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北京旧城区格局的形成

北京旧城区格局的形成

时间:2010-01-28 23:5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当代游客们所能见到的北京旧城,基本沿袭着明朝北京城的格局;而明朝北京城的格局则是承袭了元大都城的格局。

(1)元大都城的格局

  元大都城呈长方形,总面积达50多平方千米。实测周长28600米,南北长7400米,东西长6650米。北城墙在今安定门外土城一带;南城墙在今东西长安街南侧;东西两侧在今东西二环路上。全城开有11个城门,现在的朝阳门和阜成门就是元大都城的东门和西门。元大都城的中心是经实测后确定的,并于实地建了一座中心阁。中心阁的位置是在今北京城内鼓楼以北。全城规划的中轴线,则南起丽正门,穿过皇城的棂星门,宫城的崇天门和厚载门,经万宁桥(又称海子桥,桥下即为通惠河的澄清闸,即今地安门桥),直达中心阁。在这全城格局的核心地带筑有皇城,中轴线上安排着皇城中最主要的宫殿。

  元大都城的格局准确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基本原则。左祖,也即太庙的位置是在皇城之东,今朝内大街以北;右社,也即社稷坛,建于今阜内大街以北。元大都城的整个皇城即为前朝;皇城坐北朝南,其“后市”商业区就在钟鼓楼什刹海一带。

  元大都城的主要街道呈南北向,与东西干道共同构成了五十个坊。坊内的住宅坐北朝南,用于通行的胡同和小街则沿着南北大街的东西两侧平行展开。相对的城门之间均有宽敞平直的大道。纵横交叉的街道宽窄有明确的规定:胡同六步阔,小街十二步阔,大街二十四步阔。

(2)明朝北京城的格局

  明朝北京城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其面积为62平方千米。北京城沿元大都城的北城墙向内缩进了2.5千米,到了安定门和德胜门一带,又将南城向南推进到前门一带。九门城楼修建完成以后,分别改定以前的名称为: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朝阳门和阜成门等,这些名称沿用至今,其涵盖的范围也即旧日所说的北京内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又在北京城的南面修筑外城,使得北京城变成了“凸”字的形状。

  明朝拆毁了元大都城的皇宫“以杀王气”,另行建造了皇宫紫禁城。由于此时北京城的范围相比元大都城有所变化,全城格局的中心亦相应地南移。外城的正南门──永定门,就成了北京城中轴线的新起点。中轴线仍然是用于设计北京都城格局的依据,紫禁城内象征皇权的前后六大殿也都在这条中轴线上。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两个基本点依然保持为都城格局的要点。皇宫左边建了太庙,即今劳动人民文化宫;皇宫的右边建造了社稷坛,即今中山公园。同时,又把皇城的南、北、东三面的城墙略微外移,使得太庙、社稷坛以及新开凿在太液池南端的湖泊,均纳入皇城的自然风光之中。在正南方的郊外对称兴建了东西两组建筑群,即皇帝祭天的天坛和祭山川之神的山川坛(后改称先农坛);在城东、西、北分别建了日、月、地坛。

  明朝北京城计有36坊,其中,内城有28坊,外城8坊。坊内外棋盘式的道路网络仍是北京城交通体系的整体格局,仅有个别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局限或历史发展的要求形成一些斜街。

  明朝北京城对于元大都城的继承与改建,终于将北京城建设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突出的都城范例。

(3)今日北京的格局

  今日北京老城区的格局基本沿袭了明朝北京城的格局。由于其“中轴对称,平缓开阔,轮廓丰富,节律有序”的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规划建设精华,1999年3月首都规划委员会划定了北京的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和控制范围,重点保护位于北京明清古城的地安门内大街、南北街、什刹海、国子监等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这些街区几乎囊括了北京旧城区全部精华。北京市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物,使得北京旧城格局的经典模式得以留存。


  本文标题:北京旧城区格局的形成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167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167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北京旧城区格局的形成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北京旧城区格局的形成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