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植物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植物地理学 > 植物生活型和适应策略(2)

植物生活型和适应策略(2)

时间:2010-01-29 01:10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生长型(growth form)

  另一种划分生活型的原则与前一系统相反,力求使用植物枝干和叶等多方面的特征作为反映植物综合适应环境的形态标志,如茎的形态(而不仅是高度)、分枝、木质化程度,叶形大小、质地、换叶方式、着生特点等。因各人对它们的重要意义在理解上有差异,于是出现各式各样的多层次的分类方案。但这些方案均以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形态特征为依据,所划出的类型统称为生长型。

  叶作为植物最开放的器官,进行最旺盛的物质-能量代谢,对环境中光、温、水、肥的地区差异有着确切的适应表现。阳光充足时大形叶对光合作用有利,却易使叶温升高,加上CO2供应和气体交换量的限制,光合强度趋于中等,蒸腾消耗反随叶面积的加大而增多,这就需要将许多光合产物(亦称资源)分配到根系,增加了消费。所以只有肥沃湿润土壤上的植物才能通过扩大叶面积来受益。日照强而干燥处的植物靠发展小形叶来减少蒸腾和防止高温致害。

  古植物学经常根据化石叶片特征推测所在地区的古气候背景,如大或很大叶多见于热带植被,无霜的非热带地区植物以中小型叶为主,二者都多为全缘叶,小而有齿的叶在北半球寒冷地带占优势(Axelrod和Bailey,1969)。

  现代常用的常绿针叶、落叶阔叶、硬叶旱生等形容植物生长形态的术语,都属于区别生长型的重要标志。

  按拉恩基尔所创的分类系统,把叶面积的大小分为6级,以25mm2为最低一级,以后各级均比上一级大9倍。

   1级为鳞叶——25mm2 4级为中叶——18225mm2

   2级为微叶——225mm2 5级为大叶——164025mm2

   3级为小叶——2025mm2 6级为巨叶>164025mm2

  叶质一般分为4级,1级——膜质;2级——草质(多落叶性);3级——革质(多常绿性);4级——厚革质。叶片表面特征影响水分和气体交换,可分出草质(柔软)、革质(强韧可弯曲),硬叶(刚硬抗失水),肉质(表面较硬)、毛叶(叶软或硬)、木质光合器官(绿色枝茎代替叶片)。

  现有的各种方案中,生长型系统多以茎的形态为第一区分标志,再遵从叶和分枝等形态细分如下:

  1)乔木 常绿阔叶,常绿硬叶,落叶阔叶(雨绿型、夏绿型),常绿针叶,落叶针叶,有刺乔木,丛生叶乔木(如棕榈、树蕨),竹类,矮曲乔木等。

  2)灌木 常绿阔叶,常绿硬叶,落叶阔叶,常绿针叶,小叶旱生,无叶旱生,有刺旱生,肉质茎灌木(仙人掌科等),丛生叶(莲座状)灌木(剑麻、丝兰等),硬质枕状灌木,垫状灌木等。

  3)半灌木 常绿叶,落叶,有刺旱生等。

  4)附生植物 木质附生,草质附生,蕨类附生。

  5)藤本植物 木质藤本,草质藤本。

  6)草本植物 高大草质茎植物(叶鞘叶柄紧密包裹形成茎,如芭蕉),直立型(叶生茎上),半莲座状(下部是基生叶,上部具叶直立地上枝),莲座状(具基生叶),匍匐状,丛生型禾草,根茎型禾草,蕨类等。

  7)水生植物 固着型浮叶植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

  8)叶状体植物 (非维管植物)

  在许多生长型分类方案中,经常使用中生、旱生、湿生等含有形态特征意义的生态类群名称,这是很自然的,而有的方案中还冠以热带的、温带的等字样,这显然超出生活型的原义,应称之为生态生活型。

  以上两种生活型的分类系统之间存在许多相通之处,目前已建立一些把二者融合的统一方案。如米勒-唐布伊斯与埃仑伯格(Mueller-Dombois,Ellenberg,1967)提出的庞大的生活型及部分亚类系统,共划分23种生活型。即1)自养型维管植物,包括拉恩基尔系统的5种基本型以及藤本植物、半附生(假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和漂游水生维管植物。2)自养型菌藻植物,包括地上芽和地下芽植物(均为苔藓和地衣)、一年生植物、附生植物、漂浮水生植物、冰雪植物、土壤植物、化能-土壤植物。3)半自养植物,按照维管植物和藻菌植物分为两型。4)异养植物,包括寄生和腐生维管植物,寄生和腐生菌藻植物4种生活型。
  本文标题:植物生活型和适应策略(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iwu/480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iwu/4800.html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
欢迎你对植物生活型和适应策略(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植物生活型和适应策略(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