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时间:2017-12-03 20:5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 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我们将看不到                                  (  )

A. 太阳黑子    B. 恒星的光芒    C. 流星现象    D. 彗星的长尾

【答案】C

【解析】太阳黑子是发生在太阳光球层中的一种太阳活动现象,与地球大气层无关。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我们能看见恒星的光芒,如果没有大气的话,我们也能看见恒星。流星现象是流星体受地球吸引,撞入大气层中与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而形成,假如地球上没有大气,我们将看不到流星现象,C正确。彗尾是彗星在靠近太阳时,冰物质升华并受太阳风推斥而形成的。

2. 下列有关于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中飞行着的飞机是人造天体    B. 地球的气象卫星的线速度和地球的线速度一样大

C. 平常所说的牛郎星、织女星是行星    D. 绕月球运动着的 “嫦娥二号”是天体

【答案】D

【解析】空中飞行着的飞机没有脱离地球的大气层,不是人造天体;地球气象卫星的角速度和地球的角速度一样大,线速度比地球大;平常所说的牛郎星、织女星是恒星;绕月球运动着的 “嫦娥二号”是人造天体,D正确。

【点睛】

天体的判断依据——“三看”:一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之外则是,而之内则不是;二是看它是不是附属于天体的一部分 ;三是看它是不是有独立的运行轨道,有则是,没有则不是。

象限仪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并称北半球三大流星雨,每年都会准时赴约。2015年1月5日象限仪流星雨极大,但由于遭遇满月月光的整夜影响,几乎所有的流星都被淹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流星现象的产生是由于                                                 (    )

A. 流星体本身发光发热    B. 流星反射太阳光而发光

C. 流星体同地球大气层发生摩擦而燃烧发光    D. 流星体实质上是小的恒星

4. 如果有流星残体落到地面,则                                           (    )

A. 该残体为自然天体    B. 该残体为陨星

C. 该残体为人造天体    D. 该残体为流星体

【答案】3. C    4.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流星。

3. 本身发光发热的为恒星和大量恒星组成的星云。流星体是行星际空间的尘粒和固体小块,经过大气层时剧烈摩擦形成的火光,故答案C正确。

4. 大部分流星体会在大气层中燃烧殆尽,极少数会坠落地表称之为陨星,其还可分为陨铁、陨石、石和铁的混合体三类,故答案B正确。

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中的"一千河"喻指的天体系统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地月系

【答案】B

【解析】此诗为毛主席的诗,河:即银河,一千河指一千个像银河一样的星系,选B。

6.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故引力适中,形成了较厚的大气层;由于日地距离适中,影响了地球具有适宜的温度条件。由于大小行星各行其道,故地球形成了较安全的宇宙环境;都是地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故选B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上生命存在条件及原因分析,调用课本相关内容,注意因果关系。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7. 图中没有涉及的天体系统是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8. 图中天体具有的共同特性是                                   (  )

A. 有液态水    B. 自身能发光    C. 不断运动    D. 具有生命

【答案】7. D    8.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7. 地球和月球构成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共同构成总星系。故图中涉及的天体系统是A、B、C。没有涉及河外星系,D正确。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9. 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温度条件    B. 恒星质量

C. 行星体积    D. 大气成分

10.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  )

A. 金星    B. 地球

C. 木星    D. 天王星

【答案】9. A    10. C

【解析】

9. 图中横坐标为轨道半径,说明影响生命宜居带的因素是距恒星的距离,距恒星的距离影响行星的温度,A正确。

10. 图中的纵坐标表示恒星质量,找到质量为2的点,向右作与横坐标的平行线,与生命宜居带有个交点,从交点向下作垂线,交点的轨道半径与木星轨道半径最接近,说明出现生命的行星是木星,C正确。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1. 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巨大炽热的气体球    B. 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C. 表面温度约1500万度    D. 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14. 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活动是                      (  )

A. 色球、耀斑    B. 日冕、耀斑    C. 光球、黑子    D. 日冕、太阳风

【答案】11. A    12. B    13. A    14. C

【解析】

11. 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带,位于小行星带内侧的②是火星,位于小行星带外侧的③是木星,①是地球,④是土星,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①地球,A正确。

12. 图中黑点表示小行星带,位于小行星带内侧的②是火星,位于小行星带外侧的③是木星,①是地球,④是土星,火星探测车考察的星球是②火星,B正确。

13. 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A正确;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6000K;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

14. 日全食时,可以看到色球层和日冕层,不能看到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C正确。

【点睛】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012年地球会遭遇强烈的超级太阳风暴,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卡特里娜’飓风,而且地球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将难逃其灾难性的影响。”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曾经出现了这样一篇“耸人听闻”的文章。正确认识和辩证看待太阳活动十分必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 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

B. 太阳黑子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C. 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D. 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

16. 有关太阳风暴对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可信的是(    

A. 对部分地区短波通信和短波广播造成短时间影响

B. 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

C. 世界许多地区的降水量有异常变化

D. 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

17.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黑子和耀斑爆发时释放的能量

B. 太阳辐射能大部分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

C.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太常用的能源

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18. 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            (    

A. 爆发后两三天内,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

B. 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弱

C. 爆发几分钟后某地降水量增多

D. 对人造卫星的工作没有影响

【答案】15. B    16. D    17. D    18. A

【解析】

15. 太阳黑子是太阳光球表面的低温区域;耀斑的出现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B不正确;太阳黑子的多少,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与耀斑出现的周期相同,都是11年。

16. 地壳活动和地震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地壳活动剧烈,火山、地震、泥石流频发最不可信,D正确。

17. 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维持着地表温度;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能源;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D正确。

18. 当太阳出现特大耀斑爆发时,会干扰地球的电离层,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A正确。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大气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 ,使地球突然出现“磁暴”现象,导致罗盘指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如果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美丽的极光;近几十年的研究还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19.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所以C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0. 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   )

A. 赤道地区    B. 南北回归线与极圈之间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D.南北极圈以内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极圈内,昼最长为极昼,昼最短为极夜;而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故纬度越高,昼长一年内的变化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不同纬度的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形成纬度高低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的一般规律。

21.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在昼长夜短期间,白昼一天比一天长的日期是       (   )

A. 春分日到秋分日    B. 春分日到夏至日

C. 冬至日到次年春分日    D. 夏至日到秋分日

【答案】B

【解析】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夜短期间即指春分到秋分日期间。其中,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夜短,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长夜短,白昼一天比一天短,选B。

22.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 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C.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北半球夏至日是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A错误;夏至日地球接近远日点(7月初),公转速度越来越慢,C.D错误;这一天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B正确。

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3. 由于地球偏向力的影响,导致河岸侵蚀的是         (     

A. 北半球自南向北流向河流的西岸    B. 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西岸

C. 长江南岸    D. 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南岸

【答案】C

【解析】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哪一岸偏哪一岸受侵蚀;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河流向右岸偏向东偏,东岸受侵蚀;南半球自北向南流向河流的东岸受侵蚀;长江自西向东流,南岸受侵蚀,C正确;南北球自西向东流向河流的北岸受侵蚀。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4.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A. 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 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25.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    

A. 南极圈出现极昼    B. 北极圈出现极昼

C. 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 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26.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A.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答案】24. B    25. D    26. A

【解析】试题分析:

24.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为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项正确;此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昼,C项错误;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季,D错误。

25.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时,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且正向南移,判断为北半球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故D项正确。

26.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时,即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地球公转正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A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其影响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27.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赤道上昼夜平分    B.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

28. 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 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答案】27. A    28. B

【解析】试题分析:

27. 结合图示,当晨昏线处在CD处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北半球冬至日,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小值,此日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极圈及以内出现极夜。

28. 结合上题分析,当晨昏线处在CD处时,为北半球冬至日,当晨昏线处于AB处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故晨昏线从CD变化到AB的位置时,太阳直射点始终向北移,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长,夜长逐渐变短,所以B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9. 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这点是( )

A. 23°26′S,160° E    B. 23°26′N,160° E

C. 23°26′S,20°W    D. 23°26′N,20° W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根据题文“某地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可判断出某地经度为20° W;再根据“当地有太阳直射现象,以北无直射现象”可判断出某地纬度为23°26′N。综上所述D正确。

考点:根据条件推测地理坐标。

30. 下列地理现象的发生,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        (    

A. 四季更替    B. 长江三角洲的发育

C.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D. 东京的地方时比北京早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地球自转主要产生三大地理意义,即昼夜交替现象(或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方时的产生和地转偏向力的产生。所以,与地球自转无关的是A项。

考点:地球自转的意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

31. 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八大行星中,B表示________,D表示________。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________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呈________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变为寒冷的“冰球” B.变为炽热的“火球” C.大气层将会消失     D.体积将会缩小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

【答案】(1)金星 火星 类地   (2)西 东 逆 近圆 共面   (3)A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小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八大行星的位置和运动特征,重点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八颗行星中,根据离太阳距离的远近依此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的顺序,可知判断B表示金星,D表示火星,按结构特征,它们都属于类地行星。

(2)按运动特征,八颗行星绕日公转有同向性,即都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动。另外,还具有共面性和近圆性。

(3)若地球在H行星的轨道上运行,则距离太阳远,获得太阳辐射的热量就少,所以地球上的气温就很低,地球将变成寒冷的“冰球”,大气层不会消失,地球体积也不会有明显变化。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了太阳系里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3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

3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一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

(1)此图所示的日期是    月    日。

(2)图中A点的时刻为     ,D点的昼长为     ,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        

(3)图中A、B、D三点中,太阳高度角等于00的是     

(4)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角速度的对比是             

(5)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答案】(1)12  22   (2)12时   12小时  4小时   (3)D   C   (4)D>A>C>B   相等   (5)A>D>B>C     C<D<A<B

【解析】(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时间为12月22日。

(2)图中A点地方时为12时;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C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10点,说明C点10点日出,昼长=(12-日出时间)×2,可算出昼长为4小时。

(3)白天太阳高度大于0,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夜间太阳高度小于0;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C点。

(4)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A、B、C、D四点的线速度为D>A>C>B;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都相等;A、B、C、D四点角速度相等。

(5)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A、B、C、D四点太阳高度由大到小为A、D、B、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A、B、C、D四点的昼长由长到短为B、A、D、C。



  本文标题: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322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322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