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黄土高原志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黄土高原志 > 第四节 黄土、黄土高原形成与植被覆盖论述

第四节 黄土、黄土高原形成与植被覆盖论述

时间:2013-03-02 23:09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一、历史研究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劳动人民长期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对黄土高原的形成与演变早有认识,并在劳动生产中与它们进行顽强斗争。
   早在二千三百年前,《尚书·禹贡》将华复大地分为九州,记载有“雍州惟黄壤”,雍州即今甘肃陇东和陕西关中与陕北地区。雍州惟黄壤说明分布在陕西黄土高原地区的土壤是黄土。《汉书·伏候今占注》记载:“昭帝元凤三年(前78),天雨黄土,昼夜昏霾。”《汉书·五行志》记载:“成帝建始元年(前32),四月壬寅晨,大风从西北起,云气赤黄,四塞天下,终日夜下著地者黄土尘也。”这不仅说明黄土是风力吹扬沉积,而且还表明了黄土源自西北方向。先泰时期称黄河为浊河,《史记·河渠书》记载有:“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东汉末年张戎说:“黄河石水而六斗泥”。北宋沈括对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作了深入的刻画,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它山”,又说:“今成、臬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然此土彼石耳”。沈括还论及黄河的泥沙是来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关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治理黄河,历史上曾有不少沦述,明代周用提出“治河垦田事相因,水不治田亦不可治,田治则水当益后,事相表里”。徐贞明提出的“治水先治源”。清代胡定提出的“汰沙澄源”等等,充分反映了古人对在黄土高原垦殖与侵蚀的关系的深刻了解。
   19世纪末至本世纪中叶,有关黄土高原的研究工作有了新进展,中外学者纷纷来此调查研究。最早来华调查的外籍学者有F·V·李希霍芬(Richthofen)(1868~1872),B·A·奥勃鲁契夫(OδpyueB)(1892~1894),J·G·安特生(Andersson)(1922),P·德日进(Teilharddechardin)(1930),G·B·巴尔博(Bardour)(1935)和美困水土保持专家W·C·罗德铭(1922~1927、1942~1943)等;中国学者主要有杨钟健、李庆遗、马溶之等。这些学者发表的论著,大多涉及黄土的来源、分布及黄土侵蚀等问题,其中B·A·奥勃鲁契夫的黄土风成观点,P·德日进和杨钟健的关于黄土分层和黄河河道发育的讨论,对认识黄土形成与黄土高原现代侵蚀的历史演变有重要意义。
   1942年傅焕光、叶培忠、任承统、蒋德麒、张心一等在甘肃天水县和陕西西安荆峪沟建立的水土保持试验站(西安站解放前撤销),这是我国最早在黄土高原设立的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研究机构。他们采用径流小区和小流域泥沙测验以观测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效益,为研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规律积累了宝贵资料。
   1949年以后,开创了黄土高原现代侵蚀研究的新纪元,研究工作随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像雨后春笋蓬勃开展,取得了长足进展。
   1951~1954年,水力电力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了三次大规模的黄河流域全面勘测,基本上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主要支流的流域勘测任务,积累了丰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的第一手资料。1955~1958年中国科学院又组织了七个研究所、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几十所大专院校参加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考察队”,由已故著名科学家竺可桢负责。此后,中央各部委,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些研究所、有关大专院校和地方科研、教学、生产等有关单位,在这个地区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研究、试验等工作。
   黄委会于1953年后相继在绥德县韭园沟和辛店沟、子洲县的岔巴沟等地建立了水土保持站;陕西省、地、县也相继建立了水土保持试验站,如榆林地区的米脂官庄、延安大砭沟、彬县等水土保持站,其任务是研究陕西黄土高原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效益。一系列的考察研究和水土保持站的小区试验,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为治理黄土高原,振兴经济与群众脱贫致富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标题:第四节 黄土、黄土高原形成与植被覆盖论述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ngtu/4522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ngtu/4522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第四节 黄土、黄土高原形成与植被覆盖论述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四节 黄土、黄土高原形成与植被覆盖论述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