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百科全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理百科全书 >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Shamo)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Shamo)

时间:2015-10-18 10:35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Shamo)
  中国第3 大沙漠。位于北纬39°30'~42°,东经98°30'~104°,面积约4.43 万平方公里。主要属内蒙古额济纳旗和阿拉善右旗,东部小范围属阿拉善左旗。巴丹吉林系蒙古语,沙漠以一居民点而得名。
  地质构造上属阿拉善地块,地貌形态缓和,主要为剥蚀低山残丘与山间凹地相间组成,第四纪沉积物普遍覆盖于地表,形成广泛分布的戈壁和沙漠。在沙漠范围内,除东、南、北部有小面积的准平原化基岩和残丘外,广大地区全为沙丘覆盖,其中流动沙丘占83%。西部边缘的古鲁乃湖、北部的拐子湖、东部的库乃头庙附近有以梭梭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沙丘高大密集,其中高大沙山占沙漠总面积的61%,高度多在200~300 米,最高可达500 米,有叠置沙丘的复合型沙山、金字塔型沙山及无明显叠置沙丘的巨大沙山等3 种形式,单纯的沙丘链所占面积较小。仅在沙漠的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有许多内陆小湖(俗称海子),约有144 个,面积一般为1~1.5 平方公里,最大深度可达6.2 米。多为咸水,不能饮用。
  湖周植物生长茂密,多为湿生、盐生等类型,常以湖水为中心与周围沙丘呈同心圆状分布,接近沙丘的地段出现以沙生植物为主的固定、半固定沙堆。海子周围常为牧场及聚落所在。
  沙漠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50~60 毫米,年均温7~8℃,绝对最高温37~41℃,绝对最低温-37~-30℃,沙面温度达70~80℃。年均风速4 米/秒,八级大风日为30 天左右,主要为西北风。沙丘上植物较少。仅于沙丘下部或丘间低地生长有稀疏灌木、半灌木,除梭梭林外,主要生长有沙拐枣、沙竹、霸王、木蓼、沙蒿、柽柳、沙葱等,盖度多在5%左右,在沙山与湖泊间常出现有白刺沙堆。
  巴丹吉林沙漠平均每10 平方公里不到1 人。在整个沙漠内部,仅有巴丹吉林庙和库乃头庙两大居民点。基本无种植业。全部经营牧业,骆驼为该地主要家畜,数量居全国各旗县之冠;次为山绵羊。沙漠内部无固定道路,横穿腹部异常困难,中部及东北部基本为无水区。东南部的雅布赖盐湖盛产食盐,西部的古鲁乃湖及巴丹吉林庙附近的一些湖泊内有碳酸钠的沉积。
  本文标题: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Shamo)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935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9356.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Shamo)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巴丹吉林沙漠(BadainJaranShamo)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