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课程改革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课程改革 > 探究活动案例(3)

探究活动案例(3)

时间:2014-07-28 15:26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2. 播放DISCOVERY的《大白鲨》片段暴光“割翅”场面。
  3. 学生创编配乐短文,感受“割翅”的痛苦。
  请同学交流感想,代表发言。
  板书:酷渔滥捕
  
  三、本课小结
  海洋是博大的,但海洋不是无限的;海洋给予了人类很多很多,人类回报海洋的也不应该只有索取,还应有保护和爱护。
  投影:保护海洋人人有责
  
  四、反馈练习
  选择题(以下每题的4个选项中,有1个或2个是正确的)
  1、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来自()
  A、陆地上生产过程B、海岸活动
  C、海轮泄漏D、生活污水排放
  2、下列行为可能造成海洋生态破坏的是()
  A、大量捕捞海洋生物B、任意进行造田
  C、清除港口水面垃圾D、发展海水淡化技术
  
  五、作业
  策划、组织或亲身参与一次保护海洋环境的实践活动,并将感受记录下来,与同学、朋友或家人交流。
  

  附录2:探究赤潮的成因
  
  一、读图1和图2找出赤潮发生次数最多和发生面积最大的地区。
  二、读图3思考造成海水污染的物质主要来自哪里?
  三、读图4和图5分析造成海水质量差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方面?


案例三: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上册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分析和想象能力,是历来教学的难点。不少学生看书不懂,听讲也没兴趣。为此,本课在讲授时设计了“撰写我自己的回忆录第一章”的课堂活动。
  [活动步骤]
  一上课,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我们要学习地球公转运动了,这是难点,请大家努力”,而是提出一个任务——撰写我自己的回忆录第一章,这一章描述我出生那一天的日月情况,如描述“我生日那天的阳光是怎样照射的?”,研究“不同的月份出生的人性格不同有科学依据吗?”等等,激发不同的学生都去探索“我与地球公转”。
  课堂上,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生日月份自发分组,同一组的学生开始一起探索教材上的基本知识,在掌握公转、自转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写自己的“回忆录”。活动过程中那些空间分析能力较差的学生,与空间智能优势的同学分工合作,也能兴致勃勃地去探究。
  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对知识主干做了有针对性的讲解,主要是解答写“回忆录”会遇到的“技术问题”,这个过程使基础知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地理意义”初步得到落实。之后学生们以组为单位对“回忆录”的写法进行交流,不同类型的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疑惑,教师也参与讨论。最后每一个学生制定了适合自己的“回忆录”写作方案。
  [课后反馈]
  课后作业为写自己的“回忆录”,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我出生那天的日照图”,学生做作业的认真劲出乎教师的意料。(北京四中刘刚提供,引用时略作修改)
  
  
  案例四: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设计思路]
  用实验引入探究式学习。
  [活动步骤]
  1.根据兴趣,选择做一个小实验并完成。
  实验一:当厨房水池里的废水要防掉时,先等水平静下来,然后拔掉塞子,观察水是如何流走的。如果是旋转流下,转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实验二:拿一把雨伞,将其撑开比作北半球,则伞顶端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若雨伞不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则发现水珠从伞布上沿“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匀速转动时,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流动轨迹是否和刚才相同?如不同,水珠偏离“经线”的方向是什么?其具体的探究过程为:
  (1) 分析原因。根据实验观察结果,联系地转偏向力的知识,找出原因所在。尝试运用图示法辅助思考和表述。
  本文标题:探究活动案例(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kegai/107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kegai/107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探究活动案例(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探究活动案例(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