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球科学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球科学概论 > 变质作用(3)

变质作用(3)

时间:2013-10-04 21:21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区域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regional  metamorphism)是在广大范围内发生并由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一种变质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影响的范围可达数千至数万平方公里以上,影响深度可达30km以上。区域变质作用的温度下限(最低)约200~300℃,上限(最高)约700~800℃,静压力随深度不同变化在几十到一千多兆帕斯卡之间,除静压力外,还存在着较强的定向压力作用,它们在变质过程中常起着重要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等多种,其中尤其以变质结晶作用最为普遍,这些方式共同改造了原岩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区域变质作用影响的范围可达数千至数万平方公里以上,影响深度可达30km以上。区域变质作用的温度下限(最低)约200~300℃,上限(最高)约700~800℃,静压力随深度不同变化在几十到一千多兆帕斯卡之间,除静压力外,还存在着较强的定向压力作用,它们在变质过程中常起着重要作用。区域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等多种,其中尤其以变质结晶作用最为普遍,这些方式共同改造了原岩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

区域变质作用的发生常常和构造运动有关。构造运动可以对岩石施加强大的定向压力,使岩层弯曲、柔皱、破裂;也可以使浅层岩石沉入或卷入地下深处,以遭受地热增温和围压的作用。构造运动还能导致岩浆的活动,从而带来热量和化学物质;或者导致深部热液的向上运移。此外,由构造运动所造成的破裂,是热能、化学能及化学活动性流体在变质区内传递、渗透的良好通道。因而,构造运动为岩石的区域变质创造了物理、化学条件。

区域变质作用按照所处的压力(围压)与温度环境可概略地分为3种类型:

低压区域变质作用  发生的深度较浅,一般小于15km;压力较小,一般为200~400MPa;温度通常较高,可高达600℃以上;局部或暂时性的地温梯度很高,约25~60℃/km,通常属于高热流或地热异常区。区内中、酸性岩浆活动强烈,温度是引起岩石变质的主要因素。低压区域变质作用类似于接触变质作用,但它以分布更广,不受接触变质晕限制,形成的变质岩具有定向构造(即存在动压力作用)等特征与接触变质作用相区别,但这两者之间又存在过渡性。低压区域变质作用以出现红柱石、堇青石、夕线石等低压、高温型的变质矿物为特征。例如泥质岩经低压区域变质作用可形成红柱石片岩。

中压区域变质作用  发生的深度较大,一般大于10km;压力也较大,一般300~800MPa;区域地温梯度中等,一般16~25℃/km,平均20℃/km;温度随深度不同而不同,一般为300~600℃。中压区域变质作用是区域变质作用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在自然界中分布最为普遍,它与低压区域变质作用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表现出过渡的关系。

高压区域变质作用  发生的深度大,一般大于10km;压力大,一般300~1000MPa,甚至可更高,并且伴有强的构造动压力作用;温度较低,一般只有200~400℃;局部或暂时性的地温梯度很低,一般7~16  ℃/km,平均只有10℃/km左右。高压区域变质作用往往与构造运动将地表或浅部岩石快速卷入地下深处有关,造成了原岩的低温、高压变质环境。这种变质作用以出现蓝闪石、硬玉等高压、低温型的变质矿物为特征。例如泥质岩经高压区域变质作用可形成蓝闪石片岩。

区域变质作用是变质作用中最主要的类型,自然界的各种原岩都可以被区域变质作用所改造。例如,石灰岩可变质成为大理岩;石英砂岩可变质成为石英岩;泥质岩类随着变质程度的加深而逐步脱水变质成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麻粒岩;中、酸性的岩浆岩可变质成为片麻岩→麻粒岩;偏基性的岩浆岩可逐步变质为片岩→角闪岩等等。在区域变质作用的地区,从平面上看,变质作用的强度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般中心部位变质程度较高,向边缘变质程度逐渐降低,形成一种变质强度的分带现象。

(四)混合岩化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migmatization)是由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一种超深变质作用。其最主要特征是,原岩局部或部分重熔的熔体物质与尚未重熔的固态物质发生互相交插与混合。混合岩化作用通常是区域变质作用在地热流增高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随着区域变质程度的不断加深、变质温度的逐渐升高,原岩中某些熔点较低的矿物和岩石组分(主要是偏酸性成分)开始发生重熔、分异、聚集,可一直发展到几乎全部重熔,这整个阶段都属于混合岩化作用阶段。所以,混合岩化作用随着其程度的不同,其参与混合的融体与固体之间的比例有很大的变化范围。混合岩化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混合岩。

混合岩化作用发生的深度较大,其温度通常很高,一般达600℃以上,其中地热增温和热液增温是温度升高的重要原因;压力一般中等;化学活动性流体或热液十分普遍,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引起原岩中的一些组分熔点降低,导致交代作用等。由于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的熔点偏低,且在热液的作用下易被交代、置换而进入流体中,所以混合岩化中的熔体部分一般为偏酸性物质,或者说是偏花岗质物质,它们常呈眼球状、脉状、树枝状、肠状等形态穿插于未熔融的固体之间,通常被称为脉体或浅色体。而未熔融的物质由于包含许多暗色矿物,一般颜色较深,通常称为基体或暗色体。所以,混合岩一般由基体和脉体两部分组成。


  本文标题:变质作用(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kegai/1015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kegai/10155.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地球科学概论:变质作用(6)
欢迎你对变质作用(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变质作用(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