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甘肃省(GansuSheng)

甘肃省(GansuSheng)

时间:2010-01-29 02:4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甘肃省(GansuSheng)

  位于中国中部偏北。简称甘,又筒称陇。介于
北纬32°36'~42°47',东经92°10'~108°43'。东接陕西,南邻四
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内蒙古两自治区毗邻,西北—隅和蒙古接
壤。省境从东南部的泾、渭河平原向河西荒漠内流区斜长绵亘。面积45.4
万平方公里,1990 年人口2237.1141 万。辖7 地区、2 自治州、5 地级市、8
县级市、60 县、7 自治县。省会兰州市。
自然条件
甘肃地处中国东部湿润森林草原向西部干旱荒漠草原与高寒荒漠草甸草
原的过渡带,亦为华北、华中、西北与青藏的交错毗邻区,以及东部农业区
与西部游牧畜牧区的过渡带,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地质与地貌省境西南部的祁连山、阿尼玛卿山及西秦岭都是地质构造的
活动带,属祁连褶皱系和秦岭褶皱系,由于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生成多种金
属矿产。尤其是走廊南山—冷龙岭,与其南北两侧的乌兰达坂—拉脊山及河
西走廊等构造带中矿藏最丰。在复背斜内形成巨型的铁、铜、锰、磷等矿带。
在走廊以北龙首山断裂带,有铜镍及少量钒钛矿的生成。在走廊中诸盆地内,
多有富集的煤层和石油构造。东北部陇山以东及祁连山以北广阔地面,地表
较少起伏,多高原残丘和准平原,覆盖有第三纪及第四纪疏松层。
甘肃是以高原、山地为主的省区。全省可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
甘南高原、祁连山地、河西走廊、北山山地等6 类地形区。地势西南部特高,
海拔3000 米以上;而东、北、西三面均低于千米。最高峰为甘、青两省的界
山祁连山主峰团结峰,海拔5808 米,最低点则在陇南白龙江中游文县罐子
沟,海拔仅550 米。全省地势呈阶梯状下降,分为明显的三级地势区。
山原包括阿尔金山东段、祁连山大部、甘南高原及岷迭山原,占全省面
积20.2%,海拔高于3000 米,中有海拔4500 米以上的山峰,多现代冰川。
高山草甸草原为夏季天然牧场。
中山地段除上述山原边缘的前山带外,还有分布在河西、陇中、陇南的
中等山地,占全省面积20.6%。海拔2000~3000 米。大部是天然森林、草
场与重要矿藏分布区。
高原、中低山包括陇中黄土高原、陇南山地及河西走廊与北山大部,占
全省面积59.2%。海拔低于2000 米。土地利用程度高,人口最多。尤以河
西绿洲与东部各河谷川台地,为本省开发利用及经济发展精华之所在。
其中东部外流区各河流的中下游谷地,由于纬度和海拔均低,气温高,属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宜于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气候甘肃深居内陆,具有明显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类型十分复
杂,大致由陇南的北亚热带与暖温带湿润区,渐向陇中暖温带半湿润与温带
半干旱区,河西温带、暖温带干旱区及祁连山地高寒半干旱、半湿润区,甘
南高寒湿润区过渡。冬春干旱而少酷寒,夏季多暴雨而冷暖变化大,年降水
变率大。
南部的文县、武都年均温在15℃左右,北部的景泰、金塔在8℃左右,
海拔3000 米以上的乌鞘岭低于0℃。10℃以上活动积温,陇南南端在4500
℃以上,陇南北端各河谷及河西走廊西部多在3000℃以上,祁连山区及甘南
高原则在2000℃以下,其余大部在2000~3000℃。全省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
均大,河西日较差达12~16℃。全省最低温-33.7℃与最高温42.8℃均出现
在河西西部。降水的年变化和地区变化更大,年降水量从东南的807.5 毫米
到西北减为36.8 毫米。省境日最大降水量为25~190 毫米。本省光照足,热
量大。除陇中南部外,年日照时数达2400 小时以上,河西大部逾3200 小时。
但不同地区每有不同程度的灾害性天气,如河西的大风、沙暴及干热风,陇
中的干旱、冰雹、霜冻等常给农业带来危害。
植被与土壤甘肃植被、土壤类型复杂多样,陇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下,
  本文标题:甘肃省(GansuSheng)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909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909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甘肃省(GansuSheng)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甘肃省(GansuSheng)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