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高中地理(95版)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高中地理(95版) > 常规能源-7.2(3)

常规能源-7.2(3)

时间:2010-06-21 18:4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目前,我国石油可开采的探明储量还不多。近10多年来,我国石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1亿吨。随着我国工农运输业的迅速发展,石油生产已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我国可能由石油出口国变为石油进口国。

水能的特点  水能是可再生的能源,可持续地利用它来发电。水电站投产以后,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而且水电站除发电供给能源以外,为水电而修建的水库,大多还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水产、改善自然环境、旅游等综合效益。水电同火电比较,修建大型水电站要建坝拦水,工期较长,投资较多。但是,如果把发展火电需要新建的煤矿、铁路工程一并计算在内,有些水电站建设工期并不比建火电站长,投资也相差无几。水电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干净的能源。

建水库筑坝拦水,大多要淹没农田、迁移居民,并且水库蓄水量受降水量变化的影响,枯水期发电量受限制。但是,从全面衡量,水能发电是比较理想的能源。

水能的分布和利用  世界上水能分布也很不均。据统计,已查明可开发的水能,我国占第一位,以下为俄罗斯、巴西、美国、加拿大、扎伊尔。

现在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国家,普遍重视水电的开发利用。有些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开发水电,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

世界上水能比较丰富,而煤、石油资源少的国家,如瑞士、瑞典,水电占全国电力工业的60%以上。水、煤、石油资源都比较丰富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一般也大力开发水电。美国、加拿大开发的水电已占可开发水能的40%以上。水能少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如德国、英国,对仅有的水能资源也尽量加以利用,开发程度很高,已开发的约占可开发的80%。水、煤、石油资源都很贫乏的国家,如法国、意大利等,开发利用程度更高,已超过90%。委内瑞拉盛产石油,水电比重也占50%。由此可见,许多国家发展电力工业,都优先发展水电。

我国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的约有3.8亿千瓦,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长江三峡、西江中上游)、西北(黄河上游)地区。到1990年全国仅开发利用了9.5%,尚未开发利用的占绝大部分。因此,我国开发水电的潜力很大。

生物能的利用  生物能是指用动物或植物的能量作为能源。人类很早就利用生物能作为能源,打柴生火,取暖熟食。后来又使用牲畜犁地、拉车、推磨。我国广大农村长期以来一直以燃烧柴草、秸秆作能源,耕种、负重主要靠大牲畜。新中国成立后,农业机械在农村中得到广泛应用,农村用电、烧煤、用油的数量已增加,但主要还是以秸秆、柴草作生活燃料,以大牲畜作役力。这同工业发达国家农村的情况不同。发达国家民用能源基本上是石油、电和煤气。秸秆不作燃料,而是用作饲料和肥料。饲养牛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乳、肉,不作役力使用。

我国农村主要靠燃烧秸秆和柴草做饭,而烧秸秆和柴草的热能利用效率只有10%左右,大量热能没有利用,这是很大的浪费。更重要的问题是,这种不合理利用生物能的方式,使秸秆不能作有机肥料还田,土壤的有机质得不到补充,土壤与农作物之间物质循环遭到破坏,以致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不能迅速提高。有的农村由于缺柴,滥伐林木,乱铲草皮,植被受到严重损毁,进而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解决我国广大农村能源不足的办法,在开发能源方面,主要是结合植树造林,努力营造薪炭林;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小水电;因地制宜,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天然能源。在节约能源方面,推广省柴灶是最迅速、最现实、最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南方各省大力建设小水电站,使许多农村地区也用上了电。

 

问题和练习

 

1.煤和石油作为能源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在世界上如何分布不均?

2.我国煤、石油、水能在地区分布上各有什么差异?在利用上如何取长补短,发挥各地区的优势?

3.本地的能源主要是哪些?有无利用不当的情况?应如何改进?

4.我国广大农村生活用的燃料严重不足,试联系本地情况,说明应如何解决。


  本文标题:常规能源-7.2(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gaozhong/1362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gaozhong/13625.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常规能源-7.2(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常规能源-7.2(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