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

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

时间:2011-01-19 08:27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自由大气中的空气水平运动

观测表明,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空气水平运动近似于稳定、水平运动。表明空气运动是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曲线运动时,还有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运动着。

(一)地转风

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的水平运动,其式为

 

地转风方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即平行于等压线。因而,若背风而立,在北半球高压在其右方,在南半球,高压在其左方,此称风压律。

4·4说明,地转风速随纬度增高而减小。但实际观测到的地转风速却是高纬度地区大于低纬度地区。这是由于高纬度的气压梯度值远远大于低纬度的缘故。

 

 

由于地转风是GA达到平衡时的空气水平运动,因而是稳定的直线运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等压线也是相互平行的,见图4·19。严格说,等压线还应平行于纬圈,因为地转偏向力随纬度有变化,只有等高线平行于纬线时才能达到处处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以获得稳定的直线运动。实际大气中,这种严格的理论上的地转风是很少存在的。中高纬度自由大气中的实际风与地转风十分相近,水平运动基本上是地转的。在低纬度地转偏向力很小,地转风的概念已不适用。

4·15)式是等高面上的地转风公式,由于ρ随高度有很大变化,因而在比较某地不同高度上的地转风时,不仅要比较上、下层气压梯度的大小,同时还要知道ρ值随高度的变化,这给实际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如果应用等压面图来代替等高面图,问题就容易解决,因为在等压面图上水平气压梯度力

 

4·16)式中已经不出现ρ,地转风直接与等压面上的位势梯度成正比,与纬度的正弦成反比。对于一地来说,纬度相同,只要比较各层等压面图上的等高线疏密程度,就可确定各层风速的大小。

(二)梯度风

当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由于作曲线运动的气压系统有高压和低压之分,而且在高压和低压系统中,力的平衡状况不同,其梯度风也各不相同。

 

 

GAC的表达式代入上式,得高压梯度风风速Vac

 

4·17)式和(4·18)式根号前都有正负两个符号,可得两个根。但

 

这样,低压梯度风风速式根号前符号应取正号,即

 

高压梯度风风速式根号前符号应取负号,即

 

在北半球,低压中的梯度风必然平行于等压线,绕低压中心作逆时针旋转。高压中梯度风平行于等压线绕高压中心作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则相反。

不同条件下的梯度风风速。见表4·5、表4·6

 

另外,在低纬度地区或小尺度低压中,如果气压梯度力和惯性离心力都

 

 

 

由于这种风已不再考虑A的影响,因而其风向既可按顺时针方向吹,又可按逆时针方向吹。龙卷风就具有旋衡风的性质,这在实际大气中是存在的。

梯度风与地转风既有共同点,又有相异处,两者都是作用于空气质点的力达到平衡时的风。梯度风考虑了空气运动路径的曲率影响,它比地转风更接近于实际风。

在研究自由大气中大尺度空气运动时,地转风或梯度风这两种平衡关系是基本上适应的,尤其在中高纬度,它们概括了自由大气中风场和气压场的基本关系,在气象上有很大实用价值。但实际自由大气中的空气运动并不完全与地转风或梯度风相吻合,各个作用力的平衡关系也只是相对的、暂时的,平衡关系经常会遭到破坏。这是因为空气运动的路径不会是直线的,也不会是圆形或曲线,结果气压梯度力便随着时间和空间在发生变化。同时,空气运动也不会总是平行于纬圈,常常有穿越纬圈的运动,其风速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由上可见,即使一开始空气所受的力达到平衡,而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力的平衡关系会遭到破坏,出现非平衡下的实际风。实际风与地转风、梯度风之间便出现偏差,形成所谓偏差风。正是由于偏差风出现,促使风场与气压场相互调整,建立新的平衡关系,新的平衡又在新的风压条件下遭到破坏。空气运动就是从不平衡到平衡,又从平衡到不平衡的过程。地转风和梯度风只不过是与实际风相近似的一种暂时达到平衡状态的应具有的风速值。

(三)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大量高空探测资料表明,不同高度上的风向、风速是不一致的,风随高度有着明显变化。

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的变化同气压场随高度的变化密切相关。而气压随高度递降的快慢又与大气柱中的平均温度有关。在暖气柱中,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得慢,即单位气压高度差大,而在冷气柱中,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得快,即单位气压高度差小。因此,假若等压面在低层是水平的(气压梯度为零),而由于气柱中平均温度在水平方向上有差别,到高层以后,等压面就会出现倾斜,暖区一侧等压面抬起,冷区一侧等压面降低,结果使高层水平面上的气压值不相等,出现了由暖区指向冷区的气压梯度力,从而产生了平行于等温线的风,而且气层中平均温度梯度愈大,高层出现的风也愈大,这种由于水平温度梯度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

 

 

热成风的大小与气层内平均温度梯度以及气层的厚度成正比,与科氏参数(f)成反比。热成风的方向与平均等温线相平行,在北半球背热成风而立,高温在右,低温在左,南半球则反。热成风风速的表达式为

 

式中Tm为气层平均温度,f为地转参数,g为重力加速度,Z1Z2为下、上层的高度(图4·21,图4· 22)。

 

在平衡条件下,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的变化主要与气层中的温度场有关。根据气层中水平温度场与气压场间的不同配置情况,风随高度的变化会有下列几种基本形式。

1.等温线与等压线平行

出现于温压场对称系统。根据风随高度变化状况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压区与高温区相对应的系统,其低层风向与热成风风向一致,因而其风速随高度逐渐增大,风向不改变(图4·23)。另一类是高压区与低温区相重合的系统。由于高压区对应着冷区,低层风向与热成风方向相反。因而低层风速随高度逐渐减小,风向不变,到某一高度风速减小到零。再向高空,风速随高度增大,而风向则与低层相反,即发生180°转变,同热成风风向一致(图4·24)。

 

2.等压线与等温线相交

出现于温压场不对称系统。在这种系统中风随高度的变化状况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等压线与等温线相交而有冷平流(图4·25),低层风从冷区吹

 

愈到高层,风向与热成风风向愈接近。

另一类是等压线与等温线相交而有暖平流(图4·26),低层风从暖区

 

热成风愈接近。

 

在自由大气中,随着高度的增高,不论风向如何变化,高层风总是愈来愈趋向于热成风,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比如北半球的对流层中,温度分布大致是南暖北冷,并且在纬度30°附近温度梯度最大,因而在对流层上层总是以西风为主(热成风是西风),并在纬度30°附近上空出现最大的西风风速区,称为西风急流。

 

上层地转风与下层地转风的矢量差。地转风是作用力平衡情况下的风,所以热成风也是平衡状态下的风差。研究和了解热成风有助于揭示自由大气中风随高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大气平衡条件下的气压场、风场、温度场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标题: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qihou/2361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qihou/2361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三节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