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海洋科学导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海洋科学导论 > 海洋水文状况(2)

海洋水文状况(2)

时间:2010-01-29 03:27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12.2.2水温场、盐度场与密度场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都随空间和时间而变,可用场函数来分析,也可用平面或断面上的等值线及其它分析图进行综合分析与描述。

一、海表层水温分布

海表层水温是随机变化的,但借助于统计计算,可以得出其平均分布状况,如图12—3便是多年平均的冬季、夏季海表层水温分布。用该图可以讨论冬、夏季中国海表层水温分布的一些特征。

由图12—3b显见,南海表层水温高而且分布较均匀;尤其是广阔的中、南部海域,水温都在24~26℃上下,水平梯度很小。北部近岸海域水温稍低,粤东沿岸因有来自台湾海峡的低温沿岸流,致使该海域的月平均表层水温可下降到15℃左右。然而这一带海域表层的年平均水温(22.6℃),仍然比渤、黄、东海高得多。当然,与南海南部(如邦加岛近海平均为28.6℃)相比,则属于相对低温区。

东海表层水温冬季分布的明显特点,是西北低而东南高,致使等温线基本上都呈西南-东北走向。高温区在黑潮流域,暖水舌轴处水温可高达22~23℃左右;杭州湾附近却低达5~7℃,长江口外可达5℃以下。大致沿东经124°向北,有暖水舌指向长江口外,这是台湾暖流水影响的结果。东海东北部也有暖水舌向北及西北方向伸展,通常即认为这是对马暖流水和黄海暖流水扩展的迹象。在北伸的台湾暖流水和黄海暖流水暖水舌之间,有明显的冷水舌指向东南,此即所谓“黄海冷水南侵”的结果。

黄海水温分布的突出特征,是暖水舌从南黄海经北黄海直指渤海海峡,其影响范围涉及黄海大部分海域。当然,随着纬度的升高和逐渐远离暖水舌根部,水温也越来越低,即从14℃降到2℃。在东、西两侧,因有冷水沿岸南下,其水温明显低于同纬度的中部海域的水温。黄海的平均最低水温,分布于北部沿岸至鸭绿江口一带,为-1~0℃左右,近岸常出现程度不同的冰冻现象。至于黄海的极端最低水温值,从某些沿岸海洋站的观测记录看,曾经出现低于相应盐度时冰点温度的过冷却现象。

冬季渤海在四个海区中温度最低,尤以辽东湾最甚;即使渤海中部至海峡附近相对较高,也不过1~2℃。由于渤海水浅,对气温的响应较快,故1月水温比2月还低,三大海湾顶部的水温均低于0℃,往往在1~2月出现短期冰盖(详见§12.2.5)。渤海沿岸海洋站,也曾有关于过冷却水温的测报。

夏季各海区表层水温的分布,比冬季均匀得多。渤海和黄海的大部分海域,均为24~26℃。浅水区或岸边水温较高,连云港和塘沽海洋站曾测报31℃和33℃。1990年7~8月济州岛西南海域曾出现异常高温。然而,在某些特定海域,如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顶端,却出现明显的低温区;朝鲜西岸低温区更显著,大同江口附近甚至可低达20℃(图12—3a)。东海和南海比渤海、黄海更均匀,绝大部分海域为28~29℃。南海南部及黑潮进入东海之处曾有高达30℃的报道,泰国湾表层水温在4月份达最高,为31℃。南海某些海洋站也报道过更高的水温,如涠洲岛34.4℃,西沙36.8℃等等。与渤海、黄海类似,东海和南海也在某些沿岸海域,如舟山及浙江沿岸、海南岛东部、粤东及越南沿岸等,出现小范围的低温区,这多是夏季季风等因素所致上升流的影响(§12.4.2),潮汐混合也对近岸低温区的形成起了不小的作用(§12.3.3)。

二、水温的铅直向分布

冬半年在偏北向季风的吹掠之下,感热交换和强烈的蒸发,使海洋的失热更加剧,涡动和对流混合的增强,可使这一过程影响到更大的深度。渤、黄海的全部以及东海的大部分浅水海域,混合可直达海底,在深水区也可达100m乃至更深,致使这一上混合层内水温的铅直向分布极为均匀。这种状态维持时间的长短,因海区而异,一般是由北向南递减。渤海可持续半年多(10~翌年4月),黄海缩短至5个月(12~翌年4月),东海北部4个月(1~4月,图12—4),到东海

南海严格说来并无真正的冬季,所以,这种水温均匀层冬季加深的现象,在其北部海区虽然尚属明显,但远没有上均匀层厚度的区域差异那样突出,更不要说广阔的南海中、南部海域了。即使当北半球隆冬降临之时,这里的上均匀层深度也不大,大约只有50m左右。

春、夏季水温铅直向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季节性温跃层的形成和强盛。由于上层的增温、降盐、减密,形成稳定层结,不利于热量的向下输送,故使下层海水仍基本保持了冬季的低温特征,因而在渤、黄、东海的陆架海域,底层大都有令人注目的冷水区。黄海槽内约25m以深至底层,均为冷水盘踞,至盛夏,上层水温高达25~27℃,底层水温在北黄海仍可低于6℃,南黄海也可低于9℃,而且上均匀层、跃层和下均匀层这种三层结构异常醒目(参见图12—23)。渤海春、夏季水温断面亦有类似分布特征,东海深水区则不然,如图12—5为跨越东海黑潮主流断面的水温和盐度分布,显见在季节性温跃层(约50m)之下,水温随深度仍有较大的变化,在次表层水之下,又出现第二跃层,直至深层水范围,水温随深度的变化才趋于缓慢。

春、夏之交在黄、东海某些海域,还有逆温分布。在济州岛附近及浙江近海一带,也有“冷中间层”或“暖中间层”出现(图12—6)

在南海的海盆深、底层水范围内,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略有回升,例如,自3000m至4000m,水温约上升0.06~0.07℃,这主要是因绝热增温所致。

三、盐度的分布

关于大洋盐度分布与水量平衡的关系,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参见第三章),黄、东海水平衡问题也已有研究,至于大陆径流、河口冲淡水对海洋盐度分布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的事实(§12.3及图12—7)。

渤海的盐度,在四个海区中最低,年平均仅30.0,海区东部至渤海海峡略高,平均可达31.0,而近岸区域则只有26.0上下。盐度分布的变化,与沿岸水系的消长关系密切。例如,冬季沿岸水系衰退之际,等盐度线便大致与海岸相平行;而夏季入海径流增大之时,河口附近大片海域的表层盐度常常低于24.0;在辽东湾顶,可低于20.0;黄河冲淡水影响则可及渤海中部。

黄海表层盐度的分布,既与沿岸流系的盛衰有关,也受黄海暖流及其余脉的强弱进退所左右。冬季,随着黄海暖流的增强,高盐水舌可一直伸入黄海北部,盐度可达32.0,济州岛附近最高,可达34.0以上。此季节,也正是鲁北沿岸流、西朝鲜沿岸流、苏北沿岸流以及“黄海冷水南侵”强盛之际,因而近岸盐度多在31.0以下,鸭绿江口外可低于29.0。至夏季,黄海表层盐度普遍降低,中部大部分海域降至31.0以下,鸭绿江口外,可降至28.0以下。长江冲淡水不仅影响黄海西南部,低盐水舌甚至可影响到济州岛附近(图12—7)。

东海表层盐度分布的明显特征是,西北部的低盐与东部至南部的高盐形成强烈对比,它们之间往往出现梯度相当大的盐度锋;至于锋区的位置和强度的大小,则取决于长江冲淡水的多寡以及黑潮高盐水的强弱。冬季,长江冲淡水势力较弱,近岸盐度在31.0以下,黑潮水域则高达34.7以上。锋面在浙闽沿岸与台湾暖流之间最明显,宽度小而强度大,锋面走向基本与岸线平行。夏季,冲淡水势力极盛,长江口附近盐度降至4.0~10.0,水舌向东及东北方向伸展甚远,锋面位置也随水舌相应东移。

南海表层盐度的分布,近岸和外海的区域差异很明显。近岸海域大多受低盐沿岸水的影响,盐度较低,季节变化较大。例如珠江口附近盐度等值线的分布,就与珠江冲淡水的扩展方向休戚相关:夏季低盐水舌由偏南向逐渐转东,秋、冬季则由偏东向渐次转南和西南,洪水年份盐度低至7.0以下。外海深水区表层盐度的分布,则为季风环流所左右:冬季,来自太平洋的高盐水舌,经巴士海峡一直向西南伸展;南海中部因东侧补偿流北上,低盐水舌则向东北伸展;夏季,西南季风漂流可使南部的低盐水舌向东北扩展,而把海区北部的高盐水挤向北方。然而,与东海相比,南海广阔的中、南部海域,盐度分布总的说来还是相当均匀的,约为32.0~33.6。当然,湄公河等径流冲淡水的扩展,也会使中、西部相应海域的盐度降低。另外,在粤东、海南岛东北和越南沿岸等上升流区,因下层高盐水升达海面,则使局部海域表层出现高盐区。

盐度在铅直方向的分布,浅水海域和深海各有特点。浅水海域盐度的铅直向分布,类似于水温,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冬季同性成层,夏季在上、下均匀层之间有跃层。河口附近因冲淡水盐度很低,密度小,厚度一般不大。长江冲淡水强盛之时,冲淡水舌可伸展相当远,但厚度一般仅10m左右;冲淡水舌之下则有外海高盐水楔入。深水海域盐度的铅直向分布,层次较多也较复杂。如图12—5,最高盐度值出现在次表层内,近35.0;到中层水,盐度则出现一个极小值,低于34.3;中层之下,盐度复又缓慢上升。南海也有类似的分布特点,但是与东海相比,其中层盐度极小值升高,而次表层盐度极大值降低,并且随着离吕宋海峡向西向南距离的增加,这种变化也愈趋明显(参见§12.3.2及图12—25)。

四、密度的分布

由于受水温和盐度的综合作用,中国近海表层的密度,冬季明显大于夏季。冬季又以渤海中部、北黄海中部、南黄海东部至东海中、北部海域最高,密度超量可大于25.0。东海南部及南海北部因水温较高,密度超量降到24.0上下;南海中、南部水温更高,则进一步降到22.0左右。相对于各海区中部的高密水,沿岸水则密度较低,如莱州湾21.5,长江口至杭州湾一带更低,在15.0以下。

冬季在舟山外海,于50~100m等深线之间,形成一个高密度水域,核心部分密度超量可达25.5以上,其形成与台湾暖流水北上后降温有直接关系。由于暖流水的盐度明显高于西侧和北面的沿岸水,也略高于其东侧的东海混合水,所以北上降温之后,便形成了高密度中心区。

夏季,各海区密度普遍降低,渤海中部的密度超量降至19.0~20.0,海湾和河口附近降得更低,最低在东海长江口附近,可低于10.0。

密度的铅直向分布,与海水层结是相应的,一般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也不排除在特殊海域或特定季节内,会出现特殊的分布。在秋、冬季海面降温增盐剧烈之时,会导致海水层结不稳定,发生对流混合,最终使对流层内密度分布均匀,浅水海域则从表至底完全均匀。春、夏季节,相应于温、盐跃层,也会形成密度跃层,在渤、黄海和东海北部,季节性的密度跃层,与季节性的水温、盐度跃层,往往是“生消与共”的。

海洋中等密度面的分布,并非总能与等势面重合,尤其在黑潮等强流海域,因与地转偏向力相适应,等密度面的倾斜更为突出(图12—8)。

五、水温和盐度随时间的变化

渤海、黄海和东海的绝大部分都位于温带,四季交替明显,表层水温和盐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年周期为主。当然,在不同的海区也各有差异,在其他层次,变化的情况则更复杂。

由于太阳辐射年周期变化的影响,表层水温的年周期非常明显。图12—9a为南黄海中部水温年变化过程曲线,它可描述渤海和黄海大部分海域水温变化的主要特点,例如,表层变化近似为正弦曲线形式,但不完全对称。图12—9b,c分别为东海北部及南海北部的水温过程曲线,虽仍能看出有年周期,但曲线已很不正规,尤其东海北部,扰动更多。对比a,b,c三图,明显看出随着海区所处纬度的降低,水温渐次升高,其中尤以年最低温度值的升高更突出;也正因为如此,表层水温年较差便随纬度的降低而降低。据统计,渤海年较差一般为23~28℃,有些海域还大于28℃;黄海为16~25℃,东海为14~25℃,南海则大都在10℃以下。南海中、南部海域,不仅表层水温高,而且年过程曲线也不再为一峰一谷,水温1年有2次峰值,分别出现在4~5月和10~11月。作为渤、黄、东海表层水温最高值出现时间的7~8月份,在这里,却为两峰之间的相对低温期,这一特点由图12—10a看得很清楚。单峰型的北部和双峰型的中、南部海域,大致以17°N为界,后者在7~8月水温反而比4~5月有所降低,这既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有关,更与辐合带这段时间正处于南海中、南部海域的上空导致阴雨连绵有关。

表层之下各层次的水温年变化,比表层复杂得多(图12—9a、b、c)。过程曲线多峰多谷,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特征相差甚远,原因是受内波影响及冷、暖水入侵的干扰。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逐层推迟,一般是出现在秋、冬季对流混合刚达该层之时。

中国近海表层盐度的年变化,区域差异较大,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河口浅海型,外海型及混合型。第一种类型,因受河川径流影响最显著,年较差甚大,如长江口、珠江口及其附近海域。第二种类型主要受外海水控制,年较差小而盐度值较高,如黄海中部、东海黑潮区和南海中部等。第三种类型既受到外海水的制约,又受到近岸水的干扰,如图12—9e,秋、冬季表层盐度高达34.0以上,是对马暖流水影响的结果,夏季表层盐度却降到31.5左右,显然受东海陆架混合水扩展及混合的影响。表层之下盐度的年变化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形态,这是跃层、内波、对流混合、高盐与低盐水团的消长变化等等各种因素制约与综合作用的结果。

表层水温日变化,从热量收入来看,应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的日周期变化,如图12—11所示,最高温度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在凌晨4~6时。但是,云和风以及浅海区潮流的日变化,也常起重要的作用,据统计,在同样的风力下,有云和无云,日较差有时可差1倍。不同海区不同季节以及不同水层,日变化的特点以及日较差的量值,也有明显的差别,如图12—12a及表12—2。如果说,在图12—11和图12—12a中,从表层水温日变化尚能明显看出太阳辐射周期的影响,那么,表层之下这种影响则几乎荡然无存。如图12—12a中,在15m及其下各层,几乎看不出日周期的蛛丝马迹,倒是由于跃层、内波振荡,不仅使其周期变得复杂,而且变幅也大大超过表层,甚至可为表层的5倍。底层水温的日变化,在黄海冷水团盘踞范围之内,一般不大,但在冷水团边缘,因冷、暖水互相角逐时有进退,故变化亦趋复杂(图12—12a)。

表12-2渤、黄、东海近海区水温日变幅

(△θ/℃)平均值(节录自文献)

表层盐度的日变化也比温度复杂。近岸因受潮汐影响,常有明显潮周期,即涨潮时增盐而落潮时降盐。外海表层盐度日变化一般比较小,但规律性也较差。就季节性而言,夏季日较差最大,约0.3~0.4,春季次之,秋季和冬季最小,在0.2以下。从海区来看,东海西部沿岸日较差最大,可达4.0以上,其次为南海北部沿岸,再次为渤海,然后顺次为东海外海、南海外海,而台湾以东海域日较差最小,仅0.1左右。

表层之下盐度的日变化,一般比表层小,但若有跃层存在,则另当别论,因为内波振荡,不仅使日变化出现复杂的短周期,而且日较差的量值甚至会大大超过表层(图12—12b及图12—13)。
  本文标题:海洋水文状况(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haike/1075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haike/10756.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水文状况(1)
欢迎你对海洋水文状况(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海洋水文状况(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