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6)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6)

时间:2012-10-26 18:3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57凝结高度 未饱和的湿空气在绝热上升过程中,因膨胀冷却,温度降低,从而使相对湿度不断增大,当到达一定高度时,相对湿度增大到100%,达到饱和状态,空气中的水汽便开始凝结。水汽开始凝结的这个高度称为凝结高度。凝结高度的高低取决于近地空气层的湿度大小。湿度大,凝结高度低;反之,则高。凝结高度的计算公式h=123(t0—τ0)。式中h为凝结高度,t0为百叶箱温度,τ0为近地面空气层的露点温度。利用这一公式也可粗略地计算天空中对流云的云底高度。
358露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表或地物(如石头、瓦片、农作物的叶面等)上凝结而成的水滴称作露。傍晚或夜间,地面逐渐冷却,使近地层空气也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表面就有露滴生成。最有利于生成露的天气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晴朗利于辐射冷却,微风利于新鲜空气补充水汽。观测表明,一夜的露水量相当于0.1—0.3毫米降水,一年可达数十毫米,对植物生长很有好处。同时,水汽凝结时放出热量,对植物也有保温作用。
359霜 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地物上直接凝华而成的冰晶,称为霜。霜呈白色,具有疏松的晶体结构。霜的成因与露相似,只是近地层空气的温度必须低于0℃,这是形成霜与露的主要区别。生成霜的有利条件是晴朗微风的夜晚。夜间晴朗有利于地面或地物辐射降温;微风则可使贴地层空气得到更换,送走已经产生过水汽凝华的较干空气,送来水汽充足的湿润空气,供凝华。无风时,可供凝华的水汽少;风大时,会使上层较暖空气与贴地空气混合,导致近地层空气降温缓慢,均不利于霜的生成。霜的水量少,对植物没有明显的好处,也没有什么坏处。霜和霜冻不同,霜冻是指农业气象学上的温度突然剧降而引起的植物冻伤、脱水死亡现象。
360雾 悬浮在近地层空气中的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构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常使视野模糊。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时称为雾。当大于1公里小于10公里时则称轻雾。雾的成因主要是近地面空气层降温增湿引起的。根据降温增湿的程度和形式不同,一般将雾分成: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等。雾对交通和航运事业很不利。另外,在多雾地区,日照明显减少,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不良。
361雾淞 有雾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物体上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在物体上冻结形成的乳白色冰晶物,称为雾淞。也叫“树挂”。雾淞常呈毛茸茸的针状或表面起伏不平的粒状,大多附在细长的物体或物体的迎风面上,结构松脆,受震容易塌落。在电线上凝附得太多时,可坠断电线,对通讯和高压送电造成不良影响。但是,雾淞融化的水分,对北方越冬作物很有利。雾淞和霜的主要区别是:霜主要形成在晴朗微风的夜间;雾淞则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均可形成,一般在有雾的阴天形成。霜形成在物体水平表面上;而雾淞则形成在物体与地面相垂直的表面上。雾淞,可以在风速很大的条件下形成。
362雨淞 有时,过冷却雨滴在温度低于0℃的地面、地物或树木上,冻结形成透明的或毛玻璃状的冰层,称为雨淞。雨淞常在初冬或早春(温度为0—5℃)时出现。密度在0.5—0.9克/厘米3之间。雨淞是我国北方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它的出现常导致通讯线路的中断,妨碍铁路、公路的运输。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危害也很大,它会压死秋播作物,并能使牲畜吃不到草料而大批死亡。
363云 悬浮在空中由大量水滴、冰晶或二者的混合体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底部不接触地面。云是由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凝华)所致。按云底的高度,可分为高云、中云、低云三个云族。云的运动可显示气流的移向、移速;云状的演变常常也能表明大气的结构状况和天气的变化。云和雾没有本质上的不同,区别仅在于雾的下界是地面,而云底和地面间有一段距离。
364云状 云的外形。按云状特征的不同,大体可划分为十个类型
 
其中高云距地高度均在5—6千米以上,完全由冰晶组成;中云在2.5—5千米间高空,属于冰水混合云;低云的高度在2.5千米以下,基本是水滴组成的。一般情况下,降水多产生在中低云内。
365云量 观测时,将天空分为10等分,其中被云遮蔽的份数,即为云量。云量由估计而得。碧空无云,云量为0;云蔽天空6份,云量为6。高、中、低云共同蔽天的份数,称“总云量”;低云蔽空份数,叫“低云量”。地球表面云量分布很不均匀,赤道附近全年云量最多,南北纬20°—30°沙漠地区的云量最少。
366云图 实际拍摄的各种标准云状照片的图片集称为云图。它是由国家气象局或国际气象组织统一规定的,做为各级气象台站的专业工作者和各有关部门,在观测云状工作中参考使用。在我国出版的“中国云图”中,还拍摄了闪电、龙卷风、冰雹、虹霓、雾、雾淞、雨淞、尘卷风等有关天气现象的图片资料。
367降水 从天空云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的总称。主要有雨、雪、雹等。降水的基本条件是:空中要有充足的水汽,同时有明显的上升运动。水汽在上升过程中,不断地在凝结核上发生凝结,并在升降过程中,水滴经碰并作用逐渐增大,当水滴的重量大于上升气流顶托力时,就降下来形成降水。降水情况通常用形状(雨、雪、霰、雹)、降落性质(连续性的、阵性的),以及测得的降水量(毫米深度)等来表示。
368雨 从云中降落的液体水滴。雨滴直径均大于0.5毫米。直径小于0.5毫米称毛毛雨。雨滴是无色、透明的,但在降落过程中吸收和掺杂了空气中的尘埃等微粒和各种气体,才使它带有一定的颜色。有时因龙卷风或台风影响而形成各种“奇雨”。如“鱼雨”、“血雨”、“金属雨”、“银币雨”“谷雨”等。
369雪 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具有六角形的星状、片状或柱状的固体降水,称为雪。它是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在冰晶微粒上凝华增长形成的。分子论观点认为,冰的分子排列成六角形时,结构最稳定。当冰晶在空气中浮游时,因六个角向外凸出,接触的水汽最多,凝华增长也最快,形成为多彩多姿的雪花。当雪花从云中降落时又经历各种温度条件和水汽条件的气层,造成雪花的形状也就千变万化。据有人分类,雪花形状竟多达一万种以上。降雪对农业非常有利,积雪可以防止越冬作物受到强烈低温的冻害,也可保墒防旱、肥沃土壤、杀死越冬害虫。农谚“麦盖三床被,枕着馒头睡”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3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31.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6)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大气(6)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