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气象学与气候学(第三版) >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1)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1)

时间:2011-01-18 21:39 来源:地理教师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四)城市雨岛效应

  城市对降水影响问题,国际上存在着不少争论。1971—1975年美国曾在其中部平原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城及其附近郊区设置了稠密的雨量观测网,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持续5年的大城市气象观测实验(METROMEX),证实了城市及其下风方向确有促使降水增多的“雨岛”效应。这方面的观测研究资料甚多,以上海为例,根据本地区170多个雨量观测站点的资料,结合天气形势,进行众多个例分析和分类统计,发现上海城市对降水的影响以汛期(5—9月)暴雨比较明显。在上海近30年(1960—1989年)汛期降水分布图上(图8·24),城区的降水量明显高于郊区,呈现出清晰的城市雨岛。在非汛期(10月至次年4月)及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图略)上则无此现象。

  城市雨岛形成的条件是①在大气环流较弱,有利于在城区产生降水的大尺度天气形势下,由于城市热岛环流所产生的局地气流的辐合上升,有利于对流雨的发展;②城市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滞缓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使其移速更为缓慢,延长城区降雨时间;③城区空气中凝结核多,其化学组分不同,粒径大小不一,当有较多大核(如硝酸盐类)存在时,有促进暖云降水作用。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的落点位于市区及其下风方向形成雨岛。

  城市不仅影响降水量的分布,并且因为大气中的SO2和NO2甚多,在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之下,形成硫酸和硝酸,通过成雨过程(rian out)和冲刷过程(wash out)成为“酸雨”降落,为害甚大。
  本文标题: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1)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qihou/2359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qihou/23593.html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
欢迎你对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1)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1)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