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质学基础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质学基础 > 早古生代我国地史概况(2)

早古生代我国地史概况(2)

时间:2010-07-02 20:32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从中国下古生界看中国地史发展主要特征

  由于加里东运动,志留纪末期发生了最大的海退,海水面积缩小,古陆面积扩大,地理环境发生很大变化。

  表12-1是中国部分下古生界地层划分对比表。表中列举了三类代表地区,即北部稳定区(华北地台)、南部稳定地区(扬子地台)和东南活动区。北部稳定区以河北省唐山市开平为代表,岩层出露完全,构造简单,岩性典型而横向少变化,如下寒武统馒头组以紫红色页岩为主,中寒武统张夏组以鲕状灰岩为主,上寒武统以含竹叶状灰岩为标志;至奥陶系则从薄层灰岩、白云岩发育成中、下统马家沟组厚层纯灰岩。下古生界盖层总厚度可达1400m左右,反映一次海侵海退过程。南方稳定区以鄂西宜昌为代表,从下寒武统砂页岩过渡到中、上寒武及奥陶系碳酸盐岩,也反映一次海侵过程;但到早志留纪,沉积了厚度较大、含有笔石的黑色页岩沉积,通称笔石页岩相,反映海水滞流,局部地区海水较深,一般生物不能存活。但中志留世以后也发生大规模海退,下古生界总厚度可达2000m以上,最厚可达三、四千米以上。东南活动带沉积厚度更大,横向变化也很大。

表12-1中国部分下古生界地层划分对比表

  ①上马家沟组,一种意见划分为下奥陶统

  根据表12-1,大体可以看出如下地史发展特征:(1)中国南方,寒武纪海水入侵较早,故下寒武统地层齐全,化石也较丰富,如云南划分为梅树村组、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是中国下寒武统标准剖面出露的典型地区。中国北部,寒武纪海水入侵稍晚,故下寒武统层位2略高。但中、上寒武统岩层发育较好,依次划分为“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是北方稳定型地层划分的典型地区。(2)中国南方海水退出也较晚,如扬子地台大部地区从中志留世开始海退;而中国北方海水退出较早,如华北地台从上奥陶世开始海退。因此,南方下古生界包括寒武系、奥陶系和下志留统(局部地区可能有中、上志留统),而北方下古生界只有寒武系和下、中奥陶统,缺上奥陶统和志留系。(3)南方下古生界厚度较大,岩性也比较复杂;而北方下古生界厚度较小,岩性比较单纯,说明南方陆壳比北方的活动性要大些。(4)志留系全部缺失或部分缺失,是加里东构造运动的反映,此时由于地台对接,或者地台边缘褶皱,陆地面积增生,海水覆盖面积减少,地理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四、中国早古生代矿产

  据现有资料,我国下古生界中已发现磷、石膏等重要矿产。

  (一)磷(磷块岩)矿

  云南东部(昆阳)、四川西部(峨眉)、贵州(开阳)、湖北北部(襄阳)、湖南西部以及安徽中部等地的下寒武统底部,有分布普遍的磷矿层位,并形成重要矿床。重要磷矿主要分布于古陆边缘地带,如康滇古陆东侧,江南古陆西侧,秦岭淮阳古陆两侧。由于古陆长期风化剥蚀,在海侵过程中含磷物质大量搬运入海,沉积成矿。寒武系底部磷矿是我国重要的磷矿资源,对于发展农业生产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石膏

  在山西吕梁山东麓,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上部,含有石膏层,厚数米至十数米。山西西北部黄河附近,中奥陶统灰岩中也有石膏与白云岩共生。中奥陶世后期,发生海退,而当时山西一带地势较高,因此出现一些潟湖和闭塞海湾,石膏的形成可能与此有关。

  (三)石灰岩

  我国下古生界为海相岩层,其中石灰岩分布很广。特别是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因中奥陶世海侵达到最高潮,普遍沉积了厚层而质纯的石灰岩(马家沟组灰岩),为具有工业价值的水泥原料及冶金工业原料。

  此外,在西北祁连山一带下古生界中发现有与地壳强烈拗陷及火山喷发有关的铜矿。近来在太行山东麓下寒武统馒头组页岩中发现含铜砂页岩,可以作为找铜矿的线索。在我国南部的下寒武统地层中往往含有“石煤”层,炭质含量高的可作燃料,其中还常含有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具有更大价值。川西地区,由于中奥陶世海侵超覆,在中奥陶统底部的侵蚀面上有鲕状赤铁矿层。滇东地区,在上志留统地层中夹有铝土矿层位。


  本文标题:早古生代我国地史概况(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hi/1511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hi/15119.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早古生代我国地史概况(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早古生代我国地史概况(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