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

时间:2017-10-10 17:5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013年6月13日,中国“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在距地面约370千米的轨道成功对接后高速运行,右图为某摄影师抓拍到的“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  )

A. 金星、木星    B. 水星、金星

C. 火星、木星    D. 金星、火星

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  )

A. 温度相对较低

B. 会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信

C. 出现在太阳内部

D. 以18年为一个活动周期

 

下列左图为我国某地示意图,右侧小图为此地B、C两点间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3.图中等高线P的数值为(  )

A. 150    B. 200    C. 100    D. 300

4.下列关于该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王村大致位于A地的正北方

B. 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可能形成较大的聚落

C. C地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

D. E处修水位100米的水库,王村需要外迁

 

2015年12月15日,我国第32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正式出征,向南极腹地的昆仑站和格罗夫山进发。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5.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直线距离约为(  )

A. 820千米    B. 1 020千米

C. 1 220千米    D. 1 420千米

6.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A. 正圆    B. 椭圆

C. 直线段    D. 曲线段

7.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

A. 东南方    B. 东北方

C. 西南方    D. 西北方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8.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无法比较

9.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③区域海面距地心距离比①稍长

B.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

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 东北航向是②区域向③区域飞行的最近航线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均相距45°,虚线代表晨昏线,图中日期为7日,其余地区日期不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0.甲地时间为(  )

A. 9时    B. 12时

C. 21时    D. 15时

11.北京时间可能为(  )

A. 1月7日4时    B. 1月8日11时

C. 7月7日11时    D. 7月8日4时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2.该地纬度可能为(  )

A. 4°N    B. 22.5°N

C. 30°N    D. 45°N

13.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

A. 夜长最短的一天    B. 日出最晚的一天

C. 气温最高的月份    D. 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

 

下列甲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乙图为某次地震时,M、N、Q三地震台站测得不同的震中距,并以此为半径绘成大小不同的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甲                 乙

14.下列关于图中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W1和W2两者皆无法通过地幔

B. W2造成的破坏最大

C. W1和W2可以在任何物质中传播

D. 能通过地核的是W1

15.若M台站测得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则M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  )

A. 3 000 km    B. 3 500 km

C. 4 500 km    D. 4 000 km

16.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位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7.长江中下游平原比华北平原纬度低,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华北平原小。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有关(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18.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有专家称地球将会出现“全球变暖”与“全球变暗”现象,上述两种现象分别与图中的哪些环节有关(  )

A. ①②    B. ③②    C. ④①    D. ③④

 

下图为某区域某季节高空一等压面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9.据图判断,甲地此时近地面的风向最可能为(  )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

20.若用此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则此季节(  )

A. 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B. 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

C. 南极冰川融化速度快

D. 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

 

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21.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天气转晴    B. 气温剧烈下降

C. 连续性降水    D. 狂风

22.若该锋线两侧a、b、e三点的气压对比是a=b>e,则下列气压对比正确的是(  )

A. a    B. b>d

C. c=d    D. d>c

 

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冰晶。我国松花江沿岸能看到规模大、时间久的雾凇奇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23.根据图示信息,雾凇集中出现的河段位于(  )

A. 永吉至吉林段    B. 松花湖至吉林段

C. 松花湖沿岸河段    D. 蛟河至松花湖段

24.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是(  )

A. 3月~5月    B. 7月~9月

C. 10月~12月    D. 12月~次年2月

25.最有利于松花江雾凇形成的天气是(  )

A. 晴朗大风的白天    B. 晴朗微风的夜晚

C. 风雨交加的夜晚    D. 细雨蒙蒙的白天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与B点的距离约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带是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所属的纬度带为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_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

27.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给北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定位“宜居城市”。所谓“宜居城市”,就是要让人们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享受健康、便利、高品质的都市生活。1 800万是北京的宜居人口。

材料二 北京晨报2012年2月7日报道:今后新建公共建筑在设计和施工时,有望强制要求产权单位在屋顶、墙体实施配套绿化工程,向“空中”要绿地。

材料三 下图为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描述图中气温曲线的分布特点。

(2)结合图示资料,并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屋顶绿化对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意义。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28.下图为2014年某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图中丙地气压值的范围可能是________。

(2)说出甲、乙两地此时的风向,比较两地的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

(3)在图中A、B、C、D四条虚线处,可能形成锋面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分别说明这两个锋面的性质和雨区的位置。

(4)假如虚线C处代表的天气系统以50千米/时的速度向郑州方向移动,试描述郑州未来24小时的天气变化。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如下图所示)。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平均厚达2300米的大陆冰川,千姿百态的冰山、冰川与子夜太阳构成了格陵兰的奇景。水路和航空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只有在小块的沿海无冰区才有道路。

格陵兰岛是北极熊理想的家园。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豹为主。每年的3~5月,北极熊为了觅食辗转奔波于浮冰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严冬季节,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进入局部冬眠状态。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1)若计划在海上拍摄格陵兰子夜的太阳奇景,试为船上游客推荐最佳的拍摄日期、地点(在图中甲、乙、丙三地中选择),并说明理由。

(2)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格陵兰冰山融化速度惊人。推测格陵兰冰山大幅减少对北极熊的影响。

(3)气-冰-海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试分析格陵兰四周海区冰山大幅减少对气候的影响。


参考答案

 

1.B

2.A

【来源】【百强校】2017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天神组合体”穿过日面的场景是一种“凌日”现象,在地球上看,太阳系中能产生“凌日”现象的行星是轨道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行星,水星、金星,B对。位于地球轨道之外的行星没有凌日现象,A、C、D错。

2.照片中的其他黑点属于某种太阳活动,它一般温度较低,是太阳黑子活动,A对。影响地球无线电长波通讯的是耀斑活动,B错。出现在太阳外部大气,C错。以11年为一个活动周期,D错。

【考点定位】太阳系结构,地内行星,太阳活动及对地球影响。

 

3.C

4.A

【来源】2016届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3.据图中等高线的特征知,该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故P的数值为200米或者100米,排除A、D两项;再根据右侧小图B、C两点间地形剖面图可知,d为一处洼地,故可以判读P的数值为100米,C项正确,B项错误。故选C。

4.据图中的方向指向标可知,C地位于B地的正北方向,故王村大致位于A地的正北方,A项正确;B处位于山间的小盆地,故B项错误;C地位于山脊处,不容易出现泥石流灾害,故C项错误;王村的海拔介于200米—300米之间,故E处修水位100 m的水库,王村不受影响不用外迁,D项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等高线特征及应用

【方法总结】等高线数值的判读:等高线值的判读是以等高线为基础,综合题目信息对所求地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判读。1、根据流水的方向判定。水往低处流,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由高值流向低值。2、根据示坡线判定。示坡线也叫降坡线,是与等高线垂直相交的短线,总是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3、根据等高距判读。等高距全图一致,结合图中所提示的信息,如海平面、某等高线高度等,进行综合分析,推算出所求地高度。4、根据两地间的气温差判读。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约为0.6℃/100m),可计算出这两地间的相对高差。5、根据“高于高值、低于低值”判断。比如两条等高线之间,或闭合等高线的等高值相同,那么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小,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小;如果这两条线(或闭合线中间)比外圈的等高值大,那么之间的数值即大。6、根据公式法对相对高度的判读。(1)如果能从等高线图上直接读出所求甲乙两点间的海拔高度。则甲乙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为两点之差。(2)如过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为不确定值,可以根据公式计算。H高—H低<∆H<H高—H低+2d,其中H高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高值的高程,H低表示两点所夹等高线最低值的高程。

 

5.C

6.D

7.D

【来源】[中学联盟]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 作业

【解析】

5.从图中可以看出,昆仑站与中山站所在经度接近,所以它们的直线距离可以不考虑经度差异,只根据纬度差计算即可。纬度每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两站纬度相差约11度,所以可以算出约1220千米。

6.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站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不到全貌,也就是说只能看到一部分纬线,不会是圆,所以A、B错。地理表面是个球面,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从南侧、北侧都不可能看到一条直线。C错。

7.此图为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和泰山站相比,长城站距南极点较远,说明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偏北方向。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据此可知长城站位于偏西方向。因此,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方向。

【点睛】俯视图中判断两点的相对方位一般可依据如下步骤:①先判断出俯视图类型;②根据两地距极点的距离判断南北方向,距北极点越近越偏北,反之相反;③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位: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看两点之间的劣弧,在前的地点偏东。

 

8.B

9.B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安市二中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8.在经纬网图中。所跨的经纬度数相同,所在纬度越低,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三地都跨了20个经度和20个纬度,其中①②两地处在赤道和纬度20°之间,面积相等,而③地所处纬度较高,面积比其他两地小。

9.该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应用。由于地球是赤道略鼓,两级稍扁的椭球体,所以,③区域海面地心距离比①略短,A错误。①地位于南半球,经度范围在20°W与40°W之间,所以。③位于①区域的西北方向,B正确;③区域位于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C错误;②区域到③区域的最短走法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D错误。故答案选B项。

【考点定位】经纬网地图的判读。

【名师点睛】经纬网的应用

1.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纬度、经度)。

2.定“对称点”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⑴ 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A(40°N,20°W)与B(40°S,20°W)。

⑵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A(40°N,20°W)与C(40°N,160°E)。

⑶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线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A(40°N,20°W)与D(40°S,160°E)。

3.定“方向”

⑴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下图所示: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⑵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①如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东方。

②B、C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南方。

③C、A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原理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4.定“距离”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⑴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⑵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AC。

5.定“最短航向”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常见的大圆如下图所示: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⑴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下图中弧AB长即为AB两点间的最短距离,A在B的正南方。

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解析】

⑵若两点的经度差为180°,过这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距离经过极点。如上图中从B到C的最短航线经过北极点,从B到N是向正北方,从N到C是向正南方。

⑶出发地与目的地不在同一经线圈上,过两点的大圆不是与经线圈重合,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这个大圆的劣弧段长,分析方向变化要看劣弧的走向。如上图中EF之间的最短航线是弧EPF的长,从E到P是向西北方向,从P到F是向西南方向。

6.定“范围”

⑴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⑵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⑶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10.C

11.B

【来源】2014届甘肃省合作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0.由题干图中日期为7日,左右侧经线一个为180º,一个为0时所在经线,虚线代表晨昏线,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或18时,两经线均相距45º,故左侧为180º,右侧为0时所在经线。因此图示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甲地相差45º,相差3小时,故为7日21时。故选D。

11.由上题可知左侧为180º,图中为昏线与赤道交点为7日18时,相邻经线相差45º所以180º为15时。可算出北京时间为8日9时。故选B。

【考点定位】区时计算  日界线

【名师点睛】划分日期的界限一般有两条,一个为地方时0点所在经线,另一条为国际日期变更线(日界线)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180º经线南北延伸,180º经线理论上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叫日界线。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即知道西十二区日期,求东十二区日期时,要加上一天。结合东、西十二区的位置,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可以判断出西侧的日期。

 

12.B

13.A

【来源】2015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2.读图,根据图中正午影长一年 中有两次影长为0,判断一年有两次直射现象,应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即纬度在0°-23.5°之间,B对。

13.读图,影长最长时,应是正午太阳高度角小,是冬季。影长最短时,是直射,应是夏季,a位于两次直射之间,且影长短,应是夏至日。所以当地正值一年中夜长最短的一天,A对。日出最早,B错。气温不一定最高,C错。没有寒潮活动,D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昼夜长短变化,日出日落时间变化。

 

14.B

15.C

16.B

【来源】【百强校】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4.读图分析可知,传播同样的距离,W1用时长,说明其速度慢,应该为横波; W2用时短,说明其传播速度快,应该为纵波。地幔是固态,纵波横波都能通过,故A错误;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纵波可以通过液体和固体,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故C错误;纵波比横波破坏力大,故B正确;能通过地核的是W2,故D错误。故选B。

15.根据图甲可知,在5000km距离时,纵波和横波时距差为6分钟;结合选择项可知,4500 km最接近,故选C。

16.依据M、N、Q三地震台测得的震中距判断,此次地震震中应位于图乙三个圆的交汇处,即②点,故选B。

考点:地震波。

 

17.A

18.C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浙江省绍兴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7.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所以其原因主要是与图中的①大气的削弱作用有关,故A项正确。

18.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主要是地面辐射,大气受热过程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是大气逆辐射;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多阴雨天气,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起到保温作用,气温较高;而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较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弱,所以气温较低;所以四川盆地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的多,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强,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强;也就是与图中的④因素数值大有关,故C项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大气的削弱作用,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

【名师点睛】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

②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2、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下垫面因素(反射率)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名师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2.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3.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19.B

20.C

【来源】2016届安徽省濉溪县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9.读图,图中35 °S对应的高空等压面向下弯,说明高空为是低压,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态相反,此时近地面甲地是低压 ,进而判断近地面是高压。甲地位于高压的南部边缘,风从35°S吹向甲,根据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在结合方向可知甲地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选B项。

20.读图,图中35°S对应的高空是低压,说明近地面是高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此时当地夏季。南半球是夏季时,北半球是冬季,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A错。华北平原冬小麦正值冬眠,B错。南极是极昼时期,冰川融化速度快,C对。印度半岛盛行东北季风,D错。

【考点定位】热力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差异。

【名师点睛】等压面图的判读

气压是指从观测高度以上到大气上界的空气柱重量。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就是等压面。在等压面图中,可根据以下内容进行判读:

1、根据等压面的分布

(1)在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值越低。

(2)若海拔相同、冷热均匀,等压面与等高线重合且与地面平等(如图A)。

(3)若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向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如图B)。

(4)同一地区,高空和近地面气压高低相反,等压面凹凸方向相反。。

 

21.C

22.D

【来源】【百强校】2016届湖南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1.由题目中“锋线向西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可知该锋面降水区域位于锋线前面(降水总是发生在冷气团一侧,可以知道该锋面前面为冷气团)所以该锋面为暖锋,暖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回升,故选C。

22.由上题分析可知,该锋面为北半球暖锋,应当位于气旋的东部,C点更靠近低压中心。该锋面位于低压槽上,c点在低压中心附近,所以a>c,A错;该锋面位于低压槽上,b点在低压中心附近,所以d>b,B错;c点在低压中心附近,d点离低压中心最远,故d点气压最高,不可能与c点相等,C错;c点在低压中心附近,d点离低压中心最远,故d点气压最高,D对。故选D。

【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

【名师点睛】解答本类型试题需掌握以下知识:冷锋的特点:①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②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③冷锋坡度大。④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⑤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⑥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气旋的特点:①中心气压低于周围气压。②周围气流旋转向里辐合,北半球为逆时针,南半球为顺时针。③中心气流上升,多形成阴雨天气。风速大小判断: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气温变化判断: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风,气温降低;从低纬度吹向高纬度的风,气温升高。

 

23.B

24.D

25.B

【来源】2016广东省韶关高三二模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3.据图可知,松花湖至吉林段有水电站分布,说明该河段落差较大,河水不易结冰,且松花湖流出的江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晴朗的夜间,气温下降,大气中的水汽凝结附着在树枝上凝结成吴淞,故B项正确;其它河段河水被冰层覆盖,大气中的水汽含量较少,故A、C、D项错误。

24.据材料知,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3月~5月气温逐渐回暖,形成雾凇的气温条件较差,故A项错误;7月~9月,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不会出现雾凇天气,故B项错误;12月~次年2月,正值北半球的冬季,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松花江雾凇奇观集中出现的时间,故D项正确,C项错误。

25.雾凇是水汽遇冷凝结在枝叶上形成的的冰晶,雾凇形成需要气温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分;大风天气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A项错误;晴朗微风的夜晚有利于水汽的凝结且利于凝结在枝叶上,故B项正确;风雨交加的夜晚,不利于水汽凝结在枝叶上,故C项错误;细雨蒙蒙的白天,昼夜温差较小,气温条件不利于雾凇形成,故D项错误。

【考点】吴淞天气特点,水汽凝结条件

26.(1)(15°S,15°W)、南半球、东半球、1 110千米、低纬度 (5分)

(2)(60°S,170°E)、南半球、西半球 、275千米(或277.5千米) (4分)

(3)(70°N,180°)、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西北             (5分)

(4)东北、 东北

【来源】2011-2012学年山西大同市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AB两点所在图中,纬度数越向北越小,为南半球,经度数向东度数减小,为西经,在20°W以东,为东半球,地理位置A为(15°S,15°W),B为(25°S,15°W);AB在同一条经线上,纬度差为10°,因此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11km*10 =1110km,纬度0°-30°,属于低纬度。

(2)有图示可知,CD同在南半球,中心极点为南极,地球顺时针转动,图示经度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因此C点为(60°S,170°E),所以此地在南半球,经度在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CD同在60°纬线上,两地经度差为5°,则距离为111km*5*cos60°=275km.

(3)根据经度的分布规律,东京增大方向为东,则地球逆时针转动,为北半球,根据经度间隔为45°。推知,F为(70°N,180°),故在北半球,西半球,60°-90°为高纬,F点与E点的经度差小于180°,则顺着地球自转F点在E点的西边,F点比E点距离极点近,则在E的北边,所F点在E点的西北。

(4)A为(15°S,15°W),C(60°S,170°E),比较纬度A在C的北边,比较经度,A在c 的东边,故A在B的东北边。E点为(60°N, 45°W),与C相比在东北。

【考点定位】经纬网的综合判读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是经纬网的综合应用。地理坐标,既要判断经度,又要判断纬度,经度、纬度的判断关键在于经度纬度的分布规律:纬度数越向北越大为北纬,越向南越大为南纬;自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向西为西经;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0°W 、160°E是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范围,160°E向东到20°W为西半球,据此判断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0°-30°属于低纬;30°-60°属于中纬;60°-90°属于高纬。若两地同在一条经线上,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11km*纬度差

;若两地同在一条纬线上,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11km*纬度差*cos&(&表示改为度的纬度数);方向判断中: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东西方向判断有根据两点间的劣弧来判断。

27.(1)由市中心向郊外呈波浪式降低;植被覆盖率低的地方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温较低。

(2)略。

(3)等量的太阳辐射使覆盖植被的绿地比水泥面增温慢,温度低,地面辐射弱,被大气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少,气温较低;绿地吸收二氧化碳,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减弱,气温降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周围的热量,也起到降温作用。

(4)不合理。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

【来源】2016届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五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分析,总体趋势是自市中心向郊外递减,植被覆盖状况对气温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植被多的地方,气温较低,植被少的地方,气温较高。

(2)市中心作为“热岛”,大气膨胀上升,郊区大气收缩下称。高空风由市中心吹向郊区,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中心。

(3)绿色植物吸热增温较慢,它的蒸腾吸收热量,再加上它吸收CO2导致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量减少,从而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4)钢铁厂大气污染严重,除了需要考虑在城市中的方位外,应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圈以外,因搬迁到乙处,仍位于环流以内,会随郊区流向城市气流,污染城区的空气。

考点:热力环流。

28.(1)1 000~1 005 hPa或1 010~1 015 hPa

(2)甲地为东北风,乙地为西南风。乙地风力大于甲地,因为乙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3)C D C是冷锋,雨区在锋后(或在西北一侧);D是暖锋,雨区在锋前(或北侧)。

(4)阴天、雨雪,风力加大,由西南风转为西北风,之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来源】江西省上饶县二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三年级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 A卷

【解析】(1)丙外侧等值线的值可能为1 005 hPa或1 010 hPa,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即可得出结论。

(2)综合考虑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即可得出风向,风力的大小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图上表现为等压线的疏密。

(3)锋面形成于低压槽,北半球符合“左冷右暖”规律。A、B位于高压脊位置,不会形成锋面,C、D位于低压槽,会形成锋面,C是冷锋,雨区在锋后即西北一侧,D是暖锋,雨区在锋前,即为北侧部分。

(4) C为冷锋,描述天气变化时从气温、气压、大气运动和天气状况方面进行。

29.(1)时间:夏至日前后;地点:乙地。理由:①夏至日前后,子夜太阳高度最大;②乙地:海面上没有封冻和浮冰,船只航行方面安全   (2)冰山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向寒冷、高纬浮冰区迁移   (3)海洋受冰山覆盖,及其对太阳辐射强烈反射,海水温度低;冰山减少后,利于海洋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水温升高;海洋通过辐射、对流等环节把热量传给大气,致使大气气温升高;气候变暖,进一步使冰川消融;这样,大气-冰山-海洋之间形成正相关的能量转换,发生放大效应

【来源】【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地理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及气候的相关知识,结婚材料分析可知,格陵兰岛子夜的太阳奇景即北极圈内出现的极昼现象,应该在夏至日前后,子夜太阳高度最大,同时,该季节乙地海平面没有封冻和浮冰,便于航行。故时间为夏至日前后,地点是乙地。

(2)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影响。结合材料,影响可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北极熊数量的减少及生存地环境的恶化和转移等方面考虑。具体影响为:冰山减少,北极熊赖以生存捕食的海洋浮冰区消失;北极熊捕食困难,食物链中断,数量减少,濒临灭绝;向寒冷、高纬浮冰区迁移。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材料可知,冰川减少对气候的影响可从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及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反作用来考虑。具体为:海洋受冰山覆盖,及其对太阳辐射强烈反射,海水温度低;冰山减少后,利于海洋大量吸收太阳辐射,水温升高;海洋通过辐射、对流等环节把热量传给大气,致使大气气温升高;气候变暖,进一步使冰川消融;这样,大气-冰山-海洋之间形成正相关的能量转换,发生放大效应。



  本文标题: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7236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7236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江西省上饶县二中高三2017-2018学年上学期地理第一次月考仿真测试A卷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