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城市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城市地理学 > 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2)

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2)

时间:2011-02-14 14:4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四、城市地形

地形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从城址选择、用地选择、功能区组织到道路、工程管网、绿地布局以及城市景观的组织无一不受地形的影响。就城市建筑工程经济角度来看,影响最广的是地面坡度。从建设角度考虑,平原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多,山地则需要更大的工程措施和投资。但过于平缓,当坡度低于0.3%时,则往往不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不同建筑物对坡度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坡度可以适应不同的活动、不同建设,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不同坡度对城市活动和使用限制可参见表10-1。

表10-1的规范仅供参考。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限制也将会减小。

当城市用地不够时,人们常利用某些有利条件以人工挖山填土的方式,向海、向一切低地和山坡要地,增加城市建设用地。新填的土地质地松软,其结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再组合,需要一定的工程措施方可作为建设用地。在山坡上,由于人工开挖,土壤裸露,经雨水冲刷常造成水土流失。均匀分布在斜坡上的水流形成片蚀;呈线状流动的暂时水流有可能产生冲沟,冲沟进一步发育有可能分割城市、破坏道路、管网和建筑物。水土流失一方面将大量泥土砂砾堆积在坡度较缓处;一方面使土壤中氮分常随水冲走,流入河湖,有可能造成水污染,毒死鱼类。由于地形发育过程的特点,加上常年累月的侵蚀和风化,以及不可忽视的人为的影响,造成斜坡不稳,可能导致滑坡和山崩,破坏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改变地表,铺设沥青路面,使市内地表透水性减小,雨水极少下渗,导致部分小河得不到地下水的补给,日渐干涸,而雨水通过市内排水设施直接汇入大河,使大河水量剧增,有可能造成洪水泛滥。洪水泛滥的原因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预防洪水的措施可能有两种:一是筑堤防洪,“使洪水离开城市居民”,一是对泛滥平原进行分区规划,经常泛滥的地区只作农用不建城市,“使城市居民离开洪水”。人们对洪水的防范措施取决于人们对洪

表10-1 不同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水的感应,这种感应与洪水可能发生的频率有关。如洪水经常发生,人们思想较为重视,防范措施较严;反之,如洪水不经常发生,人们思想不重视,则很少采取防范措施,但偶尔发生一次,损失很大。大多数城市洪水发生频率不高,人们思想不重视。但防范不力,可能会遭受洪水危害。

五、城市气候

城市气候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要素,是影响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组织的环境因素之一。气候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以风最为显著,风主要是指风速和风向。工业生产是绝大多数城市的经济支柱。在目前生产技术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扩大,难免产生污染。为了尽量减少工人上下班的旅途消耗,工厂又不能远离城市、远离居住区。为了尽量争取新鲜空气,居住区就应该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如果有两种盛行风向,并成180度,则应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布置工业区,下风布置居住区;当两个盛行风向成一夹角,非盛行风向的风频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居住区就位于夹角之内,工业区布置在相对应的方向为宜。在我国,一般偏南盛行的风速小于偏北盛行风的风速,多数房屋朝南的情况下,工业区应尽量不要放在偏南风的上风向。对于有害卫生的大型工业联合企业,应根据定额要求,设置卫生防护带。

除盛行风向外,一些地方性风,如海陆风、山谷风等,对城市功能布局也有一定影响。

由于城市上空尘粒多,尘粒能吸收太阳辐射,使其自身增温辐射,引起日间城市气温比郊区高。城市中因人群呼吸、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家庭生活都放出大量热气、尘埃和废气。废气中的CO2能吸收长波辐射而不能吸收短波辐射,能使城市增温。城市多雾,可阻止夜间地面辐射,致使城市温度较高。城市是以钢筋混凝土为主的人造下垫面,有反射辐射和热辐射,也可使气温增高。因此,城市年平均气温一般比郊区高0.5—1℃,冬季平均气温高1—2℃,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气温较高,同蒸发过程也有很大关系。乡村水体较多,蒸发旺盛而热量减少;相反,城市内不透水地面逐渐增多,水体较少,蒸发不旺盛也是市内热量得以积蓄的原因之一。

与热岛有关的另一种现象就是有大量微小粒子悬浮于城市上空,呈盖子形状,称为尘盖。这些空中尘粒常吸附许多有害物质,不仅降低城市能见度,而且带有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由于尘盖的存在,更加延缓了城市热量的扩散,加强了热岛效应。这种现象如遇上稳定的逆温层天气条件,往往发生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

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合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

六、城市植被

在人类大量使用汽车之前,总是沿着一些干道建房子,并以大片农田和树木相间隔。随着人类活动增加,工厂、住宅和商业中心拔地而起,大片农田被侵吞,树木被砍伐,植被遭破坏,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噪声问题。

绿化是城市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城市环境各个要素中,起着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作用,被誉为城市环境的“绿色卫士”。它的作用主要有:①净化空气。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有些植被叶片还能减轻二氧化硫等对环境的影响,并能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放射性物质,吸附烟灰和粉粒,保持空气新鲜。②减弱噪声。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利用各种条件种植树木、花草和灌丛是降低噪声传播的有效措施。据一般调查,有绿化带的街道比没绿化带的街道噪声小8—10dB。③调节、改善小气候。郊区大面积的森林和宽阔的防护林带、马路上浓密的行道树和分布在城区各地大大小小的公园和绿地,对城市不同地段的温度、湿度和风速都有良好的调节效果。此外,绿化能保持水土,保护农田,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对有害气体比较敏感的植物还能够监测大气污染,起到指示报警作用。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城市绿化易受到侵占和破坏,绿地面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其结果是未能充分发挥城市环境的“绿色卫士”作用。


  本文标题: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chengshi/2516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chengshi/2516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