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灾害

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灾害

时间:2015-11-28 17:04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我国是旱涝灾害较多的国家,黄淮海平原尤为突出。以鲁西北地区为例,据史料分析,鲁西北地区自13世纪末以来的700年间,共出现大小旱年350年,大小涝年166年(不包括黄河决口造成的100余次洪灾)。从1951年到1991年这40年中,鲁西北地区共有旱年20年,涝年11年。旱灾是一种累积性的渐变灾害,一般由两个以上季节性干旱或季节性连旱组成;涝灾主要由暴雨引起,带有突发性,因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更为严重。

  降水季节分配不匀和年际变化大,是致灾的主要原因,地形条件和水利设施则是成灾大小的决定因素。鲁西北地区6~8月降水约占全年雨量的70%,而3~5月降水只占全年的13%左右,因而易造成春旱夏涝。暴雨强度大和次数多是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而干旱年往往全年无暴雨出现。农作物因降水量不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水分的最低需求,就会出现减产。据分析,正常降水年,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长期的降水量基本能满足需要;棉花生长期的降水量能满足需要量的65%~74%;而小麦生长期缺水严重,是受干旱威胁最大的作物,也是补充灌溉的重点作物。

  为了解决农业生产的干旱问题,我们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并有相应的减轻作物生理干旱和保蓄土壤水分的技术措施,做到天旱地不旱,将旱情损失逐渐减轻,粮食产量不断提高。

  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盐碱地是在气候、地形、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土壤中的盐分来源于岩石矿物风化,在随水运动的过程中,使土壤母质及地下水中都含有一定盐分。当水盐汇集于土体即产生积盐,水盐从土体中排出则发生脱盐。盐碱地的形成是土体积盐与脱盐相互作用的结果。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分布面积较广,在冲积平原上,盐碱地多呈斑块状分布,土壤盐分含量稍低,但表聚性强,干湿季节变化明显,盐分组成比较复杂,除氯化物、硫酸盐以外,局部还含有苏打。在滨海平原上的盐碱地,分布集中而连片,土壤含盐量较高,且表土与底土含盐量相差不大,盐分组成以氯化物为主。


  本文标题: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灾害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215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2154.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灾害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黄淮海平原的旱涝灾害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