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认识探究式学习(3)

认识探究式学习(3)

时间:2014-07-13 09:5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形式
  探究式学习的形式有小组活动、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形式)、头脑风暴、角色扮演、WebQuest(也称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等。
  1.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其实就是就是合作学习的运用形式,通过学生之间交流、合作,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与个体单独活动及集体活动相比,小组活动对实现交往的技能及分享、合作态度等教学目标具有独特的作用。探究式学习的各个环节几乎都可以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展开,从小组协商制定调研计划,到小组分工合作搜集和整理资料,再到小组研讨澄清认识、得出结论,最后小组共同行动服务于社区环境建设。
  根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成果,进行有效的小组活动的教学设计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分组时注意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从小组的构成看,每个小组的4-5名成员在性别、个性特点、家庭和社会经济背景、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等方面需有明显的差异。使每个小组都成为整个班级的缩影,各小组之间力量均衡,便于对各个小组的工作成效进行公平的比较和评价。同时,由于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可以有效地展开互助与合作,最终促进组内每个成员在认知、情感、个性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提高。
  (2)设立小组的共同目标。在活动中,小组是一个整体。目标的达成是以小组而不是以每个成员的成就来衡量的。也就是说,只有当小组的其他成员都达到了目标时,自己才达到目标。因此,小组成员要有同舟共济的信念,彼此关心各自的学习,在共同目标的作用下,结成利益共同体。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在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后会积极地去帮助其他学生;而成绩较差、能力较弱的学生则会出于集体荣誉感和自尊心,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习,以保证自己所在小组不会因为自己的失败而失败。
  (3)明确个体责任。为了实现小组目标,保证每个组员都能对小组成绩有所贡献,应对组内成员作明确的职责分工。例如在调查社区的垃圾问题时,有的小组成员要到垃圾回收部门了解垃圾回收利用的益处和难处,有的组员要向当地居民了解垃圾堆放情况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有的组员要查阅有关垃圾处理的文献资料……在分头搜集资料后,小组成员一起分析和处理有关信息;在小组研讨推导结论的过程中强调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见解,并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得出一个小组的研究结论。
  (4)给予学生均等的成功机会。由于每个小组的构成大体相同,因而学生无论在哪一组,只要自己努力,并有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那么都会有成功的机会。同时,由于是以小组目标实现与否作为衡量各个组员工作成效的标准,因而无论单个组员的背景和能力如何,也都有均等的机会享受成功。
  (5)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学生必须具备适当的领导、交流和解决矛盾的技能。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人采纳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他们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他人的观点提高自己的认识;此外,在产生分歧时,他们还要尝试以宽容的态度,寻求解决分歧的途径,与同伴求同存异,携手合作实现小组的行动目标。
  (6)提供定期的反思评价。学生之间要有充分的言语和非言语的交互作用,各小组必须定期地自我评价开展活动的情况,并探讨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2.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以集体讨论的形式提出多种可能的解决方案,进而寻求最佳解决方案的行动。从形式上看,头脑风暴有点像讨论,是把与某一主题相关的人员集中起来,让他们充分发表观点,集思广益。同一般的讨论相比,头脑风暴更加自由,更加灵活。因此,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环境,让每个与会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把所有的观点都记录下来,这些观点在头脑风暴集体讨论结束后才予以评价。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在探究式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即提出问题的阶段,运用头脑风暴让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集体所要探究的问题和方向确定下来。其过程及设计要点如下:
  (1)在一个小组或者大组中选择一位主持人和一位记录员(可以是同一个人)。
  (2)通过头脑风暴法集体讨论来定义问题或者概念,确保每人对将要探讨的问题都有清晰的了解。
  (3)建立讨论活动的规则。这些规则包括:
  •主持人控制讨论进程;
  •承认每个人做出的贡献;
  •确保没有人侮辱、贬低或者评价另一参与者的观点;
  •声明没有一个答案是错误的;
  •记录每一个回答,除非它被一再重复;
  •设定发言时间限制,到时立即终止发言。
  (4)开始集体自由讨论。主持人选择小组成员共享他们的答案。记录员记录下所有的回应,使得每个成员能够看到这些反映,确保在讨论结束之前不要评价或批评任何回答。
  (5)一旦集体讨论结束,马上检查记录结果和开始对各种回应进行评价。检查这些回应记录的时候,一些基本的要求包括:
  •寻找任何重复或者相似的答案;
  •将相似的概念聚集在一起;
  •剔除明显不合适的回应;
  •精简了记录清单以后,继续运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剩余的回应内容。
  3.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形式一般在环境问题的教学中是使用。在全球范围内,许多环境问题的产生、发展和解决都要牵涉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如何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不同人在环境问题中各自的作用,以便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更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这是环境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角色扮演活动具有独特的作用。在角色扮演过程中会有一个主持人来主持活动,其过程一般是:
  (1)确定主题。
  (2)确定角色并分配角色。
  (3)角色扮演者通过观察、阅读、实地调查、测量、访问等活动收集数据和材料。
  (4)各个角色就该主题进行扮演,体验不同机构、不同个体在制造和解决环境问题中的不同职责和不同作用。
  (5)主持人作总结陈词,总结各个角色的观点。
  例如,对于一次性饭盒的生产和回收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饭店的老板、顾客、饭盒生产厂的厂长、垃圾回收站的工人、环保专业人士等,然后模拟一个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各个角色从自己的立场阐述对一次性饭盒的想法。无法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或者是旁观的学生,从这一活动中都可以了解这个简单的环境问题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进而也了解如果要彻底解决一次性饭盒的污染问题,必须全面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否则再好的改善措施都难以取得实效。
  角色扮演要求学生转变角色,真正从所扮演的角色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并采取行动。因此,它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想人所想,急人所急。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是非常有利的。
  本文标题:认识探究式学习(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07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074.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认识探究式学习(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认识探究式学习(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