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自然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自然地理 > 华中地区区域内部差异

华中地区区域内部差异

时间:2011-01-29 14:4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区域内部差异

华中地区经、纬度的跨度较大,地貌结构又十分复杂,故区域内部差异很大。为了更好地认识这种差异,以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国土开发,发挥地区优势,必须在区域内部进行次一级的自然区划。按照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地带分异规律,参照土地类型组合特点及生态经济结构与功能的相对一致性与差异性,将全区划分为六个副区:秦巴山地与淮阳丘陵副区,云贵高原副区,江南山地丘陵副区,四川盆地副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副区和浙闽山地丘陵副区。

一、秦巴山地与淮阳丘陵

(一)区域特征

1.过渡性的自然景观与南北兼备的农业自然资源:本副区土地面积约27.4万平方千米,自然景观是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景观,具有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的显著的过渡性特征。作为华中地区与华北地区之间分界线的秦岭就充分反映这种南北过渡性;北坡暖温带山地垂直景观带谱明显,南坡则为北亚热带山地垂直景观带谱。

农业栽培植物亦显示了南北的过渡性,既有南方的油茶、油桐、生漆、柑桔、桑、茶等亚热带占优势的经济作物,也有核桃、板栗、柿、梨、柞等北方暖温带占优势的植物。所以本区是南北植物资源相互交错的地带,经济植物种类丰富。特别是秦巴山地,药用、纤维、油料、淀粉植物即达1000多种;野生动物也很丰富,著名的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灵猫、猞猁、麝、鹿、豹、盘羊、岩羊、苏门羚、锦鸡、环颈雉、长尾雉、朱鹳等。大熊猫、金丝猴分布于秦岭山地的宁陕、佛坪、太白、洋县及周至等县海拔1200—2100米的山区;羚牛分布于太白、佛坪、宁陕、洋县、周至、城固、留坝、略阳、凤县、眉县、户县、镇安、柞水、商县、兰田等县海拔1400—2100米的山区。

但是,由于受过渡性气候的制约,无论是亚热带植物资源还是暖温带植物资源,单种的数量上均形不成地区性的优势,如在亚热带经济林中,除生漆因性喜偏寒,本区成为全国主要产地之外,其余的林种,如乌柏、油桐、油茶、杜仲以及竹类、马尾松、杉木等亚热带速生树种,发展的条件都远不如南方典型的中亚热带地区。

2.具有一定优势的矿产资源:

(1)石油和化工原料矿产:主要有天然碱、石油和天然气、岩盐、石膏、磷矿等。天然碱、岩盐和石膏主要分布于豫南的桐柏县。天然碱与岩盐共生、集中分布于桐柏县的吴城和安棚。天然碱品位达36—41%,占全国该矿探明总储量的77%;岩盐品位亦达42—45%,分布范围更广,除桐柏以外,湖北的安陆、孝感、枣阳等县均有分布,其中兴隆盐矿规模最大,储量近亿吨,以芒硝为主,硫酸钠含量一般达15—18%,最高可达47.8%,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石膏也主要分布于桐柏的安棚,储量达8000多万吨,品位45—78%,但以泥石膏为主,只有少量纤维状石膏,质量较次。本区石油属高腊低硫,主要分布于南阳盆地。

磷矿石主要分布于钟祥、宜昌、兴山、远安、保康、神农架等地,是湖北省磷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建材原料矿产:主要有珍珠岩、澎润土、沸石与含碱玻璃原料,优质花岗岩和大理岩等。珍珠岩、澎润土、沸石与含碱玻璃原料均为共生矿床,集中分布在豫南的信阳与罗山交界的上天梯矿区,珍珠岩保有储量占全国第二位,澎润土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三位,沸石和含碱玻璃原料保有储量分别达2500和3700多万吨,亦位居全国前列。花岗岩和大理岩在全区分布很广,质量亦佳。此外南阳盆地渐川的兰石棉矿亦颇有名。

3.金属与贵金属矿产:本区是全国著名的金属矿带之一。有色金属的钼、汞、铝,贵金属的金、银等都有相当优势。河南巩县、许昌一带的铝土矿,已成为全国三大铝工业基地之一。东秦岭是全国著名钼矿带之一,华山南侧的金堆城,洛阳地区的栾川以及南阳盆地的镇平,汞的储量在全国均占有一定地位,尤其是金堆城,汞的储量即近百万吨,是全国屈指可数的伴生铼、硒大型钼矿床之一。金矿在本区分布比较普遍,如陕南的太白、眉县、安康、勉县、略阳、宁强、豫西洛阳地区的灵宝,南阳盆地的桐柏等地均有分布,但以洛阳地区的灵宝和嵩县最为集中,已成为我国重要黄金产地之一。银矿一般与黄金或其它金属伴生。如灵宝、桐柏、湖北竹山以及陕南柞水的银矿均系与黄金伴生,而湖北兴山银矿,则系银钒伴生。

(二)区域开发方向

山地地区资源的多样性,决定着本区资源开发必须走综合开发的道路;本区是长江、淮河与黄河三大流域的分水岭,在生态上负有保护三大流域中下游广大平原地区生态环境的屏障作用,因此本区资源开发应以林为主,农、林、牧、副、渔、工、贸综合经营,全面发展。区域开发与整治的重点是:

1.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首先要充分利用和切实保护耕地资源发展粮食生产。本区虽属山区,但耕地仍占有较大的比率。如陕南秦巴山地耕地所占比重仍达10%,淮阳山地达23%,南阳盆地以及汉水上游的汉中盆地、安康盆地等也是区内农业生产基地,今后在区域开发中仍要充分利用、保护和建设好这些耕地,稳定耕地面积,改土括水,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努力发展粮食生产,保证山区粮食自给,并力争能提供一定的商品粮。其它棉、麻、油等经济作物也要大力发展。

要加强园地建设。园地是丘陵山区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特点之一,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经营项目,要充分利用过渡地带性适宜性宽、南北经济植物兼备的特点,积极发展茶、桑、果等园艺经济植物,选择适当的土地类型,适地适种,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格式,进行集约经营,形成适度规模的生产基地。亚热带产品市场应指向北方,暖温带产品市场应指向南方。抗寒性较差的品种(如柑桔)在秦巴山地河谷盆地地区可以多集中,比较耐寒性的品种在淮阳山地可以多发展。淮阳山地,茶、桑生产已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已生产出一些名优产品,如信阳的毛尖,六安的瓜片,舒城的绿茶以及伏牛山区泌阳、确山等地的柞蚕,都很有发展前途。大别山区的桑蚕亦有一定的基础。

2.大力发展林业,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在历史上本区曾是一个林木茂密的山区,由于长期的滥垦滥伐,森林资源锐减,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桐柏-大别山地为29%,秦巴山地亦仅为35%,而且大部分已沦为疏林和灌木林,林材蓄积量和森林系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大幅度下降。地面失去森林植被的保护,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措施(秦巴山地80%的耕地均为坡耕地),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仅桐柏-大别山区中度以上的水土流失面积即占该山区土地总面积的22%,汉江上游以及嘉陵江上游的白龙江流域,亦为严重的水土流失区域。所以大力发展林业,迅速恢复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整治的紧迫任务。

目前土地结构中尚未利用的荒山荒地数量很大,秦巴山地宜林荒山占土地总面积的52%,桐柏-大别山区占42%,林业发展的潜力很大。近期的重点应在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森林的覆盖率,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兼顾用材林、经济林和一定比率的薪炭林,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

以栎林为主的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是本区生态系统最稳定的地带性植被,也是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效果最佳的保护系统,林材的经济价值也很高。马尾松、杉木和楠竹(毛竹)是亚热带地带性的速生林种,经济利用很广,可以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办法进行人工造林,建成适度规模的速生林生产基地。许多经济林种,如油桐、油茶、乌柏、生漆、杜仲、板栗等,除油桐和部分油茶大体具有园地经营性质外,其它均处于散生状态,在营林过程中要加以保护,根据市场需要加以发展。特别是生漆是本区具有优势的亚热带经济树种,更应加以保护和发展。其它为量很多的林下经济植物,如药材、纤维植物、淀粉植物等,一般生长快,经济效益高,在营林过程中要妥善地加以开发和利用。

在发展林业基础上,野生动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就有了基础。要继续建设和完善扩大熊猫、金丝猴和羚牛等珍贵动物为中心的自然保护区。

3.充分利用水资源:新中国建国以来,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在淮河、汉江和嘉陵江的河流上游,修建了一系列水库,如汉江上游的丹江水库、石泉水库,淮河上游的南湾、梅山水库等,都座落在本区,所以本亚区水面较大,特别在桐柏-大别山区,水域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8%,水资源比较丰富,要充分加以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兼顾灌溉,航运、发电和水产养殖。

4.开发矿产,振兴工业:

(1)开展以石油、天然碱为主的化工原料矿产资源发展石油、碱化工和原材料工业。天然碱,是国内罕见的优质矿种,又是我国目前缺口较大的基本化学原料,它和区内优质石油(高蜡低硫)组合在一起,为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2)积极开发建材原料矿产资源,发展建材工业。除了大力发展水泥生产外,还要综合开发利用珍珠岩、澎润土、沸石、含碱玻璃原料矿床共生的优势,集中发展轻型优质建材产品和高级建材生产基地;要充分利用大别山南坡以蕲春为中心的优质石英岩发展玻璃生产。

(3)加速开发银、金等贵金属矿产资源。对于其它具有优势的钼、汞、铝土矿等有色金属矿产,也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进行开发。
  本文标题:华中地区区域内部差异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0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090.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华中地区区域内部差异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华中地区区域内部差异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