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水文(12)

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水文(12)

时间:2012-10-26 11:33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795重力水  指仅受重力作用在土壤或岩石的裂隙中运动的水,如泉水、矿坑涌水、井水等。当重力水向下运动遇到下层干燥土壤时,则转为其它形态的水。
796岩浆水  地壳中岩浆凝固时放出的水汽,在沿着裂隙上升的过程中凝结形成的水。
797原生水  即“岩浆水”。
798 凝固水  在沙漠地区,空气中的水汽进入沙子孔隙中,当温度降低时,凝结成水珠,聚积起来形成的地下水。
799岩石的容水性  在自然充水的条件下,岩石具有的容纳外来液态水分的性能,称为岩石的容水性。岩石的容水性主要决定于岩石孔隙的性质和数量,特别是空隙有无连通,通道的宽窄、曲折情况等。同时,水的性质(尤其是水的粘滞性)对岩石的容水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800容水度  在自然条件下(常温、常压)单位体积的孔隙岩石中所能容纳水分的最大含量。
801岩石的给水性  在重力作用下,一定数量的水从饱和含水层中,自由流出一定数量的性能。
802岩石的持水性  在重力作用下,岩石依靠分子力和毛细管引力,在岩石空隙中保持一定液态水量的性能。
803岩石的透水性  岩石本身能使水透过的性能,称为透水性。对岩石透水性起主导作用的是空隙的大小,其次是孔隙的多少。空隙愈大对水流的阻力愈小,水易于流动,所以透水性就好,卵石、粗砂以及裂隙或溶隙发育良好的块状岩石的透水性最好;黄土、亚砂土以及裂隙或溶隙发育不良的块状岩石,透水性次之;粘土及致密的块状岩石透水性最差,一般称为不透水岩石。
804渗透  也叫“渗流”。重力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透。
805含水层  透水性能很好的岩层和土层,地下水容易进入空隙,使空隙充满水,并且水也容易从空隙渗出。这样的岩层和土层称为含水层。含水层是地下水运动和储存的地层。
806隔水层  透水性能差的岩层和土层,由于空隙小,地下水很不容易从这一层渗透过去。这样的岩层和土层称为隔水层。
807上层滞水  是地表以下,地下自由水面以上的地带中局部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它是由大气降水或地表水在下渗途中,遇到局部不透水层的阻挡后,在其上聚积起来的地下水。特点是:分布范围较小,补给区与分布区一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或地表水的入渗,以蒸发、下渗或向隔水层边缘流散的方式排泄,水量一般不大,季节性变化明显,有的多雨季节出现,干旱季节消失,故动态变化极不稳定。由于上层滞水的水量有限,季节性变化大,一般只能作为小型或暂时性的供水水源。
808潜水  是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潜水一般埋藏在第四纪疏松沉积物的孔隙中或出露于地表基岩的裂隙中。潜水的埋藏深度及含水层厚度各处不一,有时相差很大。这种地区差异取决于地质、地貌条件,其中以地貌的影响最显著。山区地貌切割厉害,潜水埋藏深,一般深达数十米,甚至百余米,含水层厚度差异很大。平原地貌切割微弱,潜水埋藏浅,一般仅数米,甚至出露地表形成沼泽,含水层厚度差异较小。在同一地区,潜水埋藏深度及含水层厚度也因时而异,在多雨季节,补给量较多,因而含水层厚度增大,埋藏深度变小;干旱季节相反。潜水的补给区与分布区是一致的,潜水的补给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潜水的排泄有两种方式:一是水平排泄,即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流动,最后在地形低洼处直接补给地表水,或以下降泉的形式出露于地表。由于水平排泄是水分和盐分一起排泄,因此一般只能引起水量的差异;二是垂直排泄,即潜水在径流过程中,还通过包气带进行蒸发。由于垂直排泄只排泄水分,不排泄盐分,结果导致潜水浓缩,矿化度升高,在潜水埋藏较浅的干旱地区,常常因此导致土壤的盐碱化。潜水一般埋藏较浅,分布较广,便于开采,因此广泛用作供水水源,由于含水层之上无稳定隔水层存在,所以潜水容易受污染。
809潜水面  潜水的自由表面称潜水面。潜水面通常是一个起伏的曲面,一般向邻近的低洼地区——潜水的排泄区倾斜,如冲沟、河谷等。它的起伏与地貌大体一致,但比地貌起伏要小。
810潜水位  潜水面的绝对标高称为潜水位。
811潜水埋藏深度  潜水面至地面的距离称为潜水埋藏深度。
812含水层厚度  自潜水面向下到隔水层顶板之间的距离称为含水层厚度。
813潜流  潜水在重力作用下,由潜水位较高的地方向潜水位较低处流动,称为潜流。
814地下水的补给  含水层从外部(如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水以及其它含水层的水等)获得水量补充的过程,称之为地下水的补给。
815地下水的排泄  地下水从含水层中流出并转化为地表水或大气水的过程,称为地下水的排泄。
816承压水  指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重力水。承压水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凿井时如果遇到承压水层,往往可以得到大量的地下水。承压水在适当条件下还可涌出地面,故又称自流水。承压水埋藏较深,水的运动取决于静水压力,水量比较稳定,而且不易受污染。承压水的补给区一般小于分布区,而且距分布区较远。承压水靠潜水补给,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承压水主要通过泉水的形式排泄。
817自流水  即“承压水”。
818承压水位  承压水具有较大的静水压力,当打井或钻孔穿过顶板(上隔水层称顶板,下隔水层称底板)时,便产生水位上升现象,水位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上升时,这个稳定水位叫做该点的承压水位,或称测压水位。
819测压水位  即“承压水位”。
820水头  自隔水层顶板的下底面算起,到承压水位之间的垂直距离叫做该点的水头。即承压水在静水压力作用下所上升的高度,所以水头有正水头和负水头之分。
821全自流水  当承压水面高于地面高程时,井或钻孔一穿透隔水层顶板,水便可以自流喷出地表(正水头),叫做全自流水。
822半自流水  若承压水面低于地面高程,当井或钻孔穿透隔水层顶板时,水只能上升至地表以下一定高度(负水头),称为半自流水。
823自流盆地  埋藏自流水的向斜构造或构造盆地,称为自流盆地。我国的自流盆地分布很广,四川盆地就是典型的大型自流盆地。澳大利亚中部的自流盆地也相当著名。自流盆地按水文地质特征可分为:补给区、承压区和排泄区三部分。
  本文标题: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水文(1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73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73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水文(1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学地理教学实用手册--水文(1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