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植物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植物学 > 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9)

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9)

时间:2016-08-21 15:30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七节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真蕨亚门植物的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和叶的分化。根为不定根。除了树蕨类外,茎均为根状茎,根状茎有直立、匍匐或中间形式。茎的中柱在蕨类中最为复杂,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和多环网状中柱等,除原生中柱外,均有叶隙。木质部有各式管胞,仅少数种类具导管。茎的表皮上往往具有保护作用的鳞片或毛,鳞片或毛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图5-29)。

  真蕨亚门植物的叶,无论是单叶还是复叶,都是大型叶。幼叶拳卷,长大后伸展平直,并分化为叶柄和叶片两部分。叶片有单叶或一回到多回羽状分裂或复叶,叶片的中轴称为叶轴(rachis),第一次分裂出来的小叶称为羽片(pinna),羽片的中轴称为羽轴(pinna rachis),从羽片分裂出来的小叶称为小羽片(pinnule),小羽片的中轴称小羽轴,最末次小羽片或裂片上的中肋称为主脉(costa)。蕨类植物的叶脉多式多样,有单一不分枝的,有羽状或叉状分离的,也有小脉联结成网状的(图5-30),网状的为进化类型。

 

 

  孢子囊生在孢子叶的边缘、背面或特化了的孢子叶上,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为各种形状的孢子囊群,生于叶背的种类较为高等。有的孢子囊群具有囊群盖(indusium),也有无囊群盖的,囊群盖的形状通常和囊群一致,常见的囊群有圆形、肾形、长形或汇生在叶背网脉上(图5-31)。不同演化过程的蕨类,其孢子囊的形状和结构也不相同。原始种类的孢子囊壁是多层细胞,无环带;较进化的种类,孢子囊壁薄,仅1层细胞,有环带。环带的着生位置,在演化过程中是由顶生、横生、斜生向纵列的方向发展(图5-32),所以比较高等的真蕨目植物的孢子囊的环带是纵行的。

  配子体小,绝大多数种类为腹背性叶状体,心脏形,绿色,有假根,精子器和颈卵器均生在腹面,精子螺旋状,具多数鞭毛。

 

  真蕨亚门植物的起源也很早,在古代泥盆纪时已经出现,到石炭纪时极为繁茂,种类也相当多,而到二叠纪时都已绝迹,但在中生代的三叠纪和侏罗纪,却又演化出一些能够适应新环境的种系来,这些蕨类一直延续到现在,它们和古代的化石蕨类有很大的不同。在分类上,通常将古代的化石真蕨类归为原始蕨纲。现在生存的真蕨植物约有1万种以上,广布全世界,我国有56科,2500多种,广布全国。

  真蕨亚门植物是现代生存的最繁茂的一群蕨类植物,它们可分为厚囊蕨纲、原始薄囊蕨纲和薄囊蕨纲。
  本文标题: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9)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iwuxue/5943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iwuxue/5943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
欢迎你对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9)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五章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9)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