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我国56个民族的资料(三)(4)

我国56个民族的资料(三)(4)

时间:2012-03-20 12:34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3、毛南族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广西环江县上、中、下南山区,其余分布在广西河池、南丹、宜山、都安等地。是岭西的土著民族。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改为今称。

  毛南族有自已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几乎所有毛南族人都兼通汉语和壮语。毛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现通用汉文。大多信仰道教,崇拜多神。

  唱歌是毛南族人最喜爱的文娱活动,民歌形式随编随唱,有昼夜连唱不停的才能。情歌叫“比”,祝贺歌谓“欢”,歌手称为“近比”、“近欢”。此外,还流行“毛南戏”。

  毛南族主要经营农业、雕刻、编织竹器、牧养菜牛。木工、铁工等手工业、副业也占一定比重。特产是毛南菜牛。

  习俗

  在节日里,毛南族喜欢用开水涮牛肉待客,即按本地的习惯,在火塘上摆置一口铁锅,进餐时大家围拢在铁锅的周围,将生肉、生菜倒入沸水中涮熟,然后蘸配料下酒,这是毛南族民间最常见的宴请形式。

  毛南族妇女多穿青色或蓝色右襟上衣,配上银饰手镯,蓝白相衬。男子则穿唐装或琵琶上衣。

  毛南族的禁忌有:正月初一这天不能骂人或说粗话;家有病人时用两根棍子叉在门口,外人不得进入;不能用脚踏灶,烧柴时必须把粗的那头先送进灶内。

  食俗

  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种饭为主食。如毛南饭,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笋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毛南族还长于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为辅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欢食甜红薯,并作为入秋以后的辅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地区蔬菜较多,四时不断,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红薯叶、豆荚、芭蕉芋、青菜和萝卜,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单独蒸食。

  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之习。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肴,认为一些肉和菜特别是鸡,煮得过熟会走味。唯独对鸭以煮烂熟为宜,在烹饪上有“鸡生鸭熟”之说。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梁、玉米酿制。但近年来,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欢饮茶,暑天常以浓茶解暑。走远路时经常随身带“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典型食品:明伦白切香猪是毛南族的名菜,用当地产香猪加佐料蒸制而成。此外还有:甜红薯;螺蛳酸,蒜头酸水,鸭血酱,豆腐肴。

  节庆

  毛南族的节日是农历五月的庙节,清明节“赶祖先圩”和元宵节“放飞鸟”也是他们独有的纪念活动。毛南族的节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开展唱歌对歌活动。

  毛南族民间最大的节日是每年夏至后的分龙节。过分龙节时,家家户户都要蒸五色糯米饭和粉蒸肉,有的还要烤香猪。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饭捏成小团团,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果实累累,祈望五谷丰登。

 

  毛南族也过端午节,但节日的意义与汉族不同,民间称为“药节”。过药节时,习惯采艾叶、菖蒲、黄姜、狗屁藤等草药熬水饮浊,或用这些草药剁碎作馅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本文标题:我国56个民族的资料(三)(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1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113.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我国56个民族的资料(三)(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我国56个民族的资料(三)(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