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中国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中国地理 > 海域环境-海岸及海域(2)

海域环境-海岸及海域(2)

时间:2015-09-03 08:5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海底地貌
  
渤黄东海海盆,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南海海盆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这些板块的运动建造了中国海域的地质格局。在此基础上,环海的陆地上的河流把丰富的物质输送入海,沉积到海底,进一步改造了海底的形态。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若将海南岛南侧经台湾岛至五岛列岛连成一线,则此线的西北部分构成平缓的大陆架区,而此线东南,则为地形复杂的大陆坡、海槽、深海盆以及岛缘大陆架。

    (一)大陆架

    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其外缘转折点水深约在100~170m,大陆架宽度为240~650km,是亚洲东部最宽广的大陆架。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两广沿岸大陆架宽约180~260km,转折点水深150~200m。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

    中国沿海大陆架发育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1.丰富的物质来源。中国沿海大陆架主要由输沙量高的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从大陆冲刷搬运入海的泥沙堆积而成。其次是从岛屿上冲刷与生物成因的物质堆积。

     2.水下隆脊所围限的盆地地形。水下隆脊大体呈北东向,主要有:

    ①前古生代基底的与胶辽隆起相连的渤海海峡水下隆脊,庙岛列岛为其高于水面的部分。

    ②中生代基底的与浙闽-朝鲜半岛隆起带相连的水下隆脊。浙闽沿海的岛屿与济州岛等均属此隆脊出露水面的部分。

    ③新生代基底的东海陆架边缘隆褶带,即台湾褶皱带。

    此外,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东南大陆架边缘亦有一水下隆脊,位于其北侧的有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位于其南侧的有莺歌海盆地、西沙盆地。

    这些隆脊内侧的断陷盆地,在第三、第四纪时为陆源沉积物不断充填、覆盖,把盆地填平,形成宽广的大陆架。这些盆地目前仍处在沉降充填之中,圈闭形成着丰富的石油与天然气矿藏。

    晚更新世以来,海平面多次升降,海岸线移动频繁,在海面升降过程中,海洋和河流两种水动力在不同地区,以不同方式和强度进行侵蚀、搬运和堆积,形成多种地貌类型,主要有水下三角洲、水下岸坡、潮流沙脊群、浅滩、陆架谷、构造洼地、沙坝等。

    (二)大陆坡

    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坡底水深范围在800~4200m,坡度2°40′,最大坡度达4°。

    (三)海槽与陆缘海盆

    东海与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冲绳海槽是东海大陆架与琉球群岛岛缘陆架的天然分界,冲绳海槽形似新月,向东南凸出,总体呈北东-南西向,与岛屿平行,海槽长840km,平均宽约70km、北浅南深。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糟等,大多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

    陆缘海盆分布在南海中部,深海平原长1500km,最宽处820km,北部海底平坦,水深3400~4000m,向南缓倾斜,中部水深4000~4300m,向西南倾斜,南部水深4300~4400m,其间有一系列近东两向或北东向的海山、海丘群。黄岩岛为出露水面的海山。组成物多为玄武岩。
  本文标题:海域环境-海岸及海域(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di/1060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di/1060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海域环境-海岸及海域(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海域环境-海岸及海域(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