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11)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11)

时间:2012-10-27 05:1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n=0.4+0.3×2n-2“天文单位”的,称之为规则卫星;不符合以上特征的,称之为不规则卫星。卫星绕行星运转的方向与行星绕日运转的方向一致的,称为顺行卫星(其轨道面和行星轨道面的交角小于90°);反之,则称为逆行卫星。卫星也自转。卫星自转周期与其绕转的行星转动周期相同的,属同步卫星(如:木卫一至木卫四,火卫一和火卫二,海卫一等)。除天然卫星外,目前还有人造卫星。
156月球 古称“太阴”。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与地球平均距离384400公里。本身不发光,但反射太阳光。月球直径3476公里,为地球的1/4,质量为地球的1/81,体积为体积1/49,密度为水的3.3倍(比地球小),重力为地球的1/6。月球的自转周期和绕地球公转周期一样,都是27.3日。所以,月球总是以正面对着地球,而背面永远不能被人直接看到。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没有水,也没有各种天气的变化,月面上昼夜温差很大,白天温度可达127°,夜晚可达-183°。月球正面的明亮部分,是月面上的山脉、高原;黑暗部分是广阔的平原和低地,曾被人误认为海,取名为“风暴洋”、“静海”、“雨海”等。另外,月球表面还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坑穴——环形山。
157环形山 月球等星体表面上最突出的一种地形结构。四周高如山,成环状,中间坑穴的平地上也常有小山。月球正面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有33000多个。这些环形山中最大的克拉维环形山直径为236公里左右。环形山大多是宇宙物体冲击月面,或是月球上的火山活动造成的。
158月面辐射纹 从月球上一些环形山向四周辐射出的长而宽的条纹。这些辐射纹在越过山系和环形山时,它们的方向和宽度不发生改变。辐射纹可能是古代环形山发生大规模爆发的残迹。爆发时喷射出的物质落到月面成粉末状的东西,受到阳光照射而形成光亮的条纹。以第谷和哥白尼两座环形山延伸出去的辐射纹最为明显,长约3000公里以上。
159月“海” 天文学中的“海”与地球上的海概念不同,月球上的“海”是指月球表面比较平坦的部分。月“海”中没有水。它在月面上由于颜色较暗,因此被人们误认为是海洋。这些“海”被人们取名为“风暴洋”、“雨海”、“静海”等。月“海”是月球早期火山爆发,喷出大量岩浆所形成的熔岩平原。
月岩 月球表面或其下部散布着粗糙的岩石,称为月岩。月岩绝大多数属于火成岩类,是由月球内部熔浆冷凝后形成的。“阿波罗”11号登月所采岩样经过分析,发现在月岩中有近60种矿物,其中有6种矿物在地球上还没有发现过。月岩中含有地球上存在的全部化学元素,并有多种有机物。根据月岩测定,月球的年龄同地球一样,也是约46亿年。
白道 月球绕地球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叫白道。它是天球上的一个大圆。也是月球中心在天球上运行的视轨道。白道与黄道之间的交角叫做黄白交角,平均值约为5°9′。因此,我们见到月球总是在黄道附近的星座中徘徊。正因为有黄白交角的存在,所以并不是每个望日都会发生月食,而只有当月球运行到黄白交点附近时,才可能发生月食。
黄白交角 见“白道”。
月相 月球圆缺(盈亏)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的光;二是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还随地球绕日运转,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月相。月相随月球与太阳之间的黄经差为0°、90°、180°、270°而相应变化出现新月(朔)、上弦、满月(望)、下弦等周期性的更迭现象,月相更迭的平均周期为29.53日,即一个朔望月。我国农历日期基本符合月相变化。
朔 月球与太阳相合时,即两者黄经差为0°时称之为朔。朔时出现的月相为新月。在我国农历中,朔为每月的初一。
新月 月球与太阳相合时,即两者黄经差为0°时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大体成为一条直线,月球暗黑的一面正对地球。故在地球上看,月球的圆面全部呈暗黑,肉眼难以观察到。农历每月初一,新月大体上与太阳同升、同没。
蛾眉月 农历每月初三、初四,月球的圆面只有一小部分是明亮的,形状呈蛾眉状,称之为蛾眉月。黄昏时出现在西方天空,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朝向西方。
上弦月 月球与太阳呈上方照时,即月球与太阳的黄经差为90°时的月相。在地球上看,月球的光亮部分和黑暗部分大致相等,其分界线大体成一直线,呈弓弦状,故名。农历每月初八、初九日出现。一般于中午东升,黄昏时位于中天,夜半西斜。上弦月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朝向西方。
凸月 满月前后的月相。月球圆面上绝大部分是明亮的,故称凸月。满月以前(即农历每月十二、十三日)的凸月称为“渐盈凸月”,明亮部分朝向西方。一般在日没以前东升,次日日出以前西没;满月以后(即农历每月十七、十八日)的凸月称为“渐亏凸月”,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一般在日没以后东升,次日日出以后西没。凸月主要出现在夜间,它的明亮部分愈大,出现在夜间的时间也愈长。
望 月球与太阳相冲时,即两者黄经差为180°时称为望。望时出现的月相为满月。望发生在农历每月的十五、十六、十七三天中的任一天,但以十五、十六居多。
满月 月球与太阳相冲时,即两者黄经差为180°时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的同一侧,大体成一直线,月球明亮的一面正对地球。故在地球上看,月球圆面全部明亮。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满月大体上在日没时从东方升起,半夜时位于中天,次日日出时在西方没落,因而通霄可见,十分明亮。
下弦月 月球与太阳呈下方照时,即月球与太阳的黄经差为270°时的月相。在地球上看,月球的明亮部分和黑暗部分大略相等,其分界线大体成一直线,呈弓弦状,故名。下弦月于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日出现。一般于夜半东升,清晨时位于中天,中午西没。下弦月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与上弦月正好相反)。
残月 农历每月月尾(廿七、廿八)的蛾眉月称为残月。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西不远处,在日出以前东升。因此,在清晨的东方天空可见。残月的圆面只有小部分是明亮的,月球的明亮部分朝向东方(与蛾眉月的亮部正好相反)。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11)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3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3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11)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天文(11)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