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关于天空景象的谚语(4)

关于天空景象的谚语(4)

时间:2013-08-20 18:4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大闰三日里,小闰在眼前。(浙江黄岩)

大闰就是晕,小闰就是华。气旋前面的云系是由高变低,由簿变厚的。卷层云薄而高,在先;高积云厚而低,在后。所以气旋来的时候,先见由卷层云成的晕(大闰),后见由降水性高积云成的华(小闰)。这就说明:见了大闰,三天才下雨;见了小闰,眼前就下雨。

▲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田家五行》论月)

晕所以在那一方有阙,是由于那一方向的卷层云已经过去,其它比较低而厚的云来了。这是气旋中心渐渐接近的情况,表示从这方向有大风来了。

▲日月周围有黄圈,下雨就在下半天。(广东)
▲月亮打黄伞,三天晴不到晚。(河北正定)

所谓黄伞,也是晕或华一类现象。或因高空较混浊,蓝光波也结散射干净,使黄色波相形显著。它的成因和晕华同,故主雨。

▲日月生耳朵,不雨便是风。(浙江义乌)
▲早间日珥,狂风即起;午后日珥,明日有雨。(浙江义乌)
▲单耳刮风。(河北)
▲日头生脚(日珥),不过三早。(福建福清平潭《农家渔户丛谚》)

这是和日晕同类的现象,都是因为日光遇到卷云、卷层云,经过折射而发生的。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田家五行》论云)

夏天,太阳从东北升起,由西北下去;冬天,从东南升起,由西南下去。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太阳是从东南升起,由西北下去。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观测日出日没时的天空景象,可以预知未来天气。实际上所有天气变化大多是自西而东的,所以“晚看西北”是对的,早看东南天空,要预测未来天气,必然性不大。但是,如果以观察日出日没时太阳的颜色来决定未来天气,也有相当的用处。

▲若要睛,望山青;若要落,望山白。(河北)

如见远山青青,这是空气干燥清洁的迹象,所以天气是晴朗的。反之,如见山顶冒白烟,这是因空气潮湿,气流受迫上升,发生水汽凝结成云的现象,或者是低之触及山顶所致,所以未来天气有雨。

▲参门正南,去拜年。(河北威县)

“参门”就是猎户座,它在赤经五时三十分。二月初的黄昏七八点钟,它在南方,这时候,正是阴历贺年的时期。

▲星星密,晒破夜;星星稀,披蓑衣。(湖北阳新)
▲疏星密雨,密星无雨。(同上)
▲天星浓,地面枯;天星疏,地面溶。(广西贵县)
▲满天星,明天睛。(浙江象山)

天空的星体,数量有定,本来没有增减;但是由于地面大气的性状和云彩的多少的不同,使我们看来似有忽浓忽疏的变幻。天空清澈,云彩稀少,天空星体看来很多;天空多扰动,云彩增多,星体似乎变少了。因此有上面的说法。

▲星密又拉眼,天晴不多晚。(湖南)
▲星光闪烁不定,主有风。《(田家五行)论风》
▲星星把眼闪,出门要带伞。(江苏)
▲星星眨眼,大雨不远。(江苏,湖北)
▲星星眨眼,雨点点。(同上)

“拉眼”和“眨眼”都是指星星闪烁。
由于大气的折射,夜间天空星光的位置和亮度经常出现不规则的变化,即闪烁现象。这是由于各高度上大气密度发全剧烈变化造成的。当大气中存在多种密度不向的气层时,星光穿过这些气层必将发生多种多样的折射,有时象穿过凸透镜形成辐合光束,有时象穿过凹透镜形成辐散光束。前者进入眼睛的光线多些,觉得亮些,后者进入眼睛的光线少些,觉得暗些。星光的这种明暗交替的变化,我们就会觉得它在闪烁。此外,大气中水汽多时也能增强闪烁现象,这是因为水汽多时不但能促进空气密度的变化,而且能大量吸收波长较长的光线,使波长较短的蓝光更为明晰。由此可知,星光闪烁表示着大气中的不稳定性和水汽含量多变的凌乱状态,使星光折射方向很快变动,预示着天气将有变化。所以看到“星星眨眼”,天气是晴不久的,并且可能将有风雨。
  本文标题:关于天空景象的谚语(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5137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5137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关于天空景象的谚语(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关于天空景象的谚语(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