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教学方法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教学方法 >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

《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

时间:2013-09-17 13:2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五、说教学程序

1.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新课开课前,我用电影《红河谷》里的片段进行引入。内容是: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两个勘探地形的英国人,搜查出来的就是等高线地形图,但是他们说谎说是捉蝴蝶的,藏族人真的相信他们画的是一只只蝴蝶。收留了这两个人在族里,而且还和他们成为了朋友。但这几张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英国的军队。我相信讲到这里的时候,同学们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到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课。

2.新课学习

新授课内容分成四部分,首先学习海拔和相对高度,接着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再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最后是学习地形剖面图。

学生首先自学概念,并观察、分析地图。为了防止学生盲目看书,我首先提出问题,对重要语句、关键字词要认真领会,例如强调海拔的参照物是海平面。对于在自学中困难较大的学生,我会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接下来学习等高线地形图,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时间分配约二十五分钟左右,可以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首先,用课件展示等高线示意图及模型,理解概念。接着课件演示绘制过程,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问题: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如何判断海拔的高低?过渡到等高线地形图。通过课件演示等高线形态示意图,和学生按小组制作成山顶、山脊、鞍部、山谷、陡崖地形模型,自己总结各种地形的等高线地形特点。主要是想通过感知和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学生观察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学生观察分析有困难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再结合用手来形象演示突破重点。

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左手,手背向上平扣在桌面上。用笔在手背上画等高线,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凹陷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在指头缝之间用粗的墨水描蓝了,表示水顺着山谷流下了。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把手伸开就是平面的等高线图。握住拳头就是立体的地形。这样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就可以一目了然了。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接着展示山体模型,指认不同部位的地形。再展示一张复杂的地形图,判读地形。指图要准确到位,问题要精妙,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以此来突破难点。

接下来学习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参照教材的图1.42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在等高线图之间绘出不同的颜色,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感知体会,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然后说出图中各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海拔,并且总结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着色有什么规律?

最后引出地形剖面图。学生自己得出地形剖面图能直观的表示某条线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结论。然后通过学生切割地形剖面图,观察剖面,阅读教科书图1.4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最后通过同桌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3.课堂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再由我补充,给他们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内容。

4.练习

以读图题为主,以填充和绘制为辅,当堂完成,目的是检测、反馈和强化。

5.板书

本课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没有在黑板上演示板书。


  本文标题:《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fangfa/5184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fangfa/5184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形图的判读》说课稿(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