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化学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化学概论 > 9.4 土壤中的农药污染物--土壤及土壤污染物化学(2)

9.4 土壤中的农药污染物--土壤及土壤污染物化学(2)

时间:2010-01-29 02:07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基团,根据介质pH值的大小也会如腐植质那样带上正电或负电,同属pH制约性电荷。由于上述土壤组分的等电点大多较低,在土壤溶液相对较高的pH值条件下,它们的胶粒表面大多带负电。因此在土壤溶液中易离解为阳离子的农药,具有较强的被吸附能力。

  土壤对农药的吸附平衡大抵符合弗里德里胥方程(见2.8.3):

  表9-4列举了一些常见农药的Ka值。经比较可知,2,4-D在土壤中只有很弱的被吸附能力,DDT等则是强吸附的(表列数值并不非常确定,实际Ka值还随土壤性质而异)。土壤含有机碳量(OC)是一个与吸附能力密切相关的土壤特性参数,考虑及此,以上方程可写作

  式中x——处于吸附平衡时农药在每千克土壤中的被吸附量(mg)

  m——每千克土壤中所含有机碳量(kg)

  Cw——土壤溶液中农药的平衡浓度(mg/L)

  KOC——吸附平衡常数(L/kg),其值大小与OC值有关

表9-4 常见农药的吸附平衡常数Ka值

 

农药

Ka

农药

Ka

DDT

(1~10)×104

阿特拉津

26

林丹

7~50

西玛津

1~7

2,4-D

2

百草枯

200~5000

  至于土壤吸附农药的机理,简略地说有如下四种:

  (1)异性电荷相吸指带负电土壤组分与呈正离子状态的农药通过静电引力相吸引。

  (2)非专一的物理性键合这是范德华引力起作用,这种作用力发生在被吸附的非离子型分子之间,而不是发生在分子和土壤组分之间。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范德华引力以与其他键力加合的形式发生作用。

  (3)氢键力例如含—NH基的农药分子可通过生成氢键与粘土表面的氧原子及土壤有机物分子内的羰基氧原子结成一体。

  (4)配位键指农药分子与土壤组分分子通过未共享电子对所发生的结合。

  9.4.2.2 迁移

  一些农药的蒸气压(与挥发能力有关)、溶解度(与滞留在土壤溶液中的能力有关)及分配系数(与在气液两相间的扩散能力有关)数据列举在表9-5之中。由此可见,不同农药的性质相差悬殊。表中分配系数D被定义为平衡时农药在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气间的浓度比。一般物质在气相中的扩散能力约是在液相中的104倍,所以当D>104时以液相扩散为主,当D<104时以气相扩散为主。西玛津和二溴乙烯分别是这两种情况的实例。
  本文标题:9.4 土壤中的农药污染物--土壤及土壤污染物化学(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uaxue/733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uaxue/733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9.4 土壤中的农药污染物--土壤及土壤污染物化学(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9.4 土壤中的农药污染物--土壤及土壤污染物化学(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环境化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