆地方向移动,说明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乙时期河口区径流量小,C对。乙时期来沙量小,A错。水量小,盐度应较高,水位较低,C、D错。

6.根据图示外海箭头,图示拦门沙堆积位置,由乙时期到甲时期,拦门沙向海洋推移,A对。拦门沙高度降低,B错。外坡受细沙粒沉积,C错。堆积沙的体积增大,D错。

7.河口拦门沙是河流泥沙堆积形成,泥沙堆积升高,使水道淤积变浅,不利于水运,B错。拦门沙产生的影响有阻碍洪水下泄,加剧洪涝灾害,C对。对海水自净、阻碍鱼类洄游影响不大,A、D错。

点睛:根据图示指向外海箭头,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拦门沙位置向陆地方向移动,说明径流作用力小于海流作用力,乙时期河口区径流量小。在水流迎水方向,侵蚀强,泥沙颗粒大。在背水方向,泥沙沉积,颗粒小。

 

8.D

9.A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8.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浙川不利于柑橘生产的自然条件是图示区域北部山地多为1000m,较为低矮,对冬季风阻挡作用弱,D对。两地都是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A错。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是有利条件,B错。临近有大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是有利条件,C错。   

9.浙川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①,纬度较低,位于湖泊沿岸,地势低,水热条件好,A对。②、③、④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易受冬季风影响,B、C、D错。

 

10.C

11.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0.2005-2016年总人口和外来人口曲线形态一致,说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保持相对平稳,C正确。A错误。2009-2010年外来人口出现迅速上升,不是户籍人口上升,B、D错误。

11.在2005年-2016年期间,上海市外来人口比重小于40﹪,说明低于户籍人口,A错。人口增长率包括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不断上升,B错。劳动力人口大量涌入,人口平均年龄降低,C错。劳动力人口迁入,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D对。

 

12.D

13.D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

12.结合表格中概念和含义,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水平越高,区域水资源越丰富,农业发展水平越高,D对。水量供需比数值高低取决于实际引水量和生态需水量之比,A错。有数灌溉面积比例越大,农业种植规模越小,B错。水量供需比数值越高,农业种植规模越小,C错。

13.据悉,当地耕地面积从2000年至2011年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若支斗渠密度与耕地变化呈现负相关的关系,新增耕地的区域可能基础设施不完备,D对。随农作物数量的增加,需水量增大,供需比会逐渐上升,A错。耕地面积增加,地表水不足,可能导致地下水引用量的增加,B错。耕地面积增加是有效灌溉农田比例降低的原因,C错。

点睛:表格中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数值大小,与引水量成正相关,与灌区面积呈负相关。供需比与实际引水量呈正相关,与生态需水量呈负相关。黑河中游灌区水资源配置要素水平越高,区域水资源越丰富,农业发展水平越高。

14.(1)特点: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分),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原因: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2分);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  (2)4~5月份峰值原因: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植被覆盖度下降(2分);8月份玉米等达到生长期峰值(生长后期)  (3)耕地植被覆盖度大于林地。原因是耕地经过人工干预,较大的扩大了覆盖度,以便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1)根据图示曲线,该地林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8月份,春季开始上升,夏季达到最高,此后开始下降。原因主要从气候角度分析,华北平原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春季气温回升,林地植物开始生长。8月份,水热充足,植物生长旺盛,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此后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植被覆盖度随之下降低。

(2)该地耕地生态区生长期内植被覆盖度出现双峰值,与作物生长、收获有关。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4~5月份正值冬小麦生长后期,是小麦生长期峰值,植被覆盖度达到峰值。6月份是冬小麦的收获期,地表植被覆盖度下降。8月份玉米等达到生长期峰值,即生长后期,覆盖度再次出现锋值。

(3)耕地植被覆盖度大于林地。原因是耕地经过人工干预,较大的扩大了覆盖度,以便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林地是自然生长,最大覆盖度较低。

15.(1)经过夏季的休渔和投放鱼苗,鱼类丰富;鱼类进入半休眠,无腥味、鱼肥味美;冬季气温低,便于储藏;1月湖水水位低。临近春节,市场需求量大  (2)河流补给类型多,且错开季节:夏季降水补给多(答西风迎风坡夏季降水补给多不给分) ;春季季节性积雪随海拔增高次第融化,补给时间长;夏秋季节气温高,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大量补给  (3)赞同。理由:额尔齐斯河支流多,水量大,引水对额尔齐斯河流量影响不大;乌伦古湖地区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引水可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状况;缓解乌伦古湖萎缩,保护生态环境。不赞同。理由:引水会减少额尔齐斯河的水量,可能会破坏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伦古湖的生态平衡;可能会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污染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水污染;控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规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可能带来生物入侵(答对3点即可,酌情给分)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整体分析:冬季捕鱼最佳,主要从品质、储藏、价格方面分析优势。冬季鱼类进入半休眠,无腥味、鱼肥味美。额尔齐斯河汛期较长,约从4月持续到10月,主要从补给类型多,有时间差异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的影响,从资源量、经济、生态环境方面分析。

(1)经过夏季的休渔和投放鱼苗,鱼类种类丰富。经秋壮后,冬季鱼类进入半休眠,无腥味、鱼肥味美。冬季气温低,便于储藏鱼产品。1月湖水水位低。临近春节,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所以1月是捕鱼最佳时节。

(2)额尔齐斯河汛期较长,约从4月持续到10月,主要是河流补给类型多,且错开季节补给。夏季大气降水补给多。春季季节性积雪,随海拔增高次第融化,补给时间长。夏秋季节气温高,高山冰雪(冰川)融水大量补给。所以汛期持续时间长。

(3)跨流域调水的影响,从资源量、经济、生态环境方面分析。额尔齐斯河支流多,水量大,引水对额尔齐斯河流量影响不大。乌伦古湖地区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引水可缓解当地用水紧张状况。水量增加,有利于缓解乌伦古湖萎缩,保护生态环境。所以赞同。引水会减少额尔齐斯河的水量,可能会破坏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伦古湖的生态平衡。可能会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污染物带入乌伦古湖,加剧水污染。控制该地区的人口增长和经济活动的规模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跨流域调水可能带来生物入侵等,所以不赞同。

16.旅游资源丰富——悬崖绝壁、挂壁公路、嶂石岩地貌、峡谷地貌都是较为独特而且令人震撼的优质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好——有贯通河南和山西两省的公路经过本村;生态环境好——位处两省交界处,太行山脉当中,地形险绝,开发较少。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旅游业发展条件,主要从资源、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旅游资源丰富独特,有悬崖绝壁、挂壁公路、嶂石岩地貌、峡谷地貌都是较为独特而且令人震撼的优质旅游资源。区域内交通条件好,有贯通河南和山西两省的公路经过。生态环境好,位处两省交界处,太行山脉当中,地形险绝,开发较少,受污染少。

17.城市当中,增加了下渗,减少城市河流和泄洪渠过量排水,有效减轻城市水浸;雨水被较多的收集并加以利用,城市生活清洁用水可以引入雨水加以利用;缺水季节可以用收集雨水进行城市绿化的浇灌等。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解析】城市雨水新利用排放模式,在城市增加了渗水道路,增加了下渗,减少城市河流和泄洪渠过量排水,有效减轻城市水浸。图中雨水被较多的收集,被生产生活利用,说明城市生活清洁用水可以引入雨水加以利用。缺水季节可以用收集雨水进行城市绿化的浇灌等。传统雨水排放模式中,没有下渗、生产生活利用环节,不能充分利用水资源。


  本文标题: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592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592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广东省珠海市2018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一模)文综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