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试题解析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试题解析 > 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2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答案及解析

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2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答案及解析

时间:2015-05-17 08:4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单项选择题
(2013·德州一中3月考)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1979年运河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2题。

1.元代诗人朱德润的诗中描绘德州漕运:“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毯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但后来德州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商人大量外迁
C.交通运输地位下降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
解析: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德州失去漕运功能,商业贸易随之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答案:C
2.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州空间形态呈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城的唯一发展轴
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D.京沪高速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
解析: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共同构成的;铁路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起到重要作用。
答案:D
读“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区域示意图”,回答3~4题。

3.对图示地区乡村聚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
(1)受河流影响,村落呈带状分布 
(2)受地形影响,村落分布稀疏 
(3)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①到② 
(4)村落形态演变过程是由③到④
A.(1)(2)   B.(2)(3) 
C.(3)(4)   D.(1)(4)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村落密集。初期,受河流影响,村落沿河呈带状分布;后来由于公路的修建,村落扩散方向趋向公路、沿公路延伸。
答案:D
4.乡村之间剩余产品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集市。由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最早的集市出现在开阔的a地
B.新集市出现在d处
C.a、b、c、d皆形成集市
D.集市由c转移到b
解析:初期,联系村落的渡口成为集市;后期,集市转移到交通更加方便联系村落的b处。
答案:D
读“中国物流企业分布图(如图)”,回答5~6题。

5.关于中国物流企业的总部分布格局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多于南方
B.所有省会城市都有物流企业总部
C.沿海港口城市的企业总部多
D.总部的区位由高层级的城市向低层级的城市演变
解析:根据图示分布可以看出,沿海港口城市的物流企业总部较多;南方多于北方;并不是所有省会城市都有物流企业总部;物流企业总部主要分布在沿海高层级的城市。
答案:C
6.北京和上海的总部数量多,规模相当,其共同原因是(  )
A.金融、商业、交通枢纽中心,通讯条件便利,物流市场庞大
B.港口贸易量大,国内外货物贸易量大
C.我国经济和政治中心,便于政府部门联系,了解物流政策
D.服务业部门支持数量少
解析:北京和上海的经济、金融发达,交通和通讯便利,消费市场大,物流市场庞大。
答案:A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从图中的等高线可以判读出①地等高线密集,为山地,交通运输不便,人口稀少,商业网点的密度小。
答案:A
8.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
①地形     ②地租 
③市场     ④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交通干线的交叉路口,交通便捷;同时地处城区外缘,土地价格低。
答案:C
(2013·东北四校高三一模)地铁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哈尔滨地铁有5条线和2条支钱,总里程143千米。1号线一期工程于2012年年底通车。读图完成9~11题。

9.关于哈尔滨地铁建成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善了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
B.加重了哈尔滨市区内交通环境污染问题
C.将减少哈尔滨现有的私家车数量,解决交通拥堵现象
D.带动沿线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
解析:城市地铁的开通,利于城市市内交通,由于沿线交通便利,将会带动沿线地区的房地产价格上涨;同时利于缓解市内交通拥堵现象,从而减轻市区内的交通环境污染,但不会完全解决城市拥堵,也不会减少城市现有的私家车数量。
答案:D
10.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优先考虑的图是(  )
①城市地下排水管道分布图   ②城市道路分布图 
③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   ④城市行政区划图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城市地铁的修建要考虑城市道路分布,以及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因为商业网点是人口集中地,交通压力较大。
答案:C
11.关于哈尔滨地铁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哈尔滨东南部地铁线路稀疏是因为地形复杂
B.首选建设1号线主要是因为它经过城市中心地区,客流量大
C.3号地铁环线不能缓解博物馆地区交通拥堵状况
D.换乘站应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站点相距较远,避免交通拥堵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1号线路贯穿哈尔滨市中心区,该线路的修建能很好地缓解市中心区的交通压力,所以应优先修建。地铁修建成本高昂,应修建在交通压力较大的区域,图中显示东南部地铁线路稀疏,说明客流量较少;3号地铁环线连接1、4、2、5号线,能有效缓解博物馆地区交通拥堵状况;换乘站应尽量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站点接近,以利于乘客出行。
答案:B
(2013·福建才溪中学)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读图回答12~13题。

12.出行期望量(  )
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
B.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性
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性
D.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性
解析:此题组中通过新概念,考查分析有关资料及图并进行地理信息提取,从而简明推导地理基本规律。依据出行期望线的宽度值和城市聚落规模的关系并结合图甲可知出行期望量与聚落规模呈正相关性。
答案:B 
13.下列指标是实际交通线建设直接依据的是(  )
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   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
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   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
解析:对比甲乙两图可看出出行期望量大小与实际建设的交通线布局有高度相关性。
答案:D
(2013·南宁二模)客流强度用来反映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下图为安徽省内各市每日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及客流比例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下列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最可能是(  )
A.六安市   B.黄山市 
C.马鞍山市     D.宣城市
解析:四个备选项中,马鞍山市的客流强度最高,依据客流强度与城市规模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可知,马鞍山市城市规模最大。
答案:C
15.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
A.黄山市发往合肥的客流强度和发往合肥的客流量占该城市出发客流总量比例均较小
B.皖北地区人口数量少,经济发展水平高
C.六安市距离合肥市较远,两城市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高
D.合肥市位于皖中地区
解析:图中信息显示,皖中三个城市客流强度不是最高,则说明这几个城市规模不是最大;但发往合肥的客流量占该城市出发客流总量比例是三个地区城市中最高的,说明这几个城市距离合肥较近,则合肥市位于皖中地区。
答案:D
二、综合题
16.(2013·河北衡水中学一模)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 2012年5月23日,中国网报道:北京地铁将向河北延伸,“首都图”概念加速实现。乙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

(1)据图甲中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据图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主要在北京东部和南部的原因。
(3)北京地铁向河北延伸的意义有哪些?
解析:(1)工业发展的条件包括资源、交通、科技、劳动力、市场等。(2)地形因素影响交通建设,同时影响区域联系。(3)交通线的修建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答案:(1)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科技较发达;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距离日本、韩国经济发达区近。
(2)北部为燕山,西部为西山,东部和南部地形较平坦。
(3)加快发展都市圈、城市群;解决北京与周边城市之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推动京冀合作步入统一规划、统筹协调、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17.(2013·漳州一中月考二)20世纪80年代前,住在大连南关岭的人世代为农。由于这里矿产丰富,他们除了种地外,有的还开采矿石。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开发区很近,不少本地人办起了企业。80年代后,随着大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该区到1983年城镇户口占有率已达到了97%,工业企业众多。2013年3月31日竣工的大连地铁南关岭站作为大连轨道交通重要的中转枢纽之一,乘客在火车站内便可以换乘地铁。读“大连地铁线路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关岭地区80年代后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简述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租金水平的变化。
(3)分析南关岭的土地在地铁通车前、后利用方式的变化。
(4)大连地铁建设对城市化、城市空间形态和商业布局有什么影响?
解析:由材料可知,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交通通达度大为提高,使得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大幅度提高。在通车前以工业用地为主,而通车后,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住宅用地为主,进而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商业网点在南关岭大幅增加、发展,促使其商业做强。
答案:(1)特殊的地理位置,距离港口、沈大高速公路和大连开发区近。
(2)南关岭地铁通车后,其各类土地利用租金水平将均有大幅提高。
(3)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决定土地的用途。南关岭地区通车前,其土地利用方式为工业用地和住宅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主;通车后,南关岭的土地利用方式为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主。
(4)随着交通的发展,将加快大连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增加人口和城区规模,提高全市的城市化水平;伴随着周边各区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由集中发展转变为分散发展;商业网点向周边各区增加、发展,也促进市内商业做大、做强。(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标题: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2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答案及解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jiexi/6556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jiexi/65562.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2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答案及解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26--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答案及解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