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化学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化学概论 > 4.2 酸碱平衡--天然水系中的化学平衡(6)

4.2 酸碱平衡--天然水系中的化学平衡(6)

时间:2010-01-29 02:0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的降水称为酸雨。

  4.2.4 酸度和碱度

  天然水体中存在着多量弱酸(如碳酸、硅酸、硼酸、乙酸等),强酸弱碱盐(如硫酸铝、氯化铁等),有时还可能出现某些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它们都对水系统提供酸度,其酸度值决定于这些组分的数量和它们的离解程度。可以将总酸度分为离子酸度和后备酸度两部分,前者由H 质子提供并与水样的pH值相应,后者与水系统的缓冲能力相关。

  天然水体中还存在着多量弱碱(如NH3、C6H5NH2等),强碱弱酸盐(如碳酸盐、碳酸氢盐及硼酸、硅酸、磷酸、乙酸、腐植酸等的盐类),有时还可能出现某些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它们都对水系统提供碱度,其碱度值决定于这些组分的数量和它们的离解程度。

  碱度被定义为:凡在水中离解或水解后生成可与强酸(H )反应的物质总量称为水的碱度。相应地定义酸度为水中能与强碱(OH-)反应的物质总量。考虑到水中很多物质(如HCO3-是其一)兼能与强酸和强碱发生反应,碱度和酸度在定义上有交互重叠部分,所以除了pH<4.5的水样外,一般使用了碱度就不再用酸度表示水样的酸碱性。

  碱度和酸度是水体缓冲能力的测度,天然水体可受纳酸碱废水的容量受这类参数的制约。此外,各类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或饮用水等都有一个适宜的碱度(或酸度)数值范围。

  以下将天然水体近似看作纯碳酸体系,对它的酸度和碱度作进一步论述。向含碳酸的清水中加入强酸或强碱,一方面可引起溶液pH值改变,另一方面也促使碳酸平衡综合式(见表4-5)向左或向右移动,这样就引起碳酸存在形态的转化,这种变化就是图4-7中反映的三种碳酸比例变化曲线。一般清水中含碳酸的总量约在2×103-mol/L左右,以此浓度绘制中和曲线如图4-9所示。

  如图,假定有一个pH小于4.5的水样,当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并用标准碱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到pH=4.5(指示剂由红色转为黄色)时,所耗用标准碱液的体积数即相当于“无机酸度”。这时水样中的强酸成分全部被碱液中和。向水样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继续中和滴定到pH=8.3(指示剂由无色转为红色)时,第二次滴定耗用的标准碱液的体积数相当于“游离CO2酸度”。在这个过程中,由原水样中H2CO3*所提供的酸度按以下反应被碱液中和:

H2CO3*+OH→HCO3-+H2O

  无机酸度和游离CO2酸度之和合称酚酞酸度。对原水样继续作第三次滴定,达到pH=10.8时所耗用的标准碱液体积数与前两次滴定所耗体积数之和相当于水样的“总酸度”。在这个pH值下,水样中可与滴定碱液相作用的酸性物质全部被中和,但由于中和曲线在此点没有明显突跃,也没有适宜的酸碱指示剂可用于确定终点,所以这项“总酸度”只能是理论性的,一般并不进行这种测定。在第三次滴定中发生的反应为:

HCO3-+OH-→CO32-+H2O

  另假定有一个pH>10.8的水样,当用标准酸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到pH=10.8时,所耗用的标准酸体积数相当于“苛性碱度”,这时水样中的强碱性成分全部被酸液中和。但由于同上述总酸度不可实测的同样原因,苛性碱度也是无法测定的。向水样加入酚酞指示剂后,继续中和滴定到pH=8.3(指示剂由红色转为无色)时,两次滴定耗用标准酸的体积数之和相当于水样的“酚酞碱度”。在第二次滴定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本文标题:4.2 酸碱平衡--天然水系中的化学平衡(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xue/736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xue/736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
欢迎你对4.2 酸碱平衡--天然水系中的化学平衡(6)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4.2 酸碱平衡--天然水系中的化学平衡(6)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环境化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