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初中作文
当前位置: > 作文大全 > 初中作文 > 西塘初柳颜色新作文

西塘初柳颜色新作文

时间:2014-10-29 20:2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春天里,还有比西塘的初柳更稚嫩的容颜吗?我想,是没有的。

  三月下旬,春光明丽,难得一见艳阳天,刚进西塘口,一眼就不禁为水桥边一整排微风轻扬的柳树“低眉细语”起来,好新好鲜的叶片啊!刚满四岁的娃儿似的,如果你一直盯着瞧,或是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她们一定会“哇”一声被吓哭的。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宋朝大词人辛弃疾四十三岁罢官以后,在带湖盖了一座新宅,题为“稼轩”,新居落成时,写的《沁园春》就出现这两句,既有“小舟”,当然是因为带湖,湖边栽植柳树,可以想象,风来扶柳,烟水迷蒙,在湖边泛舟钓鱼,该是多美的景色。

  辛弃疾又说了:他喜欢带湖的景色,因为放眼远眺,就像打开了一面碧绿碧绿的镜子,清澈的湖水,亮晶晶的,真美,“千丈翠奁开”,不过,“东岸绿荫少,杨柳更须栽。”少了遮阳蔽日的柳树,光洁的湖岸,不就少了些许浪漫情调?所以,最好还是种柳。

  遍读“辛词”,也算“柳意成林”了。譬如:“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薄暮时分,归巢的寒鸦,让人惆怅,柳树池塘边却漾起了温润的新绿;“柳边飞鞚,露湿征衣重”——骑着快马,拂柳疾驰,枝上的露水,沾湿了军服;“桃花渡,烟柳暗南浦”——在送别的渡口边,晚春时节的绿柳都成荫了。

  这是多雅的柳词,又蕴含了词人多少“意在言外”的感慨和情韵?

  不过我倒很想问问“辛大人”,您,一定欣赏过杭州西湖沿岸的柳林吧?泛舟湖面,情语缠绵;晚风摇曳,月上柳梢头,那才真叫迷人啊。西湖是杨柳织就的长城,沿着苏堤、白堤,一路飘扬着绿衣仙子的长发,年岁不拘,还真难分辨那清灵的容颜是老还是少。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宋朝的多情才子柳永咏柳,自己也化做柳仙了。到杭州闲游,总要往西湖散步一圈,否则,总会让人若有所失的。

  “辛老”,您曾领教过北京玉渊坛冬阳里的“狂柳”吗?有一年初冬,与朋友相约晨走,踏上玉渊坛公园一座石拱桥,拱桥两旁栽种的群柳,浓稠健硕,个个仪形器宇真丈夫,北方朔风猛烈,排山倒海一阵风吹过,壮柳群怒发奔飞,倾倒一面,气势之张狂,好不惊人,比起西湖婀娜的古典工笔“仕女柳”,还真像唐人小说里的一群“虬髯客”呢!

  不过,更令其他“柳容”相顾失色的,应是他乡异域——我心向往的西方学术圣殿——英国剑桥大学城的剑河了,在剑河撑篙戏波,迎面而来的柳树群,高大密实,深重如迭瀑,浓绿的柳色,一如油画家笔下的云层,已到气势惊人的境地!那西塘柔弱如丝的柳儿,曾几何时,继蜕变为西湖温柔细致的绿柳,突变为虬髯客之后,竟又化身为“五雷轰顶”的泰山了?这是异乡的混血儿?还是原生正宗欧州血统的“大柳怪”?我不禁喃喃自语:你……你……你们,好像《聊斋志异》《聂小倩》里的树妖姥姥喔!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豪”辛弃疾若来趟英伦之旅,抬头望向这剑桥的巨柳群,会不会以手“推柳”,曰:“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初中作文:西塘初柳颜色新(1)
    欢迎你对西塘初柳颜色新作文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西塘初柳颜色新作文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